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脾胃为后天之本 ,是气血生化之源。妇女的生理病理与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 ,经、带、胎、产、乳均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 ,而气血的化生则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笔者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举例如下。1 崩  漏患者 ,48岁 ,1995年 8月初诊。主诉 :月经量多 3年 ,淋漓不断 15d。 3年前因劳累过度 ,月经量增多、色淡、质稀 ,有少许血块 ,每次持续 7~ 15d干净 ,甚则血流如注。用止血药后仍淋漓不断 15d。平素感头晕目眩、胸闷气短、乏力。诊见 :面色白 ,中度贫血貌。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黎月恒教授对脾胃亏虚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理解、提出胃癌的发生与脾胃亏虚密切相关,黎老认为“内虚”是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本虚标实”是其外在的表现。本虚是以脾胃亏虚为主,脾胃虚弱,机体气机升降失常,水液代谢紊乱,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则形成以“气滞、血瘀、湿阻、痰凝、癌毒”等有形病理产物,有形病理产物停滞胃脘,久成癥瘕、积聚。黎月恒教授临床治疗胃癌抓住疾病的根本病机,以“健脾益胃”为根本大法,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临证进行加减,常兼有“理气解郁、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4.
王悦阳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2):732-732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6例 ,女 4 4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84岁 ,平均 4 0岁。患者均以胃脘痛为主 ,伴有纳差、腹胀等症状 ,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型。治疗方法 益胃健脾汤方药组成 :半夏 10 g,陈皮 10 g,茯苓 10 g,甘草 5 g,木香 10 g,砂仁 10 g,厚朴 10 g,枳壳10 g,焦槟榔 10 g,桔梗 10 g,焦山楂 10 g,炒神曲 10 g,炒麦芽 10 g,炒鸡内金 15 g。将上药加水 5 0 0 ml,浸泡 2 0 min,煎(沸后 ) 2 0 m in,余 2 0 0 m l药液后倒出 ,续加水 4 0 0 m l令沸2 5 m in,余药液 2 0 0 m l后倒出合并。早晚饭前 1~ 2 h各服2 …  相似文献   

5.
论健脾法在肝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病包括临床上的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现症病人,在我国有1.2亿人左右,且有10%以上的病人可以演变为慢性肝病,治疗上十分棘手,已成为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AG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益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脾虚湿热瘀血证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IL-8、IL-11、TNF-α和G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健脾益胃汤组方治疗CAG疗效显著,尤其适于基层医院推广营养。  相似文献   

7.
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常见病。笔者从1998年2月~2006年2月,用自拟健脾益胃汤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并与用维酶索、庆大霉素口服等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经统计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有感受外邪、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多个证型,其中尤以脾胃虚弱型泄泻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身心带来极  相似文献   

9.
张晓斌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81-1082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化瘀解毒法结合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2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中药(党参、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白芍、沙参等)健脾益胃,化瘀解毒,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2%。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升阳益胃法,多用于脾胃虚弱或中气下陷而引起的诸症。胸闷善太息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成年女性多见,其原因颇多。临床以胸闷善太息为主,伴心烦意乱,急躁等症。本症小儿较少见,但笔者业医20年来,在儿科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小儿,胸闷善太息。通过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67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3例,其中20岁~30岁者11例,31岁~40岁者39例,41~50岁者12例,51岁以上者5例。2.职业教师3例,农民37例,工人24例,干部3例。3.诊断依据凡临床见有上腹部疼痛、腹胀,食...  相似文献   

12.
调理脾胃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晓润 《山西中医》2007,23(3):37-37
《内经》云:“女人以血为本.”妇女的经、孕、产、乳无不依赖于气血.景岳《妇人规》云:“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崩漏、闭经、产后缺乳、带下病,使之痊愈。方法:采用健脾益气法。结果:通过健脾益气法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健脾益气法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健脾益胃合疏肝理气法治疗胃脘痛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21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泛酸、面色欠华或大便溏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56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8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益胃健脾汤进行治疗。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祛瘀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以胃阴亏虚、胃络瘀阻为主证,拟健脾益胃祛瘀散予健脾理气,养阴和胃,活血祛瘀治疗。结果: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健脾益胃祛瘀散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虚、胃络瘀阻证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17.
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余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不少购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调理脾胃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疗效。1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理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喻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上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们陆证指南医案·脉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sgto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  相似文献   

18.
总结陈建强主任运用调肝健脾法治疗偏头痛的临证经验。陈建强主任认为,偏头痛在中医学中称为“偏头风”,其不属于感受风邪引起的普通“头痛”,是头痛的特殊类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疏泄,调达气机,促进全身气血的正常流通。如果情志抑郁,多思多虑,紧张恐惧,不良的心理状态及精神心理疾病最先伤及肝脏,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血失和,脉络瘀阻,上扰脑络,脑络不通,不通则痛,故发为偏头痛。且其认为,偏头痛反复发生,必有宿疾。宿疾必有夙根,夙根则责之于痰、瘀。首先“久病、怪病皆属于痰”,偏头痛呈反复发作性,且一般来势迅速,病因较为复杂,符合痰邪的致病特点,说明痰在偏头痛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瘀血是偏头痛的主要病理因素。外伤血瘀内停,或女性经血不畅,病久或痛久不愈,皆使气血运行不畅,成痰成瘀,阻滞脉道。偏头痛疼痛位置固定,符合瘀血疼痛的性质;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久病多瘀”。总之,痰瘀是偏头痛的夙根,是其发病的病理因素。而痰、瘀的产生与脾关系密切。因此,陈主任认为,肝脾与偏头痛关系密切,治疗应以调肝健脾为法。经过其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该法治疗偏头痛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目...  相似文献   

19.
胃下垂一病,临床较为多见,且不易治愈。以往大多认为是:“中气下陷”所致,临床多沿用“补中益气”之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笔者经临床实践中体会,本病乃与肝之升发有关,实属肝脾肾三脏同病,在治疗上必须要三者兼顾,辨证准确,灵活用药,方能提高疗效。多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气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胃气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健脾益胃方(党参12 g、茯苓10 g、白术10 g、绞股蓝10 g、制半夏8 g、丹参8 g、木香6 g、白芍10 g、甘草6 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穴取胃俞、肝俞、脾俞、足三里、气海、天枢、中脘及阿是穴,得气后,放置1寸长艾炷于针柄上,点燃艾炷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疼痛、纳差、倦怠乏力)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气虚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