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贾君君  张钰苓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82-1784
中药材品种的多基源性自古有之,在《唐本草》、《本草拾遗》等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图经本草》、《证类本草》等书中一药数图甚多,如《证类本草)中蓬羲茂有温州蓬获茂和端州蓬狡茂两图,人参有充州人参、潞州人参、滁州人参、威胜军人参四图。在中药材品种的发展变迁中,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伤寒论》中的古方“人参”与现代人参的区别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辨证使用。运用中医理论体系对《伤寒论》中涉及人参的方剂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发现《伤寒论》中人参的使用非常严谨,有是证方用是药,因此人参应在不同情况下代之以不同的药物,需辨证使用,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胡献国 《养生月刊》2007,28(12):1072-1075
人参在我国应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22 ̄250年间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已有人参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正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相似文献   

4.
经40 余部本草学考证,并参照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人参功能记述,已初步确认,人参传统功能主流已纳入标准,而人参止呕功能现已遗失。同时参酌《普济方》数据库人参古代方剂的病证分布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初步认定,人参具有止呕作用,此将为人参止呕新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将熟地黄、人参、大黄、附子称谓药中四雄,熟地黄、人参譬若治世之良相,大黄、附子比作乱世之良将,用之得当,各有专长。附子在《伤寒论》中入十八方,医圣张仲景在使用附子的方剂中,配伍严谨,用量讲究。现就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刘完素临床经验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对刘完素《宣明论方》中使用人参的61方进行研究,进下证实前人所述人参兼具寒温两性的观点;人参不仅可以补虚,还可通过多种配伍形式广泛用于寒热实等多种邪实病证,对于扩大人参在临床的运用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竹节参别名竹节三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白三七、北三七、大叶三七。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以干燥根茎入药。虽未见于历代本草,但《本草纲目拾遗》中始有记载,是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之一。性温、味甘、微苦。有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等功效。兼具我国北药人参和南药三七的功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很久以来就被庶民乡医视为珍品,民间俗称“草药之王”,属我国特有珍贵中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仲景《伤寒论》113方中,应用人参的共有23方。《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商。久服轻身延年"。仲景所用人参应为五加科人参,而非桔梗科党参。根据我国著名本草专家黄胜白等经长期考证:"今天的党参并非古之党参。唐代以前,人参有上党参、东北参和高丽参3种,都属于五加科植物。山西上党所产人参品质最佳,简称为党参。后来因长期采挖,上党人参逐渐绝迹。为  相似文献   

9.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人参芦又称“参艼”。历代《本草》将人参芦列入催吐剂中,故临床应用人参时将芦头去掉。每市斤人参按去掉芦头一两计算,河北省一年则弃去人参芦三千斤,全国的数字就更大了。《中草药》1982年第8期及《中成药研究》1981  相似文献   

10.
施仁潮 《养生月刊》2005,26(9):806-809
翻开早期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对于人参具有的益智功效.医家还有这样的论述:真气衰弱.短促气虚.可用人参来补益;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可用人参来宁心;元神不足.虚赢乏力.可用人参来培本;凡病症属于虚而出现多梦纷纭者.都可加用人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