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蝴蝶效应"与脐疗机制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蝴蝶效应是指通过触发中介机制而引起目标反应的效应,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机体的自组织过程--气化活动作为中介,通过治疗手段来"触发"中介机制的反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之目的.所谓触发作用,在西方复杂性研究中被称为"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2.
朱德友  马玉侠 《河南中医》2014,(9):1656-1657
脐为全身的中枢,在脐施以小量刺激便产生巨大作用,法同蝴蝶效应。通过对脐部的刺激来"触发"中介机制的反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位在大肠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量表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在特殊的基质基础上,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契机而触发的心身疾病。我们参照世界上公认的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结合中医证候学特色,研制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量表,并经过评价后,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表现,为该病的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以及疗效判定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寒的药物具有消炎、抑菌的功效.时下,中医受到西医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忽视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以西医的思想指导临床应用中药.有些医生每遇感染性疾病就以银翘、黄连解毒、清开灵、双黄连等为治,结果不少未能如意.此一现状当为同道重视.中医精髓在于辨证施治,施治不辨证就如无的放矢,何以取效?笔者于临床严格按照辨证结果进行治疗,恰当地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一些虚寒表现的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月经是女性特殊的生殖生理,而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缺陷,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经不调。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治疗手段丰富、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的优势,因此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月经不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简要分析了近年来对HIV/AIDS月经不调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吕军影 《黑龙江中医药》1997,(4):54-56,F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由于免疫系统混乱而触发的致残性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病程迁延,治疗棘手,致残率高,目前仍没有根治的方法。RA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中医在治痹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现将近几年来中医外治RA取得的成效,综述如下:1 中药外治法 中药外治就是采用中药煎煮汤液外洗、熏蒸、热熨、药透及药膏(药粉)外敷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而达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方剂的三个原理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和方剂现代研究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提示,需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整体功效与成分功效、因证论效与以病论效、中介调理与特异治疗。作为中医药学的中药和方剂现代研究,要在新世纪进行新的开拓性的突破,应当更明确地坚持和发扬中医药学固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整体取性、因证论效、中介调理原理。  相似文献   

8.
黄英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6):1413-1414,1416
通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进行复习,综合了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在治疗方面采取辨证内外综合治疗、采用经方、经验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取效的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多样,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类疾病是针灸的优势病种之一,针灸对头痛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门诊观察针灸治疗海绵窦肿性偏头痛1例,根据其头痛特点属于中医学中少阳、厥阴两经的瘀血头痛,通过刺络放血及头痛局部、肝经、胆经等针刺治疗后,患者头痛迅速缓解。本文试从中医对头痛的认识、海绵窦内交感神经与颈内动脉、颈上神经节等解剖特点、偏头痛的治疗、针灸止痛机制等各方面探究,分析本病案中针灸取效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风湿立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李坤三安徽省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245000)王俊波主题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风湿立康/治疗应用酊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混乱而触发...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与中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蛋白质组学可以高通量地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证实质的物质基础和中药的抗病分子机制,为中医治疗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目前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中医疾病和药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和免疫机制实验研究的新工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蛋白质组学在中医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将为系统医学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与中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蛋白质组学可以高通量地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证实质的物质基础和中药的抗病分子机制,为中医治疗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目前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中医疾病和药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和免疫机制实验研究的新工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蛋白质组学在中医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将为系统医学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病证机理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病气相同、病位相同、病证相似、疾病进展快且急重,属于中医瘟疟病类型。依据中医“截疟法”提出了在发病期“祛邪扶正”,在预防期“扶正祛邪”,实施分型分期防治策略,拟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方案的修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发展及应用历程,近些年来不良反应的报道层出不穷.筛查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成分群(致敏原群)的研究为世人关注,已成为国际性难题.该文先根据其产生免疫毒性的机制,分析中药注射剂致敏原筛查技术研究的现状,然后提出采用免疫底、盖芯片及免疫指纹图谱相结合的免疫综合分析筛查中药注射剂致敏成分群,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制与临床使用构筑安全性评价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对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中药复方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提示根据中医理论筛选出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波动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类症候群。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而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方法灵活且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目前,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着手,从激素内分泌、免疫、细胞凋亡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为充分了解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该研究以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1 18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药物种类分析,发现西药以还原性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79例(支持度为34.61%),中药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58例(支持度为34.56%),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以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8 607例(支持度为25.09%);按药物作用分析,中药、西药均以降酶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中药降酶药物使用者10 983例(支持度为27.01%),西药降酶药物使用者9 595例(支持度为23.59%),中西药物合并用药以清热利湿类药合并降酶类药使用频率最高,5 621例(支持度为13.8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合并西药降酶类药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中西联合用药方案,中药清热利湿类药合并西药降酶类药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刘东波 《中医药学报》2012,40(4):123-127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中药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皂苷、多糖、萜类、不饱和脂肪酸等都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有着西药无法替代的优势,药效持久,副作用小。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抗Hp根除治疗指征、治疗方案等,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指出:中药抗Hp感染可直接抑菌,通过整体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抗Hp。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迄今为止,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仍然是以西医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具有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研发新药物对结肠癌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中草药中多糖提取物的抗肿瘤功效显著,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而补气类中药具有“扶正”与“祛邪”两大功效,既可以扶助正气,提升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发挥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与结肠癌的中医核心治法十分契合,在未来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国内外近15年文献中报道且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的补气类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对结肠癌的干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结肠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多糖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