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尿为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位多在肾与膀胱,病机总属热伤肾络与气阴亏虚,病性为虚实夹杂。马鸿杰老师临证首辨虚实,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相结合,治疗标本兼顾。对于邪热内结者,治以清热透表、凉血止血;脾肾亏虚者,治以补脾益肾、益气固摄;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泻火、凉血止血;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止血。  相似文献   

2.
杜亚康 《光明中医》2014,(9):1955-1956
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胸痹心痛发生,主要是胃纳脾运、脾升胃降功能的失常。临床上分虚实两端:初起病多为实,实责之胃,治疗上以和胃、降逆、泻火为主;病久多虚,虚实错杂,责之于脾。治疗上以温运、化湿、升阳为主。  相似文献   

3.
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复杂,谢旭善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虚湿滞为基,湿浊可热化、寒化,与肝气疏泄及肾阳虚衰密切相关,临床变化多伴随精神及饮食刺激,临床常见证型为脾胃虚弱证、肝脾不和证、脾肾阳虚证等,治当以祛湿为本,根据脏腑和虚实不同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4.
闭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病机虽多,简而言之,无非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肝脾肾亏虚,冲任不充,无余血可下;实者多由痰瘀等实邪阻滞胞宫,冲任失司。而临床难治者,门九章教授认为多属虚实夹杂,且以寒凝血瘀证为常见,病机以肝脾亏虚为本,寒瘀于经为标,受六气、七情、饮食等多因素的影响。治当从肝脾两脏入手,在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调肝补脾,重视胃气的盛衰、肝气的条达以及肝血的充盈,运用门氏养荣汤、理中汤为主方,组成联合方组证因同治。在治疗的同时,也要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重视心理疏导,综合调治方可收功。本文对门九章教授从肝脾论治寒凝血瘀型继发性闭经的经验进行整理,以期在传承与创新名老中医思想的同时,为临床继发性闭经的治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肝与脾的生理及病理关系,肝病如何传脾,如何实脾等方面浅析《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含义,同时以脏腑虚实及五脏生克制化为原理,推论出五脏虚实的相应治疗法则,为脏腑虚实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证,其机制复杂,病因多端.将国家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案例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得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眩晕之本,风、火、痰、瘀多因肝脾肾功能失调而生,虚实并见是其病机演变的基本特征.现将其病变机理具体汇报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总结了笔者团队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指出不孕之因虽多,主要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为不孕之本,而有阴阳之分,宜调阴燮阳以治之;脾为不孕之主,而有虚实两端;脾胃虚弱不孕者,应调理脾胃以治之;肝为不孕之枢,而有疏郁不同;肝郁脾虚不孕者,疏理气机而通之,以及不孕症病机多虚实夹杂,而应虚实分治;不孕多涉奇经,论治仍关脏腑。治疗不孕症时应通过脏腑补泻调理肝脾肾虚实,以温肾健脾、补益脾胃、疏肝健脾等手段治疗不孕症,在临证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其主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将采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278例病例中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194例(69.8%),中医证型虚证以脾肾气虚最为常见,气阴两虚次之,实证以湿热、湿浊为最常见,血瘀、浊毒次之。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多见虚实夹杂,虚证以脾肾气虚最为常见,实证以湿热、湿浊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正虚证型中脾肾气虚最为常见。邪实证型中,湿浊最为常见。多数患者的证型为虚实夹杂,以正虚为主者较多。证候分层研究中,不同血红蛋白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脾肾虚衰虚实夹杂仍是透析患者的主要病机,贫血和不同程度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与中医证候有一定关系。正虚证型中脾肾气虚最为常见。邪实证型中,湿浊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咽异感症临床发病率高,常作为慢性脾胃病的兼症出现。刘启泉教授认为脾与咽异感症联系密切,其病机关键是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治疗以健脾为中心,整体辨证,通过除湿化痰、升清理气、养阴生津、补虚实卫、活血散结等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功能,使经脉通利,咽部气血运行顺畅,咽部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