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以往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对江苏省地产、地道中药资源及其产业化背景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提出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域划分,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发挥地产、地道中药资源生产的环境优势,为政府制定中药资源生产、中药产业规划及区域农业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随着人类“回归自然”呼声的日益高涨,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野生中药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的生产。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才能保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中药产业是资源依赖性产业,中药材是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资源的可持续和合理利用。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药用资源总数达12807种,经营药材1200多种,常用药材为600种。但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一些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丹  王鑫彦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705-706
就中国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指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根本是中药及天然药物的资源争夺。本文就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保护中药资源,实现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4—2015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涉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资源调查研究、药材生产现状与GAP基地建设、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中药资源产业发展,以及中药资源学科建设及创新发展等方面。基本反映了本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学术成就与标志性贡献,以期对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药农业和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药农业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战略,并提出了实施和发展这一战略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成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16-1217
对甘肃中药资源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甘肃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发展提出了粗略见解。  相似文献   

8.
段金廒  宿树兰  严辉  郭盛  刘睿  刘圣金  赵明  吴啟南 《中草药》2021,52(17):5151-5165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涵中药资源学相关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以及中药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有效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在以往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整理,基本反映了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的代表性贡献,以期为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中药产业发展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共同致力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夏中药产业发展委员会于2009年8月成立。宁夏共有中药材资源1104种,蕴藏量3亿公斤以上,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常用中药材中,全区就有157种,被科技部列为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药材基地。截至2008年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余万亩,野生药材资源修复区400余万亩。宁夏中药产业发展委员会将积极挖掘、筛选中药产业高科技成果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产业化的优质项目,发展中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的现状,运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原理,研究提出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为宏观指导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与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