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勃  郭会军  刘学伟 《中医杂志》2008,49(2):142-143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人体从HIV感染到AIDS发病,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多达13~21年,大致经过3个时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其中,无症状HIV感染期持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目前大量的无症状HIV感染者不适宜抗病毒治疗,至其发展至艾滋病期才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学术思想,我们把此期作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切入点,并于2005年11月-2006年11月以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别用益气养阴法、温补脾肾法和清热解毒法对166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并探讨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坚持服用芪苓益气片42个月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后9个时间点(第3、6、9、12、18、24、30、36、42个月)的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在服药的42个月间,病毒载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治疗第18、30、42个月病毒载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时点与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没有排除同时服用西药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在服药的第3、6、12、18、24、30和42月,病毒载量有效和稳定病例相对较高,分别为97.23%、81.26%、78.57%、86.96%、81.48%、94.74%和75%.结论 芪苓益气片对降低病毒载量有潜在下降趋势,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17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对177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观察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广东地区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女性感染率上升,性别与感染途径之间相关性很强。患者主症以乏力、咳嗽、纳差为多见,次症以盗汗、皮肤瘙痒、头痛、脱发为多见,体征以皮疹为多见。证型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证型最多。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查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CD4与CD8、CD4/CD8比值(Th/Ts)、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血红蛋白(HGB)含量相关性很强,对CD4影响最大的是Th/Ts、LYM。结论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测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的分布有显著差异,提示分类治疗可能对提高疗效有帮助,评价CD4的波动时可参考Th/Ts、LYM这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郭会军  于晓敏 《中医杂志》2011,52(11):984-985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过对新疆、广东、河南三地区7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发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在艾滋病高发区救治的临床体会,认为脾气虚损为HIV/AIDS发热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54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体质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的关系。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传染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患者中医体质,检测患者不同体质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兼夹体质35例(64.81%),单一体质12例(22.22%),平和质7例(12.96%)。按体质出现频次排序,气虚质(23频次)、阳虚质(15频次)、气郁质(11频次)分列前三。兼夹体质中排名前三者为:气虚质18例(33.33%)、阳虚质9例(16.67%)、气郁质7例(12.96%)。虚性体质27例(50%),实性体质20例(37.04%)。与虚性体质比较,实性体质、平和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Th1、Th17及Th22水平升高,Th2及Treg水平降低(P<0.05)。且平和质Th17水平较实性体质降低(P<0.05)。其余各体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虚性体质比较,气虚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t=2.724, P=0.016)。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气虚质及其他虚性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有一定的关系,气虚贯穿HIV/AIDS发病的始终,虚性体质较实性体质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病毒与机体这对特殊矛盾统一体的角度,探讨了中药在抗HIV/AIDS研究中病毒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为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拓宽思路,另一方面也为研究中药抗HIV/AIDS的繁杂机制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V/AIDS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HIV/AIDS患者27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者1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4+、CD19+、CD56+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观察组各证型与对照组比较,除痰湿内蕴型外,其余各证型CD3+、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证型之间比较,CD3+T细胞水平气血亏虚兼痰湿型最低,与气血亏虚兼血瘀型、气血亏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痰湿内蕴型最低,与气血亏虚型、气血亏虚兼血瘀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湿内蕴型CD14+T、CD19+T细胞水平较低,CD56+T细胞水平较高,与其它各证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IV/AIDS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机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扶阳解毒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设计,比较用药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变化,同时统计出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7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在使用扶阳解毒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线CD4+T淋巴细胞分层后再分析,显示扶阳解毒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毒载量的变化来看,本方案治疗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毒载量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阳解毒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具有提高人类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同基因型的关系,并评价艾可清胶囊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收集HIV感染35例,艾滋病(AIDS)患者51例,其中HIV感染者服用艾可清胶囊,AIDS患者服用抗病毒西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所有患者的HLA-B基因型,并进行Karnovsky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检测,并对艾可清胶囊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IDS患者Bw4Bw4基因型的CD4、CD8及Th/T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Bw4Bw6基因型的CD4和Th/T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亦明显升高(P<0.01)。HIV感染者不同基因型T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可清胶囊效佳组治疗后CD4、Karnovsky评分、体重、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年龄为影响艾可清胶囊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携带HLA-Bw4Bw4基因型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快于其他基因型,说明人类自身遗传背景可以影响病情进展,并发现艾可清胶囊可能对40岁以下人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HIV/AIDS 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省某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276例,健康对照者11例,均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检测并对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与健康人相比,除痰湿内蕴型在CD3+T细胞水平方面没有表现显著性下降,其余各证型CD3+、CD4+T细胞水平均较健康人明显下降(P<0.05);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在CD8+ T细胞亚群数量方面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HIV/AIDS不同证型对比,CD3+T细胞水平在气血亏虚兼痰湿组最低,与气血亏虚兼血瘀组、气血亏虚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在痰湿内蕴组最低,与气血亏虚组、气血亏虚兼血瘀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 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机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