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两大主体,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属性的最高表达形式。机械唯物论,客观唯心论,形而上学在现代医学中占主导地位,循证医学以其机械思维范式,受到西方医学的尊崇。过度诊疗和虚高的物价,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成因,从长远看,资本市场无法化解这一矛盾。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加速了这一矛盾的激化,使其具爆炸性和危机风险。政治,经济,科技,哲学,人文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但在医疗保健领域,精神文明对医疗保健的作用被低估甚至淡化,诊疗技术迅速发展和高端产品的使用,直接地推高了医疗保健的服务价格,加重了重仪器轻辨证的医疗扭曲,“仪器更高端,三基更简单”的“唯仪器”论者大行其道,辨证施治被淡化,甚至被被边缘化。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对医患双向间的影响和医疗保健作用,寻求“意识形态医学”临床疗效的最大化,是强化整体评估,全面辨证和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的必由之路。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及其能动性,在波澜壮阔的物质文明的蓬勃发展及其繁荣昌盛的过程中,精神意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强化辨证思维范式和科学发展观的临床应用,是推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工作的根本措施。正确的人生观决定正确的世界观和医疗观,这同意识形态具有不可分隔的依存关系。物质是人类和事物发展的基础,意识形态是推动物质文明和完善的理论基础。精神文明是现代社会的高级状态,是人生观和或医疗观的根本法则和灵魂。在意识形态领域,提高医生和患者的健康觉悟和道德水平,共同谱写医患关系的和谐乐章,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组合,将极大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宝树 《科学养生》2008,(11):34-35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许多似乎并不协调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的眼里愈发显得突出,诸如期刊书籍和电子读物,文字记录和电讯储存,邮寄通讯和手机短信,平面消息和立体传媒,传统京戏和超级女声,习惯说话和流行语词,衣食民俗和吃穿新风,还有传承文明和时髦礼仪等,留心观察,随处皆是。此类文化现象,作用于一些中老年人的心里,会引发某种逆反效应。  相似文献   

3.
气,风水,意识流。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气化和质能转换,体现在整个八纲辨证中,气分阴阳,阴阳和五行之气的转化,无不是在“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中辨证。“数、气、理”,“精气神”和形神合一,构成中医气化理论的基础。气化,风水,意识流。中医在动态中把握生命的健康和辨证施治。气的流动状态为风,水火的自然博弈和宜居环境为风水;不同的地理和天气变化构成风光各异的自然风景观,房前屋后,窗里窗外具有明显的自然差异和人居环境,正确认识和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对健康的作用,对理解中医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的辨证施治对人类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冥想”,只是雕虫小技,如今在西方医学成为主流思维。中医博大精深的“精气神一体”和治未病理论,必将为新医疗模式的形成作出贡献。辨证施治中的中药治疗,尤如“组合拳”,一招一式,拳到意到,真所谓“得意不忘形”,形神合一。遣方用药,既有战略层面,又有战术层面,君臣佐使方药兼备。中医用科学发展的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方略,更有“管理”的高位治未病理论,无论在医疗保健模式中,还是医疗保健事业中,中医理论将是至高无上的。以气为本,形神合一,是中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基础和必然趋势。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精气神一体,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4.
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五运六气,七情六欲,四气五味,都属于中医“气”的范畴。肺主气,以气为本,精属阴,气属阳。精和气在肺部合流。精气合一,“精气神”一体,精气和神气,构成“精神”的主要内核。气基因合一,形神一体。“阳主阴从”,同样强调了气和神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神”是精气合一的最高形式,换句话说,阴阳平衡是“神”的最佳生命存在和表达。“神者,水谷之精气”,“血气者,人之神”,形健则神旺,可见“形神合一”,是人体生理和生命力的最佳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形与神皆根源于气,“气者,精神之根蒂也。”道法自然,天地之道,阴阳而已。本,气也,阴阳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所讲的神,是建立在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值的基础上,是对人体的宏观和整体评价,尤其是在“四诊八纲”层次的辨证施治。精属阴,气属阳。阴平阳秘是人体阴阳和谐的最佳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对气的研究,对阴阳的研究,对神的研究,尤其是对“神”的认知,始终同临床脱节。气,神,神志,神明,是中医对“神”各阶段的不同称谓,是形神一体,精气神合一,精气和精神最佳生理外在表达和抽象评价。人体理化和功能及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医所讲的“神”。在“精气神”和“精神”层面,“神”只是气的高层和高端抽象评价;在治疗层面,理气调神互为因果。精气合一,气行血行,扶阳理论和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健康的保持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精气血神”既是精神的生理过程,又是由低级向高级的“神”的抽象和表达,主宰者理,气也,神也。看病难、看病贵,要从国情出发。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临床疗效。大医情诚,首先是公益性,其次是责任和服务。几千年来,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5.
