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士章 《四川中医》2005,23(11):91-91
目的:观察固本祛风汤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鼻鼽患者运用固本祛风汤治疗。结果:治愈4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结论:固本祛风汤治疗鼻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嘉慧  张正 《中医药导报》2019,25(22):52-54
介绍临床采用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鼻鼽验案1则。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能有效治疗鼻鼽,急性期宣肺泄热,祛风通窍而缓解鼻鼽症状,近期疗效显著;慢性期扶正固本,温补肺肾,预防鼻鼽发作,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3.
鼻鼽属祖国医学"鼽窒"、"鼽嚏"等范畴,为儿科常见难治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疗法、激素吸入、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方法,多伴有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佳。中医治疗小儿鼻鼽有独特优势,但文献研究多以腑脏虚损、寒热等观点立论。根据本病发病特点,提出"伏风"理论,并从消风论鼻鼽辨证治疗,在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治以疏风宣肺化痰通窍、扶正治本消风,颇有收效。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涉及变应原、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炎性介质之间的层级急慢性反应,而且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对现有治疗方案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临床效果不佳。中草药治疗AR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临床治疗AR的经常选项。由于古代医籍中关于鼻鼽的描述与AR的临床表现非常接近,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中虚冷、邪郁化热生风。所以,现代中医认为鼻鼽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及血管舒缩性鼻炎。根据鼻鼽(包括AR)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应当属中医风病范畴。但现代中医辨证AR偏重于脏腑虚损,忽视风邪的辨证,与临床治疗必用风药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甚至导致临床研究不重辨证的反常现象。文章从中医治疗AR必用风药的现象出发,结合传统中医论述和现代风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AR属于中医外感风病范畴,风邪是主要病邪,临床辨证应突出风邪,祛风胜湿法是关键治法。并根据临床治疗AR所用经典名方大多源自《伤寒论》,且都是以风药为主、治疗外感病的处方,并且效果良好,推断风药具有的"祛风止痒"功效可减轻或阻断鼻黏膜的变态反应,达到止痒、止嚏的目的;"祛风胜湿"功效可减轻鼻黏膜水肿,起到止涕、通塞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以风药为主的经典名方和临床用于AR治疗的风药大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祛风胜湿法及其指导下的风药治疗AR不仅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而且具有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血、风是中医的重要概念,但多是单独论述.刘福官教授结合临床重新认识气、血、风概念,并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为以益气养血祛风法辨证论治耳鼻咽喉科病病如耳鸣、喉咳、鼻鼽找到理论依据,对于运用中医思维学习中医启示意义颇大.  相似文献   

6.
鼻鼽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痰瘀阻络型鼻鼽,病程较长,病机复杂。任勤教授擅长从痰瘀论治,临床运用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通窍活血汤加味疗效较好,本文结合典型病例1例,谈谈跟任勤老师学习从痰瘀论治鼻鼽的临床体会。目的:释述从痰瘀论治鼻鼽(痰瘀阻络证)临床体会方法:从病证特点、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病例说明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通窍活血汤临床疗效结果:从痰瘀论治鼻鼽(痰瘀阻络型)效果良好结论:痰瘀阻络证是慢性鼻鼽常见证型,治宜疏风通络、健脾益气、化痰散瘀,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通窍活血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AR)属于中医“鼻鼽”范畴,症状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近年来AR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加重,病程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免疫、脱敏疗法具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胡定邦教授临证50余载,治疗AR经验丰富,认为其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从风论治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上强调祛风为要,注重肺肝同治,未病先防,也会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加入一些抗过敏、祛风湿类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鼻鼽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鼻塞等为主要特征。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与鼻鼽类似。肺、脾、肾三脏虚损是鼻鼽基本病机,因而补益肺、脾、肾乃治疗原则~([1])。肺脾气虚型鼻鼽较为多见,证候特点为鼻塞、鼻胀较严重,喷嚏频频,伴前额头重或眉心坠痛感,鼻腔黏膜水肿明显,或鼻甲息肉样变或中鼻道息肉,嗅觉减退,畏风怕冷,神疲气短,怯寒,肢重腹胀,纳呆便溏,舌胖淡红有齿印苔白腻,脉濡弱。检  相似文献   

9.
刘春松 《新中医》2015,47(7):310-311
<正>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1]。鼻鼽最早的记载,始见于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鼻鼽与气候、环境的异常有关。鼻鼽一名,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鼽  相似文献   

10.
鼻通穴妙用     
裴蕾  戴晓矞 《河南中医》2014,(6):1173-1174
肺、脾、肾之三脏功能失调为鼻鼽发作之内因,感受风邪异气为外因。治疗当扶正祛邪,即补益肺、脾、肾,祛风散邪通窍。针刺鼻通穴能通利鼻窍局部拘挛之经络气血,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