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采用3种活性氧产生体系诱发膜脂质过氧化为实验模型,观察了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防护效能。结果表明,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多种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中黄芪总黄酮和黄芪总皂甙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各组分体外抗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清除,AGEs形成抑制,α-糖苷酶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脂肪酶抑制,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一氧化氮(NO)释放抑制建立系统的体外抗糖尿病活性评价筛选模型,考察金芪降糖片的4个标准组分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黄连总生物碱对以上各模型的作用。结果:黄芪总黄酮、金银花总有机酸、黄连总生物碱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活性氧自由基活性;各组分对AGEs形成无明显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金银花总有机酸对糖苷酶有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对胰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黄芪总皂苷、黄连总生物碱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有抑制作用。结论:金芪降糖片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协同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涉及抑制α-糖苷酶、抑制脂肪酶、清除自由基、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NO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茎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黄芪茎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5∶1、提取温度70℃、超声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58%;黄芪茎叶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巨噬细胞本底NO水平,并抑制由LPS所诱导的NO释放量的增加。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所得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黄芪茎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69只家兔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黄芪总皂苷组、总黄酮组和总多糖组,观察ESWL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ESWL后p-selectin广泛表达于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等部位,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黄芪总皂苷组p-se-lectin阳性率及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及SOD活性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黄芪总黄酮与总多糖对p-selectin无抑制作用,二者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能力均不如总皂苷显著。结论:黄芪总皂苷除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外,还可显著抑制黏附分子p-selectin的异常表达,是黄芪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5.
黄芪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胶原合成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方式来改善并减缓肝纤维化进程,其对于肝纤维化的治疗呈现出多方位和多层面的特点。近年来,对黄芪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仅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且样本量较少,缺乏大样本对比。今后应从临床上研究黄芪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总黄酮是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而淫羊藿苷是淫羊藿总黄酮中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骨质疏松、保护心脑血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查阅中国知网、Pub Med、Springer Link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文献,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发现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保护心血管作用涉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压、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抗心肌缺血、抗心力衰竭等方面的作用,在细胞因子、细胞内信号通路层面对其作用机制也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研究。本文内容详实可靠,为以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为主要药效成分的新药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家林  张勇 《中医药研究》2013,(11):1374-1376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与抗炎活性.黄芪多糖对许多炎症性疾病具有干预作用,可对炎症发生的多个环节,多种炎症介质产生影响.本文综述黄芪多糖在细胞、分子水平的抗炎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芪-白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对黄芪-白术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查找与筛选,获得黄芪-白术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黄芪-白术的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作用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获得黄芪-白术与新冠肺炎共同作用靶点(即是黄芪-白术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和分析共同作用靶点互作网络;最后利用R软件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黄芪-白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查找与筛选,获得黄芪-白术有槲皮素、山奈酚、蛇床子素、毛蕊异黄酮等19个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89个,并绘制出黄芪-白术的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作用靶点259个,经过Venny 2.1.0在线工具分析,获取41个黄芪-白术与新冠肺炎共同作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黄芪-白术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磷酸酶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可能通过调控IL-17、P53、HIF-1、B细胞、T细胞等信号通路而起到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结论黄芪-白术主要是通过抗炎、抗氧化及调节免疫而达到治疗新冠肺炎目的。  相似文献   

9.
