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银杏叶及其制剂分析测定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梅  陆敏仪 《中药材》2001,24(5):371-376
综述了近年来银杏叶及其制剂分析测定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黄酮苷、萜内酯、多糖、微量元素、挥发油、聚戊烯醇、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鉴别及总黄酮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隐形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其主要化学成分:银杏叶含有较复杂的成分,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二萜内酯类成分,其他还含有酚类、酸类、聚异戊烯醇、甾类、糖类及微量元素等。银杏叶中的黄酮含量较高,为2.5%~5.91%,所含黄酮种类超过35种之多,其中黄酮苷17种、双黄酮6种、黄酮苷元7种和桂皮酰衍生物5种。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银杏浸膏市场与生产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银杏浸膏的质量标准 我国是银杏的原产地,银杏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银杏叶含有黄酮甙(17种)、双黄酮(3种)、萜内酯(5种)、银杏酚酸(8种)、聚异戊烯醇、鞣质、多糖、有机酸、叶绿素、蛋白质等成分。研究表明银杏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对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有良好的效用;银杏内酯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解痉和抗过敏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记忆、防治老年性痴呆、治疗气喘、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均有疗效。有关这方面的报道甚多,可见参考文献。 因此,从70年代起,国际上出现了以银杏为代表的绿色浪潮,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制成各种胶囊、片剂与针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德国Schwabe  相似文献   

4.
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叔倩  郑俊华  王弘  陈旭  丘澄  果德安 《中草药》2000,31(6):424-426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 ,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者含量的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对样品中黄酮和萜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气候区之间银杏叶中两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贵州高原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结论 :通过系统比较全国不同银杏分布区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为提高银杏叶质量 ,优化银杏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从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道,促进了银杏叶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本文拟对有关研究作一综述。1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1.1银杏萜内酯类[1]银杏叶中萜内酯类化合物有二萜类内酯人B、C、J.M(GinkgolideA、B、C、J.M)和倍半萜内酯白果内酯BB(Bilob-alide),其中以GB对PAF受体的拮抗作用最强。1.2银杏总黄酮类[2·3]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药35种,其中双黄酮6种,至今未发现其生物活性,单黄酮甙元和黄酮甙共24种,桂皮酰衍生物5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气候区银杏中黄酮和萜内酯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叔倩  郑俊华 《中草药》2000,31(6):424-426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区银杏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者含量的环境因素。方法:采用RP-HPLC法对样品中黄酮和萜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气候区之间银杏叶中两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贵州高原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我。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12)
目的:优化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醇苷和萜内酯类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出的提取工艺为:70%乙醇超声提取1次,每次20 min,超声提取功率为150 W。结论:该试验优化的工艺合理、可行,为银杏叶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银杏叶制剂银杏叶提取物(Egb)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混合物,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测试手段对EG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EGb中发现了黄酮类、萜类内酯、聚异戊烯醇类、有机酸、烷基酚和烷基酚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内的100多种化学成分[1]。舒血宁注射液是几种常见银杏叶制剂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醇苷、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临床用途广泛、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许多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制剂的活性成分是银杏黄酮和银杏萜内酯。近年来,银杏叶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本文将对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植基地银杏叶药材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样品经甲醇-25%盐酸回流提取,Agilent ZORBAX SB-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0.4%磷酸水溶液-甲醇(45∶5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μL。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测定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的方法,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样品室温度1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分别采用上述方法测定6个银杏基地99批银杏叶样品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树龄、采收期、性别、加工方式银杏叶中黄酮、萜内酯含量差异。结果表明99批银杏叶样品总黄酮醇苷质量分数为0.38%~2.08%,4种萜内酯总量为0.03%~0.87%。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银杏叶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银杏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集安徽省6个产区不同品种银杏叶,分别测定其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可为安徽不同地区合理栽培银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与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片剂中萜类内酯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菊  朱庆龄  石晓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22-1923
