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加工炮制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供临床使用。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常常被运用于各种肾阳虚衰型的慢性肾脏疾病。但其性烈毒  相似文献   

2.
瘀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及其进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瘀血"之命名,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论述有关瘀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病机及瘀血的证治。现根据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提出的活血化瘀法及其相关方剂,学习并探讨其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日益增高,常易合并心血管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形势严峻.在整个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血瘀的病理变化,反之瘀血的产生将进一步损伤肾脏,使其迁延难愈,因而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其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延缓或者阻止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出现,防止CKD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意义重大。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瘀血是CKD的主要病理产物之一,在C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炎作为肾病科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近年来的临床效果欠佳。临证重用活血,轻用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淡渗固摄法,用于慢性肾炎的诊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杨洪涛运用附子组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以肾阳虚多见,故温补肾阳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治法,温补肾阳多用附子、杜仲、淫羊藿等药。附子偏于温燥,以祛寒见长。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附子有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邓剑英用附子组成治疗肾病综合征使撤停强的松后复发率明显降低,临床缓解率大大增加。有报道用大黄、附子配伍;可以扶阳降浊,有降低由于肾功能衰竭所致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翠兰 《陕西中医》2010,31(9):F0003-F0003
肾脏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易受诸多因素影响,治疗周期较长,病情缠绵。在疾病的反复发作过程中,易损伤正气,久病多虚而致瘀血产生。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对肾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张大宁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善于补脾肾扶助正气,而且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笔者在学习中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脏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疾病,具有病程长、经常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笔者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脏病发展过程中的瘀滞,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存在于肾脏病的全过程,且血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肾脏病常致血瘀水停,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李军  闫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34-35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慢性盆腔炎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盆腔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活血法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现从活血化瘀内治、活血化瘀外治、活血法经验应用、活血化瘀法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我们看到,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临床观察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临床治愈率达到80%左右。明确了活血化瘀法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体外抑菌试验证实,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仍存在不足,①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研究。②对慢性盆腔炎应进一步分层治疗。③进一步进行远期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被当今医学界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疑难病症。CKD不是指单一的某种肾脏病,凡出现肾脏损伤指标(如自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影像学或病理学异常)或(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均应称为慢性肾脏病。CKD在中医学属“水肿”、“尿浊”、“虚劳”、“癃闭”、“关格”等范畴,王子敏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瘀血、痰湿、浊毒等多种病因相互纠结,其中以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11.
探讨活血化瘀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应用方法。认为恶性肿瘤之病理变化与血瘀状态及瘀血产物密切相关,临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当与病机相应,重成瘀之因;与病程相应,明瘀成之时;与病位相应,知生瘀之处;与病理产物相应,晓瘀生之度。活血方药之用,以扶正为先,以正本清源为治;化瘀治法之用,中病即止,时时养血,以防瘀血再生。  相似文献   

12.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文章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分类出多种活血化瘀方法,并列举出常用方法,且初步阐述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原则,为人们重新审视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地位提供了必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组方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明确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及作用时效。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评价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克隆形成、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将子宫内膜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异位病灶后予药物干预,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观察姜黄散高、中、低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的变化。[结果]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分别为20 mg/mL及10-6 mol/L,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及微球体形成能力。姜黄散高、中剂量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病的生长,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较给药前均明显减小。[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当归总苯酞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书辉  徐旭  于冰  赵专友  汤立达 《中草药》2012,43(5):952-956
目的 观察当归总苯酞在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方法 大鼠ig给予当归总苯酞(生药1、2、4g/kg),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高黏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能延长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P<0.05、0.01);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高黏血症大鼠全血、血浆、血清黏度(P<0.05);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钠(ADP)、胶原(C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0.05、0.01、0.001);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P<0.05、0.01、0.001).结论 当归总苯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表现为延长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改善高黏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凝血系统,延长大鼠TT、PT、APTT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味药或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靶点,缺少清晰明了的归纳总结。为了明确与活血化瘀中药功效对应的现代药理学作用通路及靶点,文章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活血化瘀类中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0例以中医的辩证施治及西医的基础治疗和对照组30例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3%,对照组治愈率13%;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80%。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经过临症的观察分析,可以在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与西医外科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9.
黄桂灌肠剂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黄桂灌肠剂抑制家兔“血瘀”及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黄桂灌肠剂分别给新西兰家兔、SD大鼠灌肠 ,观察其对全血黏度变化及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灌肠剂能明显降低“血瘀”家兔的全血黏度 ,能明显减轻大鼠血栓湿重。结论 黄桂灌肠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述肿瘤血瘀证与纤维蛋白原 (Fng)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 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Fng含量 ,其中肺癌组 (未转移者 ) 5 0例 ,转移组 2 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 2 0例 ,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 肺癌组、转移组较对照组Fn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转移组与肺癌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血瘀证特征者 ,Fng含量增高尤其突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肿瘤血瘀证 ,而肿瘤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始终 ,在此基础上 ,根据辨证和病程辅以其它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