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性瘫痪是小儿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痿证""痴呆"等范畴。宫长祥教授是宫氏神经调衡理论与技术创始人,其从事疼痛及瘫痪研究近30年,擅长运用以宫氏脑针疗法为主、中药治疗为辅的综合性疗法治疗脑瘫。宫教授认为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是有效治疗脑瘫的关键所在。治疗上以"肌筋膜松解"与"实像透骨扎法"为主要治疗手段;遣方用药重视补益先天肾气,兼顾培育后天脾胃之气,临床多选用六味地黄丸以补先天,补中益气汤以益后天。并列举1例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脑瘫"之病名,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可在"五迟"、"五软"、"胎怯"等范畴中找到相关内容的描述,但不能认为直接等同对应。本文对先秦时期到清代中医主要儿科书籍的整理,结合脑瘫临床诊断标准,认为脑瘫以五迟、五软复合命名较为贴切,其常因先天不足,外感邪毒、药石所伤、七情内伤所致。病位在肾,与肝、脾、心相关,以虚证居多,治宜补肾健脾。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脑瘫,是小儿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以运动发育障碍为主,常兼智力、感觉、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等范畴。该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3.6‰,在我国为2‰,且不随医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1])。本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本病的治疗,除功能训练、矫形器及手术治疗等外,针刺对本病亦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瘫综合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8%~6.0%[2],脑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按脑瘫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五迟、五软病证,多由于禀赋不足,调护失养所致.脑瘫为儿科难治之症,病情复杂,中医治疗脑瘫的方法主要有:针灸、按摩、药物等,这些方法可联合运用,临床上还有结合两药、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疗效,以下对这些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瘫是小儿脑发育期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系列运动功能及姿势异常为主的疾病,在我国儿科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而又严重的伤残性疾病。本病目前以支持脑细胞营养及中医针刺推拿、理疗等治疗为主。80年代末开始有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报道。为进一步观察高压氧在小儿脑瘫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春甫 《中医研究》2003,16(2):43-44
脑性瘫痪 (CP)一词 ,使用不过百年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主要疾病之一。首先把本病纳入医学的是英国矫形外科医生李德。在中国对此病认识较晚 ,1988年 9月在佳木斯市召开的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上 ,把本病定为小儿脑性瘫痪。三大主要病因 :窒息、未成熟儿、重症黄疸。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性功能障碍 ,以及语言、听力、视力和智力障碍。中医属五迟、五软、五硬范围。近来我们采用三维一体疗法治疗 4 2例脑瘫患儿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 2例患儿中 ,男性 32例 ,女性 10例 ;年龄最大6岁 ,最小 3个月 ;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 6例 ,因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瘫从肾虚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小儿脑瘫在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最重要的残疾。据估计,在我国每千名活婴中约有1.5~5名有脑瘫。小儿脑瘫是目前医学上的难题之一,从中医角度看,小儿脑瘫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而出现五迟、五软、五硬、痿弱、失语、痴呆等病证,其病在脑。肾虚髓亏为小儿脑瘫的基本病机。故我们在用中医疗法及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时,从肾虚论治,以补肾健脑,填精益髓,强壮筋骨为主。1 小儿脑瘫的原因及分型本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文献中虽无"精神发育迟滞"的名称,但通过症状描述发现,其类似于"痴呆"、"五迟五软"。中医认为本病属"五迟"、"五软"、"痴呆"、"解颅"范畴,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古今很多学者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古今针灸文献中对精神发育迟滞的选穴及疗法作一比较。1穴位主治及归经比较分析在检索的文献中,排除动物实验研究、机理研究,合并其它严重疾病的文献,只选针灸治疗精神发  相似文献   

9.
小儿捏脊疗法为现今临床的一种常用推拿手法,其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其主要机理是通过调节经络,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脑瘫属于中医儿科"五迟、五软"的范畴,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产伤等等,其中医病机既有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亏虚之正虚,亦有痰瘀阻滞心经脑络之邪实,为虚实夹杂之证。应用捏脊疗法调治小儿脑瘫,即可调和脏腑、补虚培元,又可疏通经络、理气化痰,配合现代医学康复治疗,达到标本兼顾,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严重者可伴有智力低下、感觉障碍、不随意运动和抽搐发作;病理检查可见大脑某区软化、萎缩和发育不良,严重者有脑实质缺损和畸形。本病属中医胎弱、手足拘挛、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美国发病率0.1%~0.3%,脑瘫患者约有50万人,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8%~6.0%,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惠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6-448
钱乙五脏辨证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辨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抽动障碍非一脏之病,而是"五脏同病",肝风为病机之核心,或兼肺虚受邪、外风引动内风,或兼脾虚土衰、木乘脾土,或兼心热火旺、风火相搏,或兼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治疗尊五脏补泻的原则,以调肝熄风为本,针对不同的病机,或清宣肺气,或扶土抑木,或清心泻火,或养阴补肾。  相似文献   

