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就诊的PCIV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无创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DHI评分、TCD指标、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DHI评分、TCD指标和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有效率为89.36%(42/47),明显高于对照组67.67%(3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PCIV,能够提高临床总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康复,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亮  王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1):49-50, 54
目的观察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柴胡六味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头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可明显改善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肾阴不足证的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滋肾平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脑血流速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肾阴不足证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于后循环缺血而引起的眩晕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相应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和活血定眩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结合针灸,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P 0. 05,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运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痰瘀阻络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头身困重、目眩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促进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眩丹治疗肝肾阴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肾阴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0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 0例。2组均予常规控制危险因素,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予定眩丹治疗,2组疗程均为28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 0%,对照组为52.0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 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 5);2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 5),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 5)。结论:定眩丹能够改善肝肾阴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肝肾阴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脾升阳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运脾升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眩晕严重程度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的血管搏动指数(vascular pulsatility index,PI)、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velocity,Vm)等,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disease,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VA、RVA等动脉Vm值高于对照组(P0.05),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vWF、TM等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升阳汤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予清眩汤治疗,对照组107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其中右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全血黏度(低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除HDL-C外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清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说明从脾胃辨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玄府理论的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小续命汤煎服,共治疗2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分布及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3.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内风、内火、痰湿、血瘀等中医证候要素均改善明显(P 0. 05),在内火、痰湿、血瘀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hs-CRP、FIB均比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上述评分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玄府理论的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9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2017年1月—2018年7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理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 14%、79. 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恶心、腹痛、便溏等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的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 71%、2. 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任莉琼  钱淑霞  顾静霞  王云 《新中医》2022,54(1):194-196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峰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A、BA、RVA的血流峰值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LVA、BA、RVA的血流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宋萍 《山西中医》2022,(3):42-43
目的:观察化痰定眩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34例予强力定眩胶囊治疗;治疗组35例予化痰定眩颗粒治疗,4周后统计中医证候积分及DHI积分、脑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DHI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养血通脉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中医证候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VBI型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血通脉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流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 16%、82. 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证候积分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 0. 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VBI型眩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升阳活血汤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PCI性眩晕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目眩、头晕、头身困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内皮功能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与对照组78. 85%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 23%较高(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 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CGRP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ET-1、vWF水平较对照组低(P0. 05)。结论升阳活血汤治疗PCI性眩晕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针刺颅底组穴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采用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第1疗程、治疗结束第2疗程及随访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及随访期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快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减少眩晕发作的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给予加减寿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对血清相关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66例确诊为先兆流产属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寿胎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β-HCG、孕酮P水平、证候积分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β-HCG、孕酮P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减寿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对先兆流产肾虚证疗效确切,明显改善中医症候,促进血清β-HCG、孕酮P的增长有助于妊娠的继续。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低于观察组92. 50%(Z=2. 576,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胃镜疗效以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肝肾功能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可以改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