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狭叶荨麻提取物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狭叶荨麻提取物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方法:观察狭叶荨麻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模型以及对小鼠热板镇痛模型实验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狭叶荨麻乙酸乙酯提取物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以及对热板小鼠表现出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狭叶荨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金分散片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抗炎实验表明,小金分散片中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金分散片中剂量对角叉菜胶致炎后2,4 h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紫背金盘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热板和冰醋酸扭体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紫背金盘水提液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蛇黄散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黄散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进行蛇黄散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进行蛇黄散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蛇黄散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以及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使由热板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值明显提高,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蛇黄散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香圆含片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山香圆含片的消炎、镇痛作用。方法:扭体反应、热板法、二甲苯致小鼠肿胀法、蛋清性大鼠足趾肿胀法,H^-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山香圆含片能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性大鼠足趾肿胀、H^-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香圆片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南砂仁挥发油抗炎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吲哚美辛相当.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热致痛小鼠可延长其痛阈时间,高剂量组较为明显;对醋酸致痛小鼠,各剂量组可减少其扭体次数,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番泻叶所致腹泻有效,对蓖麻油所致腹泻无效.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猫豆胍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猫豆中的单体成分猫豆胍(MDG)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结果 MDG低、中剂量(50,100 mg/kg)对二甲苯和角叉菜胶所致的急性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高剂量(200 mg/kg)的抑制作用不显著。MDG中、高剂量(100,200 mg/kg)能抑制热板和醋酸刺激诱发的疼痛反应,但镇痛作用较弱,且无剂量依赖性。结论猫豆胍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但其作用无明显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资木瓜乙醇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资木瓜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用扭体法、热板法评价资木瓜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法评价资木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资木瓜提取物对醋酸、温度所致小鼠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消肿作用很弱。结论:资木瓜提取物具有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夹竹桃科络石与桑科薜荔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络石藤药材 (夹竹桃科植物络石和桑科植物薜荔 )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足肿胀法、小鼠热板致痛法和小鼠扭体法对两种络石藤进行了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结果 :按传统水煎剂给药 ,2种络石藤药材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 ,抑制率处于筛选标准 (>30 % )的临界水平 ;对琼脂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两种炎症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薜荔的抗炎作用优于络石。两种络石藤药材均可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 ;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抑制率均大于筛选标准 (>5 0 % ) ;两种疼痛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络石的镇痛作用优于薜荔 ,且两种络石藤药材的镇痛作用强度均优于罗通定 2 0mg/kg。结论 :结果表明两种络石藤药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作用 ,且各有所长 ,薜荔作为络石藤入药有一定的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蛋清致足肿胀法及塑料环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 芪桂消癥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塑料环所致肉芽组织增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结论 芪桂消癥颗粒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蜂蜜、蜂胶对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蜂蜜、蜂胶外用对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2.5 mol/L NaOH外涂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观察蜂蜜、蜂胶外用对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观察创面皮肤组织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蜂蜜、蜂胶外用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5或P<0.01);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SOD含量(P<0.05或P<0.01);能降低血清中MDA含量(P>0.05)。[结论]蜂蜜、蜂胶外用能够促进皮肤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锁阳多糖抗胃溃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给予锁阳多糖进行治疗12天后检测大鼠溃疡指数及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含量。结果:锁阳多糖能促进溃疡的愈合,使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能显著升高血清中PGE2、EGF水平,降低血清中PA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锁阳多糖具有抗溃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降低PAF和提高PGE2、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创灼膏联合按摩治疗老年卧床患者压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雅莉 《新中医》2020,52(5):173-175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创灼膏联合按摩治疗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蕴毒腐溃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进行系统抗感染治疗,局部给予清创、换药处理。观察组以创灼膏外敷,活络油局部按摩。