无极,气也;从无到有,太极也。感悟水火,无处不在。水火纵横生命及八纲全过程,故,不知水火,不足以言八纲;不知八纲,不足以言中医。营养过剩,水火平衡失调,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超限增加。CO2具有二重属性,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属阳,最终形成酸性体质,二氧化碳又属阴。一方面,阳明火盛和壮火妄行;一方面火情频发,暗潮汹涌。代谢亢进,氧化应激造成微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促进并加重了代谢综合征,肥胖已成为肿瘤的首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和氧化应激有关。重视对氧化应激的防治和对微血管的保护是辨证施膳治未病的关键。饮食有节和散步运动是防治代谢综合征和保护微血管的主要措施。养生保健,生命在于运动,君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气血湿炎虚五证合一,是强化整体辨证的重中之重,辨证施膳和辨证施治是治未病的有效选择。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加及酸性体质,是健康和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滴水穿石和星火燎原同样揭示了“水火理论”在辨证施膳及辨证施治和治未病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量变到质变的病情发展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从疾病的分类、病位、属性、体质多方面、多层次、多靶点论证了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的重要性,八纲既是整体观,也是辨证观即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运动变化的、动态的整体观念去思考问题和解决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多重矛盾和病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共存,是指垃圾食品热量过剩,而必需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非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事实上,人体内的矛盾运动规律和矛盾平衡以及对立统一规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并存在于人的一生中。“矛盾平衡”法则在人生和辨证施治中是一个普遍规律。矛盾运动,矛盾统一,矛盾平衡和对立统一法则,是中医辨证的核心重点。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矛盾论”和“实践论”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是老年疾病的必然趋势,就“虚实”而言,“虚”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而养生保健和治未病就是一个扶正祛邪的自洽过程。饮食、生活、运动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和“精气神”的关系,在这个整体网络中,各种因素互为因果,既自相矛盾又相辅相成,局部病变只是整体因素的外在表达和症状。辨证施膳就是治未病,合理膳食休闲运动就是养生保健。医疗保健中的任一合理措施,都有利于辨证施膳以及辨证施治,有利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6.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快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7.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陕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8.
基因和新陈代谢的关系,遗传和获得和遗传的进化过程,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着“四诊八纲”,“君臣佐使”,“辨证施治”和临床医疗保健工作,用整体观点,辨证观点,进化论观点,指导临床医疗保健实践,是克服数百年来指导西方科学“机械思维范式”的有效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天人合一”,将使现代医疗保健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八纲”为本,证为本,病为标,标本兼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治则”的选择,就是辨证施治。证病的因果关系,同样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证病辨证,是“标本”的辨证,急则治其标和“治未病”,是辨本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完美体现,互为因果就是“标本转换”,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同样是一种干预,干预的“矫枉过正,过之不及”的辨证思维和“中病量勿过”的辨证观点,是顺应自然“适者生存”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关健,医疗干预和人体自洽及以人为本,将体现辨证施治者的人文水平和名医水平。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疙”、“松皮癣”,西医以前称之为“牛皮癣”,是皮肤科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之一。银屑病的治疗向来是一个难题,西医治疗银屑病的方法,目前以减轻和缓解病情为主。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治法丰富,各有所长,疗效显著,且禁忌证少,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本人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多年,对中医治疗寻常银屑病有一些临床经验和体会作一简述,供同仁参考和商榷。  相似文献   

11.
