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调查3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患者证候-治法-用药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补气、化浊(痰)、养阴、温阳、宣痹,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药物主要有黄芪、陈皮、地黄、川芎、白术、桃仁、茯苓、甘草、半夏、泽泻、赤芍、当归、丹参、枳壳、桂枝、麦冬,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关联的药物功效有止痛、化浊(痰)、清热、活血、补气、凉血、利水、化瘀、解毒、补血、理气、安神、补脾、调经、通便、润燥、散结。结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符合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调取38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利用SQL Server 2000工具对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特点、证候、治法及方药数据进行转换、加载,利用Business Objects软件进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需求的多维主题查询、分析及Web多维分析;利用Oracle Database 10g实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证候分布、遣方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以证候、治法、中药及其功效作用网络节点建立复杂网络图,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将反复出现的证候-中药、药物-功效等关系连接成网络结构,即复杂网络分析。结果通过复杂网络方法挖掘发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主要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药物-证候复杂网络图分析发现:血瘀证,多用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药;气虚证,多用茯苓、甘草等补气健脾药;痰浊证,多用半夏、陈皮等祛痰化浊药。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出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主要以补气、活血、化痰为主要治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临床治法、方药,为今后临床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整理其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率统计.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脾、补肾、养阴、化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常用中药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半夏、当归、桂枝、丹参、附子、党参、柴胡、大枣、陈皮、川芎、杏仁、麦冬、葶苈子等.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其他各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停为主.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入手,结合相应治法、方药的研究能够对中医辨证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总结全国名中医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法和用药特点。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筛选各医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文献。将各医家提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法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将常用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各医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治法有解毒、清热、补肾、化瘀、滋阴、活血等,其中解毒、清热治法频次最高。常用中药包括清热凉血药、补脾益肾药、解毒散瘀药、滋阴清热药。治法规律为活动期以解毒清热治法为主,控制病情;缓解期以扶正补虚治法为主,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冠心病合并中风各阶段每一证型的主要治法、遣方、用药,筛选并制定有效的基础诊疗方案及证候层面的诊疗方案,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冠心病合并中风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使用R3.1.2统计分析平台及Microsoft Office 2007办公软件,以列联表、堆叠条形图形式汇总统计,并应用组合分析、排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不同分期分期治则治法。急性期热毒炽盛、阴竭阳脱证,应用清热解毒、回阳救阴治法,方选犀角地黄汤等,用药优选清营解毒、温阳固脱、大补元气药;急性期风阳痰火、蒙蔽清窍证,应用潜阳熄风、泻火豁痰开窍治法,方选清热导痰汤等,用药优选清热化痰、化浊开窍、泻肝熄风药。恢复期气虚痰瘀证应用益气化痰、活血化瘀治法,益气类方选四君子汤等,用药优选补益元气、健脾化痰、养血活血药(祛痰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用药优选健脾化痰药;祛瘀类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用药优选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恢复期气虚络滞证应用益气理血通络治法,方选补阳还五汤等,用药优选益气通络、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后遗症期气虚瘀阻证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法,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药优选健脾益气、补益元气、活血化瘀、活血养血药。后遗症期肝肾亏虚证应用补益肝肾、燮理阴阳治法,方选大定风珠等,用药优选滋阴潜阳、补肾填精药。结论:冠心病合并中风不同分期治则治法研究得出了专家共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贫血中医证治方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贫血的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贫血中医证候、治法、汤药、中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表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贫血证候以虚证为主,常见于气、血、阴、阳亏虚,病变涉及肝、脾、肾等脏腑.治法方面,以补法为多,各种补益方法常与活血化瘀法配合使用.汤药以补气、养血活血功效为主,以归脾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为最常用.中药以补气养血活血药为主,当归、白术、人参、甘草、大枣、黄芪应用最多.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整理发表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腺瘤和癌)文献,总结目前中医对甲状腺肿瘤的辨证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从1979-01—2008-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文献,统计其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频次。总结出常见证型和药物;分析证候要素,确定该病证候的主要病势虚实和脏腑病位因素;将方剂和药物按功能、归经归类,比较恶性和良性甲状腺肿瘤治疗用药的异同,总结甲状腺肿瘤中医治疗用药特点和常用治法。结果:共得证型41个,其中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气滞痰结、气滞血瘀、痰湿瘀阻和痰气瘀结证最为常见,占53.06%;证候病机以实性为多,占87.77%,主要是气滞、痰浊、血瘀、火热,虚性很少,仅占12.23%,主要是气血阴虚;证候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脾。共用方剂200首,成方归为5类,以祛痰剂、理气剂和清热剂为主,自拟方多按清热化痰、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治法进行组方。共得中药242味,按功能归为20大类,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类药物最为常用,占81.45%,化痰药为第一位,清热药夏枯草是使用频次位最多的药物;药物主要归肝经、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肾经、胆经,占93.73%。结论:甲状腺肿瘤证候以实性多见,要注意对气滞、血瘀、痰浊、火热及气血阴虚病机辨证;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是其常用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8.
