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生殖器感染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脉、带脉,以至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之湿邪。內湿,一般指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致。故临床带以脾虚、肾虚、湿热三者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病因病机病机是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任脉失固,带脉失约。湿邪可以由内生,也可以由外侵而致。 (一)脏腑内伤 1.脾虚湿陷。由于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內停,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以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发为带下病。 2.肾虚。(1)精关不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肾虚精关不固,精液滑脱而下,伤  相似文献   

3.
<正> 带下病,是以妇女阴道分泌物量多,绵绵不断,或色、质、气味异常改变,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其病因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两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湿邪;内湿,一般指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致。所以,在带下病的辨证施护过程中,要着眼于湿,分清寒与热;要立足脾肾,明辨气血阴阳。如此,才能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预期护理目标。现将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辛温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湿邪为患必用温药以化湿 本证多因素体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阻气机,津失上承故发糖尿病。正如《张聿青医案》所云:“湿遏气津渴甚”。本证除湿为治,则湿邪得化、脾运得健、气行津布、非但烦渴自解、余症亦相应得缓,因“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故常用苍术、佩兰、藿香、川朴等。  相似文献   

5.
一、病机湿之为病,有外、内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系脾虚所生,多因酒食过度,过食肥甘,恣食瓜果,而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和内湿虽有区别,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往往互相影响。伤于外湿而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可以导致湿邪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榴致外湿侵袭。湿邪侵袭人体以后,因其侵犯的部位及病理变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证。湿邪袭表,可导致外感表湿证或湿痹证;伤于里,可困阻脾胃,影响运化,产生腹满、泄泻、水肿等证。温为  相似文献   

6.
边思怡  李艳丽  高静 《河南中医》2022,42(4):530-532
叶天士治疗带下病,遵仲景、东垣等多家学说,对阴虚性带下,善用柔润肝肾之法润补奇经固带;对虚寒性带下,善用温养冲任之法温通奇经摄带;对冲脉逆乱所致带下,常用和胃通阳之法调冲和胃敛带.脏腑内伤引起的带下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由脾虚失运、肝郁乘脾、肾阳虚衰、肝肾阴虚所致.脾虚失运者,多用四君子汤健脾升阳固带;心统诸经之血...  相似文献   

7.
固涩剂具有敛汗、固脱、涩精、止遗、止泻、止带等功用,适用于气、血、精、液耗散滑脱不禁之证、临床可分为固表止汗、涩精止遗、涩肠固脱、固崩止带四类。一、固表止汗(适于卫外不固、肌表疏松,或阴虚有火而致自汗盗汗)  相似文献   

8.
<正>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或伴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1]。《傅青主女科》提出: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2]。段老指出,临床上带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从湿邪入侵、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流注下焦、带脉失约所致。段老着重关注带下病湿邪为患的发病机制,结合重庆本地湿热气候的特点,因地制宜,自拟佩兰汤以芳香化浊、健脾除湿止带。佩兰汤药用佩兰15g,藿香10g,黄芩10g,黄连5g,通草10g,泽泻15g,车前子15g。方中佩兰、藿香性辛,归脾胃经,化中焦之湿气;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清上焦之热;泽泻、通草、车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1]。临床上常见带下过多,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湿邪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主要以除湿止带为主。但是对于带下病病程较久的病例,临床一味采取除湿止带法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病程较久的带下病患者1例,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陆如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309-1310
介绍陆俊江老中医运用补肾固涩法治疗滑脱证的经验。采取"虚则补之"、"涩可固脱"的治法,辨证求因论治,如久泻不已,温肾补脾涩肠;肾虚遗精,补肾泻火固摄;久带难愈,温肾固涩止带;崩中漏下,补肾固冲止血;肺肾虚喘,补肺纳气敛金。充分验证了"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