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梅芳  张岱州  李洁 《中医药学刊》2010,(10):2210-2212
目的:建立南葶苈子中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槲皮素在0.1184-0.8288μg范围内,r=0.9995,加样回收率99.46%,RSD=0.98%(n=6);山柰素在0.0258-0.1806μg范围内,r=0.9994,加样回收率98.75%,RSD=1.30%(n=6);异鼠李素在0.0444-0.3108μg范围内,r=0.9994,加样回收率98.77%,RSD=1.4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南葶苈子中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戴红  向阳 《中医药学刊》2010,(7):1529-1531
目的:建立高良姜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2:48),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浓度线性范围0.962-24.05μg/mL,r=0.99994;山柰素浓度线性范围1.008-25.2μg/mL,r=0.99990;异鼠李素浓度线性范围0.983-24.575μg/mL,r=0.9999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槲皮素97.97%,RSD=1.59%(n=6);山柰素97.35%,RSD=1.86%(n=6);异鼠李素98.11%,RSD=2.3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中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黄俊忠  曾小平 《中成药》2012,34(10):1912-191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三七、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芎、木香、小茴香、冰片)中异鼠李素、槲皮素、山柰素.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异鼠李素在1~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7,n=6),山柰素在0.5~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槲皮素在0.5 ~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n=6).异鼠李素、槲皮素、山柰素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4%(RSD为0.67%)、101.4%( RSD为1.29%)、100.6%(RSD为0.64%).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回收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田七痛经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刘知远  沈廷明  吴仲玉 《中草药》2015,46(3):432-43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线莲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方法 ,为金线莲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Lanbo-Kromasil-C18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在11.0~165.6 ng(r=1.000 0),山柰素在11.4~170.4 ng(r=0.999 8),异鼠李素在10.4~156.0 ng(r=0.999 5)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槲皮素为97.69%(RSD=2.4%,n=9),山柰素为95.59%(RSD=1.5%,n=9),异鼠李素为95.86%(RSD=1.7%,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线莲质量控制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5.
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采用HPLC方法测定方中槲皮素、山奈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A与银杏内酯B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槲皮素回归方程为A=110973C-160122,r=0.9995,线性范围为0.163~1.141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44%;山奈素回归方程为A=97764C-182398,r=0.9995,线性范围为0.2196~1.5372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0.43%;异鼠李素回归方程为A=92938C-36124,r=0.9998,线性范围为0.0552~0.386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0.2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槲皮素进样量在0.0150.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4.1%(n=6);山柰素进样量在0.0050.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4.1%(n=6);山柰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7%(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7%(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6.4%,RSD为2.1%(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蒺藜茎叶中含量较高的3个黄酮醇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30 min,8%~27% 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异鼠李素-3-O-β-D-龙胆双糖基-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龙胆双糖苷、异鼠李素-3-O-β-D-龙胆双糖苷分别在0.011 2~0.280 0 μg(r=0.999 6)、0.064 8~2.592 0 μg(r=0.999 8)、0.018 4~0.460 0 μg(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15%(RSD=1.32%)、100.02%(RSD=1.14%)、99.77%(RSD=1.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为蒺藜或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沙枣中槲皮素(Quercetin)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ODS柱,甲醇-0.1%磷酸溶液(58∶42),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在0.042~0.8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异鼠李素在0.041 2~0.82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回收率槲皮素为98.98%,异鼠李素为99.27%;RSD槲皮素为1.56%,异鼠李素为0.86%(n=6)结论该方法为沙枣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为蒙药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会宁  贾泽慧  李华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3):1025-102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醋柳黄酮片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山柰酚和异鼠李素进行直接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槲皮素与杂质的重叠峰进行分辨和定量。方法采用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1:49),柱温30℃,检测波长368 nm,测定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在相同色谱条件下采用MCR-ALS方法对醋柳黄酮片中有效成分槲皮素的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和定量。结果槲皮素在1.92~19.2 mg·L-1(r=0.999 3),山柰酚、异鼠李素在0.40~4.03 mg·L-1(r=0.999 4),4.74~47.40 mg·L-1(r=0.999 4)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分别为2.2%,2.38%,1.8%(n=6)。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平均回收率为96.1%,101.8%,98.0%。结论HPLC-DAD检测结合MCR- ALS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醋柳黄酮片中有效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垂盆草胶囊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垂盆草胶囊中垂盆草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复方垂盆草胶囊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检出垂盆草。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线性范围分别为57.0~684.0ng,50.5~606.0ng,54.5~654.0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3%(RSD=1.57%)、96.37%(RSD=1.21%)、95.85%(RSD=1.0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定量准确度高,可用于复方垂盆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五子衍宗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五味子、枸杞子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在0.04228~0.4228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3%,RSD=0.72%。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地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芪、干蟾皮、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PLC和HPLC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苦参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0.233 6~0.817 6 μg(r =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66%( RSD 1.14%);酯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001 75~0.0105 μg,(r=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 1.94%):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0.003 51 ~0.021 06 μg,(r=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99.57%( RSD 2.73%);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336 8~1.178 8μg,(r =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0.30%( RSD 1.11%).结论: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乳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乳康胶囊中青皮、柴胡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对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进行总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柴胡皂苷a进样量在2.04~ 14.28 μg(r=0.999 8)、柴胡皂苷d进样量在2.52-17.64 μg(r =0.9995)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 0.54% (n =9).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乳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济众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酊剂中主药大黄、广藿香;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薄荷脑的含量。结果济众酊中的大黄、广藿香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与相应对照品均呈相同的鉴别反应;樟脑在0.040 44~0.505 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1.1%(n=6);薄荷脑在0.049 84~0.249 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101.2%,RSD为1.2%(n=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定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钩葛定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钩藤、川芎和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葛根素在5.015~80.2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47%(n=9);丹酚酸B在10.04~160.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8%(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TLC及HPLC法定性定量测定尖瓣过路黄中槲皮素和山柰酚.方法 TLC法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HPLC法测定山柰酚、槲皮素的含量.结果 槲皮素在0.081 6-0.571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平均回收率101.88%,RSD=1.572 4%,n=6.山柰酚在0.069 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完善茯苓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指纹图谱法鉴别茯苓药材中的三萜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茯苓酸和去氢乙酰茯苓酸的含量。结果:乙酰茯苓酸在1.52~7.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90%,RSD为1.09%;去氢乙酰茯苓酸的线性范围0.35~1.75μg/ml,r=0.9991,平均回收率97.86%,RSD为1.52%。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用于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麻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斌  高文远  张铁军  张家欣 《中药材》2006,29(11):1236-1238
目的:优化麻黄提取工艺,建立麻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TLC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黄提取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1.5 h,麻黄碱转移率可达89%;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麻黄碱进样量在0.0081~0.137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2.24%,n=6)。结论:提取工艺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