目的研究银杏叶与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银杏叶提取物、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银杏内酯C为对象,研究温度对其薄层色谱的影响。结果温度无显著影响。结论该薄层色谱鉴别法可在室温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中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戚向阳  陈维军  谢笔钧 《中成药》2003,25(6):445-448
目的 :研究产地及采收季节对银杏萜内酯含量和组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RP HPLC法分析银杏叶中不同银杏萜内酯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其萜内酯的含量和组成不同 ,就所分析的材料而言 ,湖北省枣阳县出产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最高 ,达 6.2 5 4mg·g-1;根据不同银杏萜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 ,9~ 10月份采收的银杏叶其萜内酯含量较高。结论 :产地及采收季节对银杏叶萜内酯的含量和组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第二类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邓启焕  高勇 《中草药》1999,30(6):419-422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小试、中试装置,实现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分离,并分别探讨了压力、流体比、温度、时间、原料粒度、CO2流量等因素对萃取得率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FMS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HCA),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LC/Q-TOFMS方法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银杏内酯J(M)、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14批银杏叶片,结合PCA、SA及HCA生成了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对照指纹图谱,并根据质量差异将样品分为4大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采用HPLC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总黄酮在5月份,总内酯在9月份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7.
A sensitive LC‐ESI‐MS method with a solid‐phase extraction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lobalide, ginkgolide A and ginkgolide B in human plasma;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hree different Ginkgo biloba L. prepar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preparations used in the present single‐dose pharmacokinetic study were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Ginkgo biloba L. extracts (Geriaforce? tincture, new Ginkgo fresh plant extract tablets and EGb 761?) with various excipients. The analysis of Ginkgo terpene lactones was performed by LC‐MS on a Zorbax® SB‐C18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water + 0.1% acetic acid and methanol 68/32 (v/v) to 49/51 (v/v) at a flow rate of 200 μL/min. Bilobalide, ginkgolide A and ginkgolide B were monitored using the selected‐ion monitoring (SIM) mode at m/z of 325, 453 and 423, respectively. The amounts of the active compounds (terpene lactones) in the administered products were in the low‐mg range per dose. The assay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bilobalide, gingkolide A and ginkgolide B in humans. The resulting maximum concentrations (median) of bilobalide, ginkgolide A and ginkgolide B in plasma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ximum daily dose of the different Ginkgo products were 3.53, 3.62, and 1.38 ng/mL respectivel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Geriaforce? tincture; 11.68, 7.36, and 4.18 ng/mL, respectively after taking Ginkgo fresh plant extract tablets; and 26.85, 16.44, 9.99 ng/mL, respectivel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EGb 761? tablets. These data are relevant to demonstrat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ies of different Ginkgo biloba L. preparations (Geriaforce? tincture, new Ginkgo fresh plant extract tablets and EGb 761?).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银杏叶中提取聚戊烯醇同系物。方法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 ,获得的石油醚浸膏中的聚戊烯乙酸酯经水解后转化为聚戊烯醇 ,再经柱色谱分离得到聚戊烯醇同系物。结果 :得到的产物与聚戊烯醇标准品对照 ,为聚戊烯醇 - 16到聚戊烯醇 - 2 0同系物 ,由 HPL C外标法测定其纯度为 76 %。结论 :该提取制备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叶聚戊烯醇同系物体外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经制备反相高效液(RT-HPLC)获得银杏叶聚戊烯醇同系物,MTT法检测其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强的同系物P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0,20 mg·L-1 P3对MCF-7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经提取分离获得10个银杏叶聚戊烯醇同系物,依次命名为P1,P2,P3……P10,其中P3对MCF-7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10.32 mg·L-1,其作用机制低浓度时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为主,高浓度可诱导凋亡.结论:银杏叶聚戊烯醇同系物P3为银杏叶提取物抑制MCF-7增殖的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银杏新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峰 《光明中医》2016,(15):2195-2196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室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丹参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38,P=0.012)。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