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分析贺氏火针点刺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痛症状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研究组采用毫针配合贺氏火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痛和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贺氏火针点刺能显著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腰痛症状,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促进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功能恢复,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及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观察火针疗法对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毫针对照组),各153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评定。结果:两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1%,毫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和毫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痛均有疗效,火针疗法在改善寒湿型腰痛患者的VAS及ODI评分方面优于毫针针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头针结合运动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L1~L3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穴取健侧足运感区,患侧攒竹、瞳子髎,留针期间行麦肯基疗法。均留针4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运动疗法可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升高疼痛局部温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疗法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结论: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6.70%,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能明显缓解不适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伤筋散外敷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伤筋散外敷腰部患处,每3 d 1换,15 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休息2 d,再治疗6 d。选穴: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命门、腰俞、十七椎、双侧委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筋散外敷治疗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毫针配合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毫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ODI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治疗腰痛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但在功能恢复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值得在疼痛为主的腰痛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临床症状和满意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毫火针疗法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每组各40例)。毫火针疗法组取病变部位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双)、命门、腰阳关、委中(双)、睛明(双)、至阴(双)进行毫火针点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每天1次,每次1片,共治疗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结束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并对治疗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脱落2例,对乙酰氨酚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7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ODI评分、VAS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两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时毫火针疗法组的满意度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治疗结束时其满意度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1)。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其综合疗效优于具有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用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组,各30例.火针组予火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火针点刺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的夹脊穴和阿是穴,常规针刺肾俞、秩边、环跳等穴;电针组予电针治疗,取穴同火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现有痛强度(PPI).结果:两组治疗后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其中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中的情感项评分、VAS评分、PPI评分,火针组较电针组评分下降明显(P%0.05,P%0.01).结论:火针疗法和电针疗法都能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两者比较,火针疗法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双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两组治疗后OD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ODI、VA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取穴精简,副作用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
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彬  谢新才  冯毅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20-922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火针组37例,先用火针点刺颈夹脊(C4-C7),后针刺肝俞、肾俞、大椎、后溪、曲池、外关、合谷.毫针组37例以毫针刺治疗,取穴与火针组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改变.结果 火针组有效率为94.6%,毫针组为7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改善颈肩部疼痛、患肢放射痛等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取穴相同的情况下,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疗效优于毫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IN合并H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LEEP术治疗,观察组在LEEP术的基础上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宫颈创面愈合时间、CIN治愈率及HPV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排液量小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及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CIN治愈率分别为90.00%、96.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7%和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63.33%、81.67%,对照组的HPV转阴率分别为33.33%、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联合康复灵胶囊治疗可显著改善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提高CIN治愈率和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8.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帕罗西汀10 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偏头痛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33例和联合组36例。单药组给予头痛宁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每月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均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86.11%,单药组有效率为77.42%,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乳周及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6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41.7%,总有效率为95%,后者分别为18.3%和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