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领域.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降解、结构表征、结构修饰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茯苓为菌类中药,药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广泛,配伍率高,是众多药方的组成部分,如参苓白术散、茯苓四逆散、茯苓六君子汤等,故其素有“十方九苓”之说。且茯苓也是药食同源中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成茯苓糕或茯苓汤食用,其做为保健品食用,能够延年益寿安神,可见茯苓的市场价值很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现代研究发现,茯苓含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茯苓多糖和三萜类为主,具有利水渗湿、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肾炎、结肠炎、泌尿感染、肝炎等疾病。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期为该药材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茯苓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 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抗溃疡、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茯苓多糖抗肿瘤及其有关药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茯苓多糖腹腔给药,能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但合用抗肿瘤药未见协同作用;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提高巨噬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影响小鼠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6.
枸杞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汪建龙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32-1033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对枸杞多糖的药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显示出良好的膻用前景。近代药理实验表明,枸杞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护肝、防辐射、抗疲劳、保护生殖系统、抗肿瘤、抗缺氧等功能。下面就对近年来国内外对枸杞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茯苓是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来源于多孔菌科,是药食两用类中药,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较多,现已在临床应用广泛。现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二萜类、甾醇类、多糖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三萜和多糖类化合物。茯苓的药理作用体现在机体多个方面,主要集中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具有利尿、抗炎、镇静催眠、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面,大部分文献报道主要集中于茯苓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8.
芦荟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吴利  何莉芳  何伟清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200-200,F003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其成份和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对其中的多糖成份则报道不多.芦荟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则是上述活性的作用基础.现将芦荟多糖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蜗牛酶降解茯苓多糖的反应条件。方法:以茯苓多糖酶解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针对影响茯苓酶解的pH、加酶率、固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5个主要因素分别加以研究,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优选茯苓多糖的降解条件为:pH=6,加酶率1.8%,固液比1∶2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5h。结论:在该优选条件下,茯苓多糖降解率为40.2%,证实蜗牛酶可有效降解茯苓多糖,提高茯苓多糖的水溶性,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比较,得率提高6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桂枝茯苓胶囊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茯苓胶囊是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5味药材采用现代化技术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平滑肌、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子宫肌瘤、盆腔炎、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针对近10年来桂枝茯苓胶囊在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痛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主要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化学、药理、质量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雷黎明  潘清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78-2580
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法、提取工艺方法将文献分类综述。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菌、抗病毒、促进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法和提取工艺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黄芪党参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混合粉末与蔗糖比例、混合粉末与黄酒比例、混合粉末的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黄芪党参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混合粉末∶蔗糖为15∶0.5,混合粉末∶黄酒为15∶2,混合粉末水分含量<5%.结论:本实验确定的颗粒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靳浩  赵靖霞  蒋雪涛 《中成药》2000,22(9):606-608
目的:探讨肠乐得冲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药效学实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结果:最佳工艺为水煎法,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2次,加水量10倍。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发酵作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之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改变原有药性、药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微生物技术的融合又发展出现代发酵技术,因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般炮制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进而成为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中药发酵...  相似文献   

15.
综述近年来麝香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本文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抗炎、抗肿瘤及其他等5个方面作用对麝香酮的药理作用进行阐述。麝香酮是麝香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通诸窍、醒神、开经络、回苏等作用,麝香酮不仅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肿瘤、逆转多药耐药性、抗溃疡和抗菌等方面的作用,且疗效显著。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麝香酮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麝香酮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杠板归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活性作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杠板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为其临床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优化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将活血化瘀药膏改制成复方活血凝胶贴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黏力、持黏力及感官评价为指标,以聚丙烯酸钠、甘羟铝、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酒石酸的用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的处方为聚丙烯酸钠2 g,CMC-Na 0.12 g,甘羟铝0.3 g,酒石酸0.05 g。结论优选出的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切实可行,黏附力优良,膏体性状良好,皮肤渗透性优于原处方,操作简单,解决了原方黏附力差、药物渗透性差等问题,可为类似外用制剂的剂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前列通片的提取工艺及成品制备工艺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处方中金银花中所含主要成分绿原酸的提取量和出膏率为定量指标,确定合理的水提取工艺,同时确定成型工艺条件。结果: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为6、4、4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1h,出膏率及有效成分提取率均较高,且重现性较好。以糊精为填充剂,以60%乙醇为润湿剂,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大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苦杏仁苷提取方法多样,包括水提法、醇提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具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溃疡、抗肿瘤、抗脑缺血、抗氧化、止咳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苦杏仁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苷Rh1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皂苷,微量存在于人参、三七、西洋参等植物中,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综述人参皂苷Rh1的药理作用,以期对人参皂苷Rh1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