将中药化瘀尿石汤中的挥发油和总黄酮酚酸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并以急,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药理验证。结果表明总黄酮酚酸物和水提醇溶部位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作用(P<0.001),系本方抗炎活性成分(部位),挥发油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文章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理入手,对黄芪多糖的机制研究进行阐述及评价。黄芪多糖能通过多途径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芪中元素铜与有机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书兰  顾萱  马丹  胡育筑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49-1253
目的:通过对黄芪中有机成分的提取,探讨元素铜与总黄酮(TFA)、多糖(TPA)及总皂苷(TSA)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萃取法从黄芪中分离出TFA,TPA和TSA,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相应提取物中元素铜。结果:元素铜在不同有机成分中均有分布,其中TFA及TPA中含量较多;不同有机成分与元素铜在提取量上的相关性差别较大,元素铜与TFA及TPA相关性较强(r21=0.754 8,F1=57.202,P<0.01和r22=0.499,F2=21.906,P<0.01),而与TSA没有相关性(r23=0.002 6,F3=0.041,P>0.1)。结论:相关性分析能反映黄芪中有机成分与元素铜的关系;有机成分的含量及其结构特征可能是决定黄芪中元素铜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芪总黄酮抗肝损伤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navonoids 0f Astragalus,TFA)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功效。方法观察不同剂量(0、100、300、400、500 ms/kg)扑热息痛对c57BL/6J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比较经1天或5天(每天2次)的TFA预处理后对扑热息痛(400 mg/kg)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扑热息痛对小鼠肝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TFA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TFA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P<0.05);高剂量的TFA(100mg/kg)具有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质的作用;此外,在相同TFA剂量下,5天组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优于1天组。结论提示TFA可预防扑热息痛诱导的肝损伤,其预防作用与其使用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flavonoidsofastragalus,TF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shock/repercusion,S/R),观察损伤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ox ide,NO)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NO2)的变化及TFA和磷脂酶A2阻断剂氯喹(Chlq)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数据表明S/R后24h内血浆中NO2含量,与血pH值及二氧化碳总量(TCO2)下降呈正相关;TFA和Chlq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NO的减少,且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一定作用。结论:TF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flavonoidsofastragalus,TF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shock/repercussion,S/R)观察损伤后血浆中一氧化化氮(nitricoxide,NO)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NO^-2)的变化及TFA和磷脂酶A2阻断剂氯喹(Chlq)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数据表明S/R后24h内血浆中NO^-2含  相似文献   

15.
黄芪总黄酮抗突变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 (TFA)是否具有抗突变作用。方法 :设 3个浓度的药物组和突变物对照组 ,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睾丸精子畸变实验和体外哺乳类动物细胞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结果 :与突变物对照组比较 ,TFA不影响小鼠体重增长 ;高剂量组的TFA可明显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和体外培养的哺乳类动物细胞V79/HGPRT基因突变 ,但对丝裂酶素C诱发的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无统计学抑制作用。结论 :TFA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机理。方法 :用高压液相测定扑热息痛及代谢产物和苯巴比妥诱导睡眠模型研究黄芪总黄酮 (TFA)对扑热息痛的代谢及TFA抗扑热息痛所致损伤的机理。结果 :TFA可明显降低尿中硫醚胺酸的浓度 ,其变化与TFA浓度成反比 ;但对其它代谢产物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苯巴比妥诱导小鼠睡眠实验结果显示 ,TFA (10 0mg·kg-1)本身对苯巴比妥代谢无明显影响 (P>0 .05) ,扑热息痛 (400mg·kg-1)可显著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 (P<0.001) ;但TFA (100mg·kg-1)明显缩短扑热息痛所延长的苯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 (P<0.005)。结论 :TFA抗扑热息痛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TFA抑制扑热息痛某些代谢过程以及降低扑热息痛代谢过程中产生毒性代谢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 1%羧甲基纤维素钠 10ml·kg-1,TFA10 0mg·kg-1或维生素C (Ascorbicacid ,VC) 1000mg·kg-1给小鼠灌胃 1h后 ,灌扑热息痛 1000mg·kg-1,观察小鼠死亡率的变化 ;提前 1h用不同剂量的TFA或VC处理后 ,再灌 400mg·kg-1的扑热息痛 ,检测血清酶学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变。结果 :给小鼠扑热息痛 1000mg·kg-1灌胃组 ,24h后可致 80 %小鼠死亡 ;提前 1h用TFA10 0mg·kg-1或VC灌胃其死亡率可分别下降至 20%和0%。血清转氨酶 (ALT)和病理切片显示当给 400mg·kg-1扑热息痛灌胃 24h后即可引起严重肝损伤 (ALT升高和肝组织大面积坏死 ,P<0.001)。TFA或VC预防组 (提前1h给药)的肝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 ,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结论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对高糖培养下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在体外培养3代融合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25 mmol/L)、干预组不同浓度黄芪总黄酮组(0.25、0.5、1.0、2.0 mg/ml),孵育6d,采用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凋亡率;硫代巴比妥酸检测培养液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检测培养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高糖组比较,黄芪总黄酮0.5、1.0、2.0mg/ml组周细胞MDA含量、SOD活力、MDA含量/SOD活力比值及凋亡率均降低(P<0.01);MDA含量/SOD活力与周细胞凋亡率二者呈正相关(r=0.921,P<0.01);黄芪总黄酮2.0 mg/ml组周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及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黄芪总黄酮对高糖培养下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黄芪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所致哺乳动物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黄芪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所致V79细胞的多种损伤皆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可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升高细胞SOD活性,维持细胞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