改善肾功能用补气养正固本,活血与补、泻结合、清热祛浊治标法。肾病日久导致正气虚损、浊邪、瘀血壅带肾衰,抓住虚、瘀、浊,运用补气、活血、祛浊的治法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数分析探索总结王彦刚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证经验。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18.0对CAG浊毒内蕴证的门诊治验处方中涉及药物的频数、性味、归经和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王彦刚教授临床治疗CAG浊毒内蕴证门诊验方252条,涉及186种药物,总用药6 141频次;运用"浊毒"理论临床辨治CAG的常用药物有:黄芩、半夏、黄连、茵陈、柴胡、香附等;在药物的选择上以具有清热、补虚、理气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为主,多味苦性寒,主归脾、胃和肝经。结论:王彦刚教授在运用化浊解毒法论治CAG时,多以效专力宏的清热药为主打,辅以化湿涤痰和疏肝理气之品,注重肺、脾、肾三脏同调,同时不忘攻补兼施,祛邪扶正,以求万全。  相似文献   

10.
沙鑫  孙伟 《吉林中医药》2016,(4):350-35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持续性的蛋白尿以及进展性的肾功能恶化。往往预后较差,生活质量不高。孙伟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机认识、证候分型、治疗方法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心得。首先,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瘀浊"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其次,重视中西医结合,根据西医临床分期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肾阴亏虚、湿热内蕴证,脾肾亏虚、湿瘀内滞证,脾肾亏虚、浊毒内阻证;进而总结出糖尿病肾病各个证型对应的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健脾益肾、活血利水法,健脾益肾、泄浊解毒法;且在诊疗过程中尤为重视病证结合,随证遣方,随症用药,多法活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利用频数统计法分析中医证候要素的频次和常见程度,以及全部证候的分布特点。结果:26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的频次和常见程度分析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本虚以气虚(171频次,32. 39%)最为常见,其次是阴虚(42频次,7. 95%)较为常见,阳虚(16频次,3. 03%)和血虚(1频次,0. 19%)相对少见;而标实则以血瘀(129频次,24. 4%)和痰浊(125频次,23. 7%)最为常见,其次是热蕴(42频次,7. 95%)较为常见,水饮(2频次,0. 38%)相对少见。根据证候要素组合的证候诊断分析,使用单一证候辨证者220例,占83. 65%,使用两个证候同时辨证者42例,占15. 97%,3个证候同时辨证者1例,占0. 38%。单一证候辨证者220例中,中气虚血瘀证(94例,42. 7%)最为常见,其次是痰瘀互结证(46例,20. 9%),气阴两虚证(41例,18. 6%)和心肾亏虚证(32例,14. 6%)较为常见,阳虚水泛证(6例,2. 73%)及心火炽盛证(1例,0. 45%)相对少见。根据证候分布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方法以补益正气、固护肾气为主,祛痰浊利水湿与活血化瘀并重。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机属本虚标志、虚实夹杂,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多为血瘀、痰浊、热蕴。中医治疗多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8-889
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终致胃息肉形成。治疗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3.
