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研究和防治妇女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下面笔者就怎样学好《中医妇科学》,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基础牢固是根本无论研究何种学科,首先要从基础入手,先浅而后深,循序渐进。《中医妇科学》是把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中医基础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学好妇科学的根本。例如,学习胞宫  相似文献   

2.
怎样学好《中医妇科学》,在方法学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人而异,不尽相同,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中医妇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抓好如下环节: 一、《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妇科学》间的有机联系 中医妇科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妇女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疗规律和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透过学科的定义,显而易见的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妇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本是源,妇科专业知识乃是在此基点上的引申和拓展,这在女性解剖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诊断治法诸章节中均有充分体现。 月经产生的机理,是中医妇科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如何理解天癸、脏腑、经络,血气、子宫与月经产生的关系,当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五、金元明清时代刘河间:(1110—1209年)金代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称刘河间。治病多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善用寒凉药,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1156—1228)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名从正,自号戴人。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精通医术,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多偏于寒凉,并擅长用汗、吐、下三法。由于他在治疗上偏于攻下,后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为攻下派。李东垣:(1180—1251年)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名杲,字明之,东垣乃其自号。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根据《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为本的理论,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由于他善于应用温补的方法调理脾胃,后世称以他为  相似文献   

4.
一、多选题A型题(1~16)1、D2、B3、D4、D5、B6、A7、D8、A9、A10、B11、B12、E13、C14、E15、C16、EB型题(17~24)17、A18、D19、A20、D21、B22、C23、A24、EC型题(25~32)25、A26、B27、A28、D29、B30、D31、C32、AK型题(33~38)33、D34、B35、A36、D37、A38、E二、填空1、妇女一生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经、孕、产、乳。2、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有胎元和母体两个方面。三、名词解释1、子肿: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2、产后痉证: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角弓反张者。3、小产:妊娠12~28周胎儿已成形…  相似文献   

5.
四、唐宋时代:【解词】唐,朝代名。(公元618年~907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代名。公元96O年赵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次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1279年为元所灭。两宋共历十八帝,统治320年。太医署:古代医疗机构名。系专门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保健机构,以医疗为主,教学次之。它是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校。宋代改为太医局,仍为医疗与教学兼而有之。金、元、明、清改为太医院,而且己成为纯属医疗保健的机构。校正医书局:宋代校订和校刊医药书籍  相似文献   

6.
中医妇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对民族的繁衍昌盛,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起了很大的作用。妇科学源于何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此仅根据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一些发展概况作一简单介绍。一、夏、商、周时代我国妇产科疾病最早的记载,首推公元前十二、三世纪,甲骨文在其卜辞中记有:“,子母其毓?不 (死)”。这是当时医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对孕妇临产得病而占卜母子安全与否?虽有唯心色采,但足以证明对妇人孕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1 抓住重点突出特点.中医妇科学属中医临床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一门课讲得更好,我们教研室进行了多次、广泛、深入的讨论.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实行“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归纳概括、避免重复”的十六字方针.在抓重点的同时,突出特点,了解一般.比如在女性生殖脏器章节,重点讲述胞宫,一般了解其它生殖脏器.在特殊生理章节中,重点讲述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现象及产生机理,对生理基础从简.在病因病机中,突出妇科病机特点(冲任损伤).  相似文献   

8.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将中医特色教育、教育信息化引进教学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的相关资料,分析中医妇产科学教学特点和归纳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随机选取本校100名学生分别应用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经过对100名学生问卷调查发现,94%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96%的学生对PBL教学法满意.结论:PBL教学法的效果略高于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临床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主要对在学校担任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的心得进行总结。方法具体从坚定走中医之路,培养中医人才信仰;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厚积薄发;丰富的临床经验,学以致用;培养主动和独立的能力,深化内功;必要的考试改革,以学代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培养学生的坚定信仰、扎实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是学习好中医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本心得总结有利于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和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从秦汉至明清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内容极其丰富,对刚入门学习中医者来说确实有一定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中医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去呢。笔者淡谈粗浅体会,供中医函授学员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中的特有概念,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最终目的。症是疾病的症状,症候是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即疾病的临床表现。证,是医生赖以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是中医思维能力,在临床阶段要培养中医妇科学应用型人才就必须突破现行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部分中医思维模式束缚,开展传统文化普及、重视研读经典著作、延长临床实践时间,其中培养兴趣、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基础、精读中医经典及中医学术流派经典著作、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是立足思维培养,构建中医应用型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梯。指导中医妇科学实习生培养中医思维是临床带教老师的职责,结合妇科学科特色,强调中医思维的临床意义,重视中医妇科学科用语及临床用药规律,突出中医妇科学中医思维特色及养成中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提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妇科学以其对妇科疾病的独特诊疗方法及卓著的疗效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因此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临床课程。由于妇女具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所以由妇女生理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妇科疾病,一般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妇科杂病(简称“经、带、胎、产、杂”)5大门类。中医妇科学就是专门讲述这5大门类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9):80-81
编者按:本栏目内容全部出自最新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该套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指定用书。所以本栏目既可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权威辅导,又可作为中医师继续教育考核的最佳蓝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5):79-80
本栏目内容全部出自最新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该套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指定用书。所以本栏目既可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权威辅导,又可作为中医师继续教育考核的最佳蓝本。  相似文献   

18.
中医妇科学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能用流利外语传播中医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从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和脾胃 1.意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冲脉隶属阳明,精微充盛、气血充沛,则经孕产乳正常。脾主运化升清、喜燥而恶湿,胃主受纳降浊、喜湿而恶燥。脾胃互为表里、相互资生,有益气、生血、统血及运化转输之功。若脾胃失调,则易引起多种疾病。因此,健脾和胃亦为妇科所常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学科之一 ,广大科研、临床工作者为继承和弘扬其学科理论 ,更好地为保护妇女身心健康服务 ,为人类卫生事业做出新贡献 ,积极从临床、教学、理论继承和创新及科学实验等诸方面深入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绩。1 学科理论 (专著 )继承、创新研究1 1 中医妇科古典医籍研究中医妇科古籍文献浩如烟海 ,继承和发扬中医妇科理论 ,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即是对这些古籍专著的整理、校勘、注释、语译等研究。自 1982年卫生部召开古籍整理工作会议后 ,我国中医妇科古籍的研究工作 ,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各地先后整理、校勘出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