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喘,指咳嗽气逆而喘的症候,可见于多种疾病。本文所述的小儿咳喘,包括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为风寒挟痰,风热挟痰,表寒里热,痰热,脾肺气虚和肾虚等证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风寒挟痰证尹××、女、5岁。反复咳喘四年,复发二日,于1978年11月7日就诊。患儿在一周岁时,曾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经抗菌素治疗控制,此后,常因气候变冷,感寒复发。二日前不慎受凉,以致咳嗽、气喘,痰清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咽喉痒,喷嚏,口不渴,纳差,舌质淡、薄白苔,脉浮紧。证属风寒客肺、湿痰上泛、肺气失宣。治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热痰盛咳喘150例临床治疗观察北京友谊医院(100050)刘风英关键词小儿肺热痰盛,咳喘,自拟方小儿肺热痰盛致咳喘四季可见,以冬春为多。轻者咳嗽、痰涎壅盛,口干、唇赤、便秘。重则呼吸喘憋,鼻翼煽动,呼吸吭吭作声,口周发青。救治不及时者,有夭折之...  相似文献   

3.
定喘宁(胶囊)治疗小儿咳喘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咳喘一证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气喘、气憋或喉中痰鸣等证,甚则可见鼻煽、发绀、张口抬肩等危重证候,我们从临床观察到小儿咳喘一证俱有“肺气宜畅,腑气宜通”的特点,自制了定喘宁(胶囊),经临床应用74例各类证型的咳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一) 病例选择:本文所统计的74例小儿咳喘,均系未经选择的住院病例,凡符合咳喘痰鸣,呼吸急促,气喘气憋或鼻煽发绀  相似文献   

4.
宣肺化痰法 此法多用于咳嗽初起,邪在肺卫阶段.小儿为"纯阳"之体,受外邪以风热居多,即使感受寒邪亦易热化.邪闭于肺,肺气不宣,热痰由生,咳喘作焉.其症见身热恶寒,流涕咳嗽或喘,咽红充血,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或浮数.  相似文献   

5.
麻杏三子灯台汤是导师林艳芳用以治疗咳喘病的傣、中药结合方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该方药加减治疗痰热咳喘、痰湿咳喘、风热咳喘、风寒咳喘、体虚咳喘具有显著疗效,现例举如下。1风寒咳喘主症: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喘痰多,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而弦滑。例1、杨某,女,51岁,发热恶寒,头颈强痛,咳喘痰多,色白,鼻流清涕,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弦。师诊为风寒喘咳,给予麻黄10g、杏仁10g、辛夷花10g、苍耳15g、法夏15g、灯台叶20g、苏子20g、白芥子20g、莱服子20g、甘草5g。煎服。连服2剂病症减轻。上方加茯苓10g、杏仁30g,继服3…  相似文献   

6.
小儿哮喘的成因,系小儿形体未充,肺卫不和,体质虚弱,肺有伏饮所致。其诱发因素可因外感风寒、饮食、劳倦,触动伏饮而发作。大多属肺经实证,急则治标。同时常见肺、脾、肾三脏亏虚现象,治则扶正培本。1临床分期1.1发作期:寒喘因外感风寒而致。证状有咳喘胸闷,咯痰色白,稀薄起沫,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治拟温肺化饮平喘,用小青龙汤加减。热喘症状为呼吸急促、咳嗽、痰浊稠黄、面赤自汗,口渴、舌质红。治拟清肺化热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1.2缓解期:肺虚型:主症为喘促气短,咳声低弱,语言无力,自汗畏…  相似文献   

7.
咳喘是小儿常见的疾患。其病变总不离乎肺。其病因正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咳嗽》说:“咳虽肺病……总其要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就小儿体质娇弱的特点和临床实践所见,咳喘之作,则外感多于内伤。而小儿咳嗽重证则往往必见喘候,明·鲁伯嗣在《婴童百问·伤寒咳嗽伤风》中指出:“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明·方偶在《医林绳墨》中也明确指出:“凡喘有声便是痰,痰壅气盛变作喘。”可知小儿咳喘,多因肺失清肃,或痰热或痰湿,蕴遏不宣所致。  相似文献   

8.
小儿咳嗽为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临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幼幼集成》云:“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之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多矣。”外感咳嗽,发病急,病程短,多伴有表证。一般可分为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两种。风寒咳嗽证现咳嗽频数而重急,无痰或有痰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声重,舌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闭肺,肺之失宣。治宜疏散风寒,宜肺止咳。风热咳嗽证现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鼻流黄涕,咽喉红肿,或发热汗出,或咽干口渴,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为风热犯肺,肺失清宣。治宜散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方法:常用列缺、合谷、肺俞、尺泽等穴。风寒咳嗽加手三阳经循经飞针点刺;  相似文献   

9.
刘合辰 《河南中医》2002,22(2):50-50
中药水煎剂保留灌肠是补充小儿服药难的外治疗法之一。近几年来应用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咳喘、腹泻及外感发热等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咳喘咳喘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症状 ,主要出现于肺系疾病之中 ,如小儿肺炎喘嗽等 ,临床以咳嗽、喘憋为主症 ,或发热或不发热。治疗时以自拟腥草二陈汤 (鱼腥草 30g,僵蚕 12g,橘红 10g ,半夏 10g ,茯苓 12g ,甘草 3g ,杏仁 9g,生石膏 15 )随症加减 ,水煎后 ,待温 ,保留灌肠 ,每日早、晚各 1次。王某 ,男 ,9月。咳喘 10多天 ,初起发热 ,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现不发热 ,仍咳嗽憋喘。患儿不能服药 ,服…  相似文献   

10.
风寒咳喘首当宣肺祛痰 咳喘的发病,每因感受外邪引起,老师治从宣肺祛痰入手,方用自拟经验方“止咳定喘汤”,该方由蜜麻黄、杏仁、苏子、白芥子、草苈子、蜜款冬、蜜桔红、、茯苓、半夏、炙甘草等组成。具有宣肺平喘、祛痰止咳功效。治疗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疗效。老师常用此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病患。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胸闷不舒者加瓜蒌、郁金。如风寒外束痰热壅肺,症见咳嗽痰黄,喘促,烦热口干者,即用定喘汤加葶苈子、白芥子等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