2组均给予改善营养状况、减轻局部压力、健康教育、局部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通过压疮愈合(PUSH)量表评定压疮愈合情况,计算疮面愈合率和记录疮面的愈合时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PUSH量表疮面面积、疮面渗液、疮面组织类型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疮面愈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以创灼膏外敷、活络油局部按摩,可促进压疮疮面愈合,减少渗液,提高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大鼠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TGF-Β1和TIMP-1含量的动态观察,探讨复方落地生根膏促进大鼠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创伤性溃疡模型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只。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纱块、生长因子纱块和复方落地生肌膏外敷伤口,实验对象每日肌注青霉素8000u。每组40只SD大鼠随机分4次、每次10只于实验的1、7、14及皮肤愈合时取材。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和TIMP-1含量。结果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5),改善瘢痕质量;TGF-Β1/TIMP-1在溃疡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间相关性,TGF-Β1表达趋势呈抛物线样改变,高峰出现在创面愈合中期,而TIMP-1表达呈直线上升,高峰出现在愈合晚期。结论复方落地生根膏可通过调节组织愈合过程中TGF-Β1和TIMP-1的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并改善瘢痕质量,与常用的生长因子相比,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Okabe氏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天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NO、NOS以及E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大鼠胃组织E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增高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大鼠胃组织ET的含量,这可能是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改善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普胃丸(PWP)对胃溃疡(GU)复发过程中大鼠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复发组、模型复发组、奥美拉唑组、PWP组。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慢性GU模型,并于造模第90 d,i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GU复发。在溃疡复发后48 h测定各组大鼠GU复发率,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形态改变,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EGF和EGFR的表达。结果:普胃丸组溃疡复发率为12.5%,明显低于模型复发组(P<0.01);HE染色显示普胃丸组复发溃疡处再生黏膜较模型复发组厚;普胃丸组EGF和EGFR的平均阳性密度分别为107.65±18.47、91.66±4.27,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49.98±16.11、85.18±3.94,其值明显高于除奥美拉唑组外其他各组(P<0.01)。结论:普胃丸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EGF和EGFR的表达来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预防大鼠腹膜粘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聚糖凝胶和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对预防大鼠腹膜粘连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壳聚糖凝胶组(A组)和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组(B组)。A组分成:创伤致粘连组(A1组);滑石粉致粘连组(A2组);结扎血管致粘连组(A3组)。每组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壳聚糖凝胶均匀涂布于经处理的大鼠蚓突浆膜面。B组分成B1,B2,B3,B4 4组,在B2,B3,B4组大鼠的创面分别用纯壳聚糖膜、含10%,50%明胶的共混膜进行覆盖;B1组为对照组。术后2,4周,肉眼评定粘连程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①粘连评定:术后2,4周,A1和A3组中实验组的粘连程度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2组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②病理改变:A1和A3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A2组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肉芽肿形成。B组:①膜降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B4,B3和B2组;②术后2,4周:B1组的粘连程度均轻于其他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局部以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均见有异物巨细胞反应。结论壳聚糖凝胶对创伤及缺血所致的腹膜粘连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壳聚糖膜可加重腹膜粘连,而明胶的掺入可进一步促进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螺旋藻多糖(PSP) 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及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给予高、低两个剂量的PSP干预治疗15 d后取材,HE染色观察胃黏膜厚度、黏膜肌层缺损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胃溃疡大鼠胃黏膜EGF及EGFR表达情况。结果: PSP对胃溃疡黏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使溃疡细胞破损减少,胃黏膜厚度、黏膜肌层缺损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可见PSP使胃溃疡大鼠胃黏膜EGF及EGFR表达上调。结论: PSP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EGF及EGFR蛋白表达上调促进溃疡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乙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愈合速度和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用冰乙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针刺 雷尼替丁组和针刺组,共5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处理,对各组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外观表现、黏膜损伤指数进行定量观察测定,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血清中EGF含量,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溃疡愈合状况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与雷尼替丁组比较,针刺组的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减少(P<0.05),EGF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 雷尼替丁组与针刺组比较黏膜损伤指数减少(P<0.05),EGF含量升高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减轻胃黏膜损伤程度,升高血清EGF含量,这可能是促进胃溃疡愈合速度,提高血清中EGF的含量从而减少溃疡复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用太子参多糖进行治疗,探讨太子参多糖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药效。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大鼠高血糖模型,注射72 h后,连续3 d监测空腹血糖值在10~25 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大鼠;采用足部全层皮肤切除法,制备大鼠足溃疡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外涂)、模型组(生理盐水外涂)、金因肽阳性组(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太子参多糖外用组(太子参多糖溶液外涂)。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给药后第7 d及第14 d,监测大鼠空腹血糖,采集创面照片,以Image-pro plus获取图像数据,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周期内,空白对照组大鼠血糖均处于正常水平[(4.43±0.52)4.59±0.43],高血糖模型组大鼠血糖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6.94±4.09)23.61±3.43]。给药后第7 d、14 d,太子参多糖外用组创面愈合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且与阳性组相差不大(P>0.05)。给药周期内各组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的效果为:空白对照组>金因肽阳性组>太子参多糖外用组>模型组。结论:太子参多糖具有促进高血糖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的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