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配合西药静点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静点红霉素、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红霉素加中药汤剂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单用红霉素组,分别为97.1%、71.1%,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结果:CRP、TNF-α以及IL-17指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45例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用中、西药口服,治疗组用中、西药混合保留灌肠。结果:治愈率治疗组34.8%、对照组18.2%,总有效率治疗组95.7%、对照组81.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王慧贤 《山西中医》2009,25(8):27-2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氟康唑胶囊150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椿柏洗剂阴道冲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5.0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和80.00%,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MP)后期咳嗽的效果。方法:50例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用左氧氟沙星,A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B组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与VAS(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MP后期咳嗽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阴亏耗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阴亏耗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疗效。方法:对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桑杏桔蒌饮),5d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从临床症状的改善、治愈的时间等指标来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阿奇霉素)(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更有优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者。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逊 《光明中医》2008,23(6):818-818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人,两组均用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除外),治疗组根据辨证加用中药口服。结果:治疗1-2周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70.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渍疡。方法:将60例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维生素、谷维素口服及锡类散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加用养阴润肠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积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阴虚血燥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徐杰 《河南中医》2010,30(1):76-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子汤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总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6.1%,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易善复胶囊口服,治疗组另用五苓散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E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可以减轻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易善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客观评价清肺化痰伍用活血通腑法及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加阿奇霉素静脉点滴,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阿奇霉素静脉点滴。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0.0%和40%,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及病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CRP、PCT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炎症,促使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背部拔罐治疗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患者按来诊顺序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等剂量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后,治疗组采用背部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片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背部拔罐治疗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做对照。结果: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肺部支原体感染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VI服骨仙片治疗,治疗组运用中西药内服结合治疗,同时配合外搽及热敷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合用综合治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