阴阳五行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文化信息,太极图阴阳鱼没有妨碍外国的科学技术及其现代化进程,同样,阴阳五行也不应成为中医的缺憾。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辨证施治,整体理论,治未病是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细化和体现。辨证医学是对中医理论及医疗保健模式的深化和发展。阴阳五行学说及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意识流,横贯古今,纵横五千年,弃之可惜,留则绵绵流长,造福后代。阴阳五行学说和现代医学未能正大光明的登上中医发展主流的大雅之堂,究其源渊“叶公好龙”是其主要原因,对中华古今文化认知的缺失和不重视甚至偏见也难辞其咎,只讲对立,不讲整体和统一,用中医理论把脉中医发展,全面继承整体发展,中西医并重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才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周仕昌 《光明中医》2008,23(11):1801-1802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筋,主疏泄,开窍于目。五行属木,其性喜调达舒畅,不宜抑郁,与脾、心互为母子。五脏病变,肝气居多,盖肝主春生之气,肝气贵在调和,肝气和则十二经气血自调。肝对情志和某些内脏功能活动有调节作用。如过度和持久的精神刺激,可致疏泄功能失常,而见肝气郁结的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天津中医学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大喜日子。 百代基业,薪火相传。48年的辛勤耕耘,培养了万余名岐黄传人,遍布在海内外,已成为中医学的栋梁之才,救死扶伤的杏林天使。48年的风雨沧桑,铸就了天中人坚韧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求真的品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关怀下,天中人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严谨治学,从严治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新校区建设使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使学校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声誉。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全国、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耿雪  迟文成  林霄月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河北中医》2023,(10):1739-1742+1748
“和法”既是中医的治疗法则,也是“八法”之一。随着历代医家对“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法”理论逐步丰富,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指“和其不和者”,狭义和法指“和解”。肿瘤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的论治治则虽有不同,方药各异,却也万变不离“和”之宗旨,“和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根本法则,也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但目前对“和法”及其治疗肿瘤的认识尚不够完善,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医“和法”及“和法”治疗肿瘤的历史源流,探索中医“和法”的思想内涵,以期对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因和新陈代谢的关系,遗传和获得和遗传的进化过程,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着“四诊八纲”,“君臣佐使”,“辨证施治”和临床医疗保健工作,用整体观点,辨证观点,进化论观点,指导临床医疗保健实践,是克服数百年来指导西方科学“机械思维范式”的有效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天人合一”,将使现代医疗保健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八纲”为本,证为本,病为标,标本兼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治则”的选择,就是辨证施治。证病的因果关系,同样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证病辨证,是“标本”的辨证,急则治其标和“治未病”,是辨本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完美体现,互为因果就是“标本转换”,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同样是一种干预,干预的“矫枉过正,过之不及”的辨证思维和“中病量勿过”的辨证观点,是顺应自然“适者生存”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关健,医疗干预和人体自洽及以人为本,将体现辨证施治者的人文水平和名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天人相应”,用于循证分析,“天人合一”,用于辨证总结。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医疗保健体系和整体观念在(《中国医疗保健管理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还必须加上“管理”,才构成完善的医疗保健管理模式。治未病也是新医疗保健管理模式的重要环节。“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同样在中国医疗保健管理模式中纵横全局。中华文化和人文理论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医疗保健管理模式的大环境,当管理中国化和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正待普及时,具有“中西医并重”及医药并重和辨证施治特点的中国医疗保健管理模式,必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管理者问责制和评聘上岗以及离职审评,将有效地监督和提升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及综合素质,尤其是工作质量和效率。任期目标责任制要有阶段性考核和评审,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实行淘汰制,重在政绩和服务。在坚持中医工作的主体性上,要有创新思维,“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在管理层次,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强调了医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导地位。医疗保健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市场,向品牌要未来。新的管理规范必将推动医疗保健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无“气”不成病,无“气”不成医。气行则血行,气血湿炎虚五证及阴阳五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气象和天气预报,以人为本和以气为本,“天时,地利,人和”全面的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厚积薄发之中,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内涵以及医疗保健的专业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是其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湿炎虚五证以及四诊八纲和“治未病”理论构成中医的理论框架。精神和物质,中医更重视“气化”在生命中的作用,“以气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以气为本的外延和整体观。“天人合一”,“以气为本”,“心脑合一”,“精气神一体”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特色的传承问题上,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经典中医理论信息化,临床诊疗技术现代化是中医进步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无第二条道路。在创新问题上,一是古典理论的现代表述,二是“四诊八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医精诚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医服务的公益性质和理念;经济上坚持“简便验廉”,学术研究中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中医特色;大医精诚,“诚”,一方面是强调服务性,更重要的是非商业化理念和奉献精神,“诚”具有“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量力而行和用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健康回报,是“新医改”及临床医疗追求的价值观,这同样是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除体现其固有医疗保健的专业特色外,中华人文理念的传承是其本色。这应该被认为是医学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功能。劳心者治人,中医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致病因素,“气”的负面作用和多样性及致病性,成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涵和临床病因。人文医学,管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构成中医现代理论的主体,既体现中医特色又体现医疗模式新概念。整体观/天人合一/宏观、辨证观/辨证施治/循证医学、现代观臌观/中西医并重。三观并重是发展和拓展中医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6):517-517
2010年6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分别召集有关企业和专家,在京座谈中药国际化和经典名方二次开发问题。在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座谈会上,大家围绕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开发主体、重点任务、技术难点、组织形式和政策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经典名方含金量最高,临床应用范围最大,效果最好,必须进一步做好二次开发工作。这项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组织,产学研结合。以临床研究基地的优势病种作为切入点和抓手,以经典方和传统名优品种为主,进一步明确主治功效,优化处方,改进工艺。明确药性药效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医药科研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医患沟通应把握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在与患者沟通时,笔者认为医务人员应把握以下几项原则,即把握平等和尊重的原则,真诚和换位的原则,依法和守德的原则,适度和距离的原则,克制和沉默的原则,留有余地和区分对象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