12.
建立<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药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钱乙治疗小儿疾病的用药特点为:组方药少力专、善用毒药、剂型灵活、重视肝脾胃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治未病与ICF理论设计的高效、多元融合式康复方法控制脑损伤脑瘫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脑损伤脑瘫诊断的131例婴儿随机配对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元融合式方法康复,对照组采用运动强化式方法康复。以Gesell发育量表、情绪和行为神经运动测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适应量表和残疾评定标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适应性发育商较高,情绪行为症状减少,智残率低,入园率高。结论多元融合式康复能提高整体康复效果,减少脑损伤脑瘫残疾。  相似文献   

14.
靳三针疗法在岭南地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独树一帜,颇受患者关注。陈兴华教授在继承靳三针学术基础上,立足于疾病时代变化和患儿个体差异,发现脑瘫中医病机乃五脏机能失调,虚实夹杂以致脑神不用,机体失能。通过运用五脏腧中医外治法论治脑瘫,多有奏效,故予以总结经验并附验案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脑瘫—正常双生子卵型鉴定与病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一对脑瘫—正常双生子的卵型鉴定与全面病因病证调查作基础,为集约地筛选形成脑瘫的主效基因作铺垫。方法:对脑瘫—正常双生子分别采用性状相似评分、指纹特征比较、血型、胎盘膜隔数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等5种方法鉴别卵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生活能力(ADL)、双生子四诊调查表、肾虚辨证因子、脑瘫脾肾两虚调查表等5个量表全面地评定病证特征。结果:脑瘫儿大双和正常儿小双为单卵双生子,大双GMFM和ADL评分分别为26、51·5;肾虚量表评分中脑瘫儿大双35分,正常儿小双7分;脾肾两虚量表大双肾虚评分为11分,脾虚分为14分,正常小双均为0分。讨论:对双生子卵型鉴定方法进行了全面应用分析,前瞻性的分析了以脑瘫—正常双生子为对象进行脑瘫证候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余珊  章薇 《河南中医》2020,40(4):544-547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肝肾亏虚;后天失养,气血虚弱。小儿脑瘫临床分为六型: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单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章薇教授认为,临床上治疗脑瘫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采取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疗效。症状以痉挛为主的脑瘫,多辨证为实证,治疗过程中常采用泻法。而表现为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型,则多为虚证,故采用补法,在治疗过程中多选取补益脾胃的穴位配伍来协助治疗。章教授临床上对于小儿脑瘫患儿一般采用焦氏头针联合体针的方法治疗,并根据临床所表现的症状选取相应的配穴。章教授还认为,治疗小儿脑瘫,除了运用头针外,对患儿言语、肢体的训练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医醇賸义》为主,并结合《医方论》《食鉴本草》《费伯雄医案》等费伯雄其他相关著作,采用归纳整理分析的方法,从病因、病机与治则方面对费氏有关血证的论述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病因、病机分析上,费伯雄注重火热血证的虚实、兼夹及所涉脏腑的鉴别,针对劳伤血证认为有五劳、七伤之别。治疗上主张"辨症察经,依经而治",选方用药提倡和缓中正,并权变古法,创制新方,同时重视调肝与食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近20年针灸治疗脑瘫取穴配伍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脑瘫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311篇,取穴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三里、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三阴交和阳陵泉,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经脉是督脉、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且取穴所在位置集中在下肢部、头颈部、上肢部,所选腧穴中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数量居多。穴位配伍百会和四神聪,合谷和足三里,曲池和合谷是针灸治疗脑瘫所取用的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瘫具有注重四肢及头部选穴、侧重阳经取穴、注重特定穴的使用、重视上下配穴法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60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服药前后实验室指标和症状变化,观察龟鹿二仙胶加减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确诊为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其治疗3个月前后白蛋白(ALB)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积分及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加减在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改善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提高患者的ALB水平,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伏火论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创泻黄散、泻白散等方剂用于脏腑热证,后世遂有伏火、阴火、郁火之论,尤以伏火之说盛行。笔者对现代医学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按伏火论治,疗效斐然。遂对伏火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求。文章即从文献发掘、概念辨析、病机演变、类型表现和用药特点等方面阐述了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