激素依赖型哮喘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及其治疗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激素依赖型哮喘(SDA)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及其治疗特点,认为在撤减激素的过程中,SDA患者存在着由阴虚火旺(撤前)→阴阳两虚(撤中)→肾阳亏虚(撤后)的病机演变规律,而痰瘀内阻则贯穿于整个激素撤减过程中.根据其证候学变化建立了中药三步序贯撤减激素的新方案,即撤前滋阴血,清虚热,化痰瘀;撤中滋阴养血熄风,益气温阳活血,化痰降逆平喘;撤后温肾阳,和气血,畅气机.由于三步序贯法根据SDA撤减激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而设计,因而较既往任何一种单一治法更能符合SDA临床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反映了其病机演变的实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血浊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陈述血浊证的基本表现,并将其分为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证候;提出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等治疗方法和治疗血浊证的基本方剂化浊行血汤,列举了化浊系列方剂。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类的文献,从证候要素分布的差异、主要证候分类的差异、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本病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以气虚、血瘀为中心,阴虚、痰浊为次中心,气滞、阳虚、热蕴为外围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证候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类的文献,从证候要素分布的差异、主要证候分类的差异、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本病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以气虚、血瘀为中心,阴虚、痰浊为次中心,气滞、阳虚、热蕴为外围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证候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首先对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填写,然后分别从症状指标描述、证候特点及相关性分析3个方面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规律及差异性。结果:(1)血瘀、气虚是心绞痛证候最主要的证素,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瘀更为突出,气虚相对较少,经X2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相关强度依次为阳虚寒凝痰浊偏热血瘀阴虚,而气虚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相关强度较高。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痰浊、气滞、寒凝、阳虚,多为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AECOPD呼吸衰竭临床病例症状、体征等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得出该病证素、证候的分布,并分析其证候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选用的症状、体征辨证素表,症状、体征对证素贡献度(权值)表为基准,计算症状、体征对相关证素的贡献度,根据标准选用达到或超过20的证素,得出常见证素;根据证素组合证候规律及临床实际组合证候,确定AECOPD呼吸衰竭临床常见证候,进一步分析中医证候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等。结果:1)AECOPD呼吸衰竭病位证素以肺出现频率最高(100%),其次为脾(81.32%)、心(72.29%)、肾(71.08%)等;虚性病性证素气虚出现频率最高(92.17%),其次为阳虚(72.29%)、阴虚(58.43%)等;实性病性证素痰出现频率最高(100%)、热(48.8%)、饮(48.19%)、血瘀(47.59%)等。AE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证候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证(21.69%),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16.27%),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证(15.06%)等。2)AE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脾肾不足痰蒙神窍证发生率最高(100%),且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整体偏高(9.7±3.3),病情严重。结论:AECOPD呼吸衰竭的证素以痰、气虚、阳虚、阴虚、热、饮、血瘀等为主,期间常互相联合,易侵袭肺、脾、心、肾等脏,主要证候表现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证,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证等,其各证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脑合病(本文中特指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在我国11家分中心医院纳入心脑合病患者982例,证名及证素规范化后,运用频数、构成比等方法分析气虚血瘀证在心脑合病发病中的地位;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结果:①心脑合病组共入选982例,其中常见证型有痰瘀互结、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气阴两虚、风痰阻络兼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痰浊中阻、肝阳上亢、风痰阻络兼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阴虚血瘀、气血亏虚。其中,气虚血瘀证的频率为8.04%,是本次调查发病证型中较为典型的证型之一。②运用卡方检验对有关心脑合病的30个发病因素进行探索,得出P〈0.05的6个指标,分别是外感六淫中的风邪、七情内伤中的怒、五味偏嗜中的辛和咸、喜热食、偏肥甘有统计学意义。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过怒、喜热食、偏肥甘、可能是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结论:本研究表明,过怒、饮食偏肥甘、喜热食可能是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