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内组织物残留 ,多为不完全流产 ,人流不全 ,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清宫手段处理。少数病例 ,未能及时行清宫术 ,以致反复阴道流血 ,病程长 ,致宫内感染 ,造成残留物和宫壁致密粘连、机化 ,导致治疗的困难。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宫内组织物残留 1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8例患者年龄 1 9~ 35岁 ,病程 2 1~ 90天 ;均因组织物残留而行 1~ 2次清宫 ,因残留组织物和宫壁粘连紧密 ,无法刮出或术时子宫出血多 ,术时长 ,患者不能忍受而停止手术。经 B超检查 ,证实残留组织依然存在。患者…  相似文献   

2.
宫内妊娠物残留多为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中期妊娠引产及足月产后妊娠组织残留所致,为早孕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多采用刮宫术及吸宫术治疗,但对难治性宫内妊娠残留患者效果不理想,且易导致盆、腹腔感染,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  相似文献   

3.
在妇产科临床中,常遇到稽留流产、不全流产、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等,特别是药流不全的患者,病程较长,且出血时间长,宫内残留组织机化,与宫壁粘连致密,清宫困难,反复阴道流血,常合并贫血,处理较棘手。笔者采用榻庆山、林至君介绍的乙烯雌酚 黄体酮 中药结合治疗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物流产(药流)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早孕方法.因可避免手术操作的痛苦,及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减少了对子宫、宫颈的损伤因而减少了术后宫颈或宫腔粘连的机会,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药流术后宫内残留,流血量多,时间长,甚至引发大流血的危险,临产多采用清宫术.自2001年5月-2005年8月,笔者采用加味八珍汤治疗药流术后宫内残留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拟化瘀生血片治疗药流后宫内残留5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利 《四川中医》2003,21(4):60-60
采用活血化瘀、止血生血的中药制成片剂,治疗药流后宫内残留。治疗组500例,设对照组500例,治疗组清宫率5%,对照组为23%,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内组织残留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23例给予雌-孕激素短期序贯药物刮宫后口服中药空子宫汤10天。结果:最早3天排出残留物,治愈率91.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长时间宫内组织物残留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难治性宫内残留的疗效。方法 将各种原因引起的宫内残留行 1~2次清宫术后B超仍提示有残留的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服用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 ,对照组服用益母草颗粒 ,1周后复查B超。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月经复潮时间和经量正常 ,经后复查B超未见异常。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难治性宫内残留效果满意 ,患者易于接受 ,且达到中西医相辅相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魏学勤  魏玮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645-645
宫腔内组织物残留是产后或流产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清宫手术处理,但少数病例,未能及时医治,反复阴道出血,病程较长。致宫内感染,造成残留物和宫壁致密、粘连、机化。笔者自2004年6月~2006年11月,以笑散宫瘀汤治疗均经B超诊断的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51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1例均为我科就诊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外院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51例均因宫腔组织物残留而实施1~5次清,宫仍不净,因残留而组织物和宫壁粘连紧密,无法刮出或术中子宫出血多,患者恐惧、不能忍受而停止手术。经B超检查:证实残留组织依然存在。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多,宫内组织残留亦在妇产科临床上逐渐增多。宫内组织残留常导致阴道出血时间延长、感染、腹痛等并发症。2年来,我们自拟清残汤治疗宫内组织残留72例,取得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剖宫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尤其时间过长可出现粘连、机化,在临床上处理非常棘手,我科1997年1月-2003年10月对门诊诊为剖宫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姜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地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其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历经二千余年,始终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3.
彝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彝医预防医学的起源,彝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天人相应顺应变化;注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注意饮食卫生,饮酒有度;避忌病邪,杜绝传染源;推算“衰年”、“禁日”预防疾病等。展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转化医学是将墓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启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1-393
人体生命的维度是,而且仅仅是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传统中医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宏观角度描述人体不同层面的生理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病理生理态势,客观地表述了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故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中药学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界定中药的性能,即中药的功能被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中药的功能也是态势描述法.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其内容也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现代中医可以吸收西医和其它科学的微观成果,超越发展宏微观并重的现代三维态势医学.  相似文献   

16.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二者必然有相通、甚至有相同之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是要找到中医、西医和其他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使两种医学体系共同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探讨进入新的历史纪元,中医药学要发展就应该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借用现代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引用全新的医学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工作原则,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时代接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麻黄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药和民族药中均有广泛应用.从麻黄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麻黄在中医药学、蒙医药学、藏医药学及维医药学中的临床应用异同,并列举麻黄的一些现代用法,希冀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拓宽麻黄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