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美清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17-1718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NPY)水平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患者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VIP、NPY水平变化,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疗效优于对照组(72.61%)(P<0.05),血浆VIP、NPY水平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对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调节血浆VIP、NPY分泌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
刘启兵  吕志勇 《新中医》2018,50(11):91-93
目的:观察补脾益肠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整肠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整肠生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项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浆VI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浆VIP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脾益肠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腹泻型IBS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VIP水平。  相似文献   

3.
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6例(用思密达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16例符合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以匹维溴胺治疗,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蒙医辨证治疗,两组同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总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泻、腹痛、腹胀等主要症状,亦可缓解患者的黏液便、肠鸣及精神症状。在治疗该疾病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予洛派丁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洛派丁胺。  相似文献   

6.
自拟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敏  杜学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23-2524
目的观察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自拟肠安汤治疗;对照组28例以匹维溴铵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上巨虚组(治疗组)和口服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比较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上巨虚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给予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2.3%,对照组复发率为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赵克学 《陕西中医》2014,(9):1131-11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止泻方(炒柴胡、防风、炒白芍、凤尾草、辣蓼草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并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新顺 《陕西中医》2006,27(9):1058-105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以自拟愈肠煎(补骨脂、炒白芍、炒白术、肉豆蔻、五味子、米壳等)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10例,用洛哌丁胺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除腹胀、排便稀溏夹粘液而不爽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自拟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和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洛哌丁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逍遥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归脾汤和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腹痛、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等主要症状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木汤对肝脾不和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符合标准的肝脾不和型的D-IBS患者使用抑木汤(炒白芍15 g,炒白术15 g,防风15 g,陈皮10 g,黄芪20 g,党参15 g,茯苓20 g,山药20 g,延胡索15 g,滑石粉15 g,补骨脂15 g,炙甘草10 g)。一剂煎3袋,各150 mL。治疗组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治疗3周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继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5 mg,3次/d,餐后服用。同上法服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抑木汤治疗组在治疗后VIP及SP均下降,NPY含量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IP及SP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PY含量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思密达对照组在治疗后VIP及S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NPY含量增高,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的D-IBS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四神丸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配合使用复方地芬诺脂片,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腹痛、腹泻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在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痛泻药方加减以及匹维溴胺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记录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检测患者血清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腹痛即泻、腹胀腹痛、肠鸣矢气、情志抑郁、急躁易怒等主要单项症状,尤其在改善腹胀腹痛、情志抑郁、急躁易怒优于对照组(P0.05)。3)胃肠激素水平检测:2组均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尤其在改善CGRP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温清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温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总体疗效及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结论疏肝温清汤治疗D-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胆和络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P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利胆和络汤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为87.88%(P〈0.01);治疗后两组肝功能γ-GGT、ALP、TBIL、AST和AIJT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和络汤可提高PBC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耿瑞兵 《山西中医》2009,25(9):14-15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谷维素、整肠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IBS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用奥替溴铵口服,14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解痉祛风汤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味解痉祛风汤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单独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疗程4周。对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NO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FEV1、FENO水平。结果:FENO水平与ACT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FEV1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ENO水平均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FENO水平可以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的控制程度;加味解痉祛风汤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具有良好的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FENO水平,控制气道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采用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诊治60例围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尼尔雌醇,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症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26/30)和73.33%(22/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63.33%(19/30),高于对照组3.33%(22/30)(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总评分为(3.08±1.12)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23±1.15)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潮热出汗、反复阴道炎和泌尿道感染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