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医症状中的感觉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症状没有公认的界定标准。本文基于人体感受器提出了比中医症状更基础的概念-感觉症状。一个完整的感觉症状由观察者、观察工具、观察对象、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制定感觉症状的确认方法,发现在51186条历代医案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感觉症状有1195个。可望有利于中医症状的内涵界定和中医、西医学在症状体征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界定中医症状单元的内涵.方法:以历代医案数据库关于症状的原文描述和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关于症状的定义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哲学和逻辑学关于事物的属性和概念的定义,探讨了427个症状单元的多重属性.结果:中医症状单元有6种特有属性,分别是观察者、观察工具、观察对象、观察角度、观察结果、对应的正常生命现象,并具有4种偶...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鉴中医术语研究和术语标准化研究经验,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医内科学范围的症状术语,开展规范化研究。通过搜集标准和规范性的权威性文献等,提取原始中医症状词语,按照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稳定性、派生性、语言正确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遴选的症状术语按照疾病部位进行分类,并参照术语定义原则对概念进行界定,最终确立中医内科学常见症状术语。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医术语“症”、“症状”及“体征”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医领域对"症"、"症状"、"体征"3个术语的运用存在不规范、甚至混淆不清的现象。文章在分别分析西医、中医有关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医"症"、"症状"及"体征"等术语进一步界定的思路,旨在促进人们对中医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为中医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是否习练八段锦将受试人群分为八段锦(62人)和对照(67人)2个队列,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在入组及第6周末分别让受试者填写中医症状调查表,观察中医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第6周末与基线的中医症状分值,八段锦队列人员的神疲、健忘等19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86.4%;对照队列人员仅有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等4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第6周末,2个队列在神疲、心烦等14个症状分值差值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63.6%。结论八段锦对于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天津市某街道居民2型糖尿病中医症状,为制定中医防治措施提供症状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天津市某街道居民2型糖尿病中医症状,对已知患有2型糖尿病居民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经信度分析评价后,数据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中医症状,再对这些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活动后易疲劳、尿频、感觉疲倦、手足心出汗、全身沉重感、胁肋部胀满、饭后加重、四肢麻木、小腿酸软无力、多食等25个中医症状与2型糖尿病呈等级相关;因子分析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有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1.02%,第1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9.55%,第2个公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为18.16%,第3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3.32%。公因子1包括:活动后易疲劳、尿频、感觉疲倦、手足心出汗、全身沉重感、胁肋部胀满,饭后加重、四肢麻木、小腿酸软无力、多食;公因子2包括:干呕、胃脘部胀满,遇冷加重、尿频和饮水较前明显增多;公因子3包括:胃脘部寒冷冰冷感觉、胃脘部胀满,遇冷加重。[结论]提示糖尿病中医症状有3方面,糖尿病症状维度,胃虚寒气逆和肾气化失常维度,中焦虚寒维度。  相似文献   

7.
症状、证候及证型概念混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症状、证候和证型均是中医诊断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但在中医文献里,这些概念混淆不清。为了便于中医的国际化传播,对症状、证候及证型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同时与英文中的西医病证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立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方法:从历代医案数据库中提取胁部四诊信息的1573种临床描述,基于这些临床描述的发生频数、当代中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证意义和西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病意义,界定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结果:胁部有8个症状单元、33个二级临床特征和9个限定因素,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结论:历代医案中存在着多个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值得关注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医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辨证应在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以症为据,辨别证素,组成证名的思维规律。中医症状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本标准提取中医内、外、妇、儿等科临床常见症状(含体征等)约1 358个,分为16类,对各症状、体征进行诠释。采集整理症状数据,起草症状标准,确定术语条目,并进行诠释。中医症状标准应作为国家标准颁发实施,在全行业推广应用,使常见中医症状规范、准确、通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了症状要素的概念及其与症状规范化的关系,是关于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思路与方法。症状要素是症状描述或症状术语中抛开部位的部分,大部分为症状的性质,多个同类症状经常含有共同的因素。"要"是简要、重要,不可或缺,也就是症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症状要素分为感觉异常、功能障碍……等20余类。症状要素+解剖部位+症状清单,三者相结合将最终实现症状术语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表现,是识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描述和判定是中医准确辨证、诊病的基础,也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医症状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症名不统一,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模糊,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症状量化方法不成熟等方面。针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症名的统一,明确症状的内涵与外延,合理对症状进行拆分与量化等相关建议。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对中医辨证、诊病和学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医45个口部症状为线索,与西医学中相应症状的名称及临床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医口部症状的特色在于更重视口腔及其分泌物的气味异常以及唇、齿、龈的色泽的改变;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牙齿形态、结构、数量等异常认识不够,应借鉴西医学中相关内容,并将其纳入到中医口部症状中,以补充和完善中医症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在学术界已得到认同.对于如何实现中医证侯的度量,本义认为既要依据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又不能脱离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将西医指标完全排除不用,但又不能简单将病症与单一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