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中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容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的各种古代思想或是各种古代科学技术都受到了易学的巨大影响。强调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学对医学的影响,无疑有助于深入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也是当今中医研究和发展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思路。现就近年来《周易》与中医理论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其成 《国医论坛》1991,6(6):12-14
近来,海内外出现一股“医易研究”热.中医与易学(不仅仅是《周易》)的关系的确密不可分,两者的相关研究对促进中医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然综观此项研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只在“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上下功夫,在易理与医理的圈子里打转.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①认为中医整体观来源于《周易》天人合一思想;②认为中医辨证论治来源于《周易》阴阳消长、刚柔进退的变易思想;③认为中医的辨证方法、直观悟会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皆源于《周易》;④认为《周易》的阴阳学奠定了中医学基础;⑤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源于《周易》;⑥在易学象数与中医运用方面,虽有涉及但较薄弱.前五个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在中医高校在校生中随机发放问卷,从对《周易》的了解、与中医间贯通有无的认知情况及相关课程开展的态度和建议3个方面开展调查。发现中医高校本科生对《周易》的了解和学习状况欠佳,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加强《周易》与中医之间的贯通学习至关重要及学校安排的传统文化课程相对不足,说明在中医高校推广《周易》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在秦汉时期,易学中对"象"与"阴阳"观念的认识,以及"取象比类"的认知方法在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至金元时期,刘完素等医家在宋代理学太极思想影响下创立了新的藏象学理论模型,并在明代促进了命门学说的发展成熟。明代以后,出现以《周易》卦象来解释藏象学理论的倾向,尤其常用于对"心"、"肾"与"心肾相交"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从象数、象数与中医理论以及象数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三方面论述了中医与易学象数的关系密不可分。说明中医受《周易》象数的影响非常大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以太极象数模式为基础的整体动态医学 ,而且也是一门统括天、地、人的宏观宇宙学  相似文献   

6.
从象数、象数与中医理论以及象数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三方面论述了中医与易学象数的关系密不可分。说明中医受(周易)象数的影响非常大,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以太极象数模式为基础的整体动态医学,而且也是一门统括天、地、人的宏观宇宙学。  相似文献   

7.
刘河间对复卦的诠释在易学与医学两方面均有创新。通过与易学传统诠释相比较,着重探讨河间运用易学方法论,对医学的"战栗"症状病机进行新的阐释,最终得以构建其代表性"火热病机"理论的思路历程。其对复卦的全新阐释视角,反映出河间解《易》,既不离《易》之方法论主旨,又能创造性地突破易学传统论述框架,创新医学理论。由此可见,传统哲学与传统医学之间并非单纯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双向互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影响是重大的.而推拿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同整个中医学一样深受到中国传统易学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并时时在向人们展示它深邃的易学思想与意境.本文通过浅析推拿疗法中的阴阳、八卦、洛书九宫、中和等易学文化现象来初步探讨传统易学思想在推拿疗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七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在创刊号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岗谷城,著名学者张岱年,梁漱明、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分别为该刊题写了贺词。《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  相似文献   

10.
从气血理论谈医易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周易》与中医理论中气和气和血的关系、气血的平衡运动、气血的循环运行、脏腑气血理论、针灸及脉学中气血理论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相关性联系的研究,发现《周易》的原理地中医气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气血理论恰是《周易》原理在人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医学理论必须基于科学世界观、完整的认识论作为前提。纵观人体所有相关因素,医学研究必须全面顾及天地人,并判断其比重占多少分量,否则,单纯研究人体的病原、细胞、DNA等非常可能抓错重点,走错方向,落入困境。中医认为最重大的力量在于天地的物理,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于日月交替所揭示的周而复始的阴阳,其实质即地球运动,即现代物理学中地球和万物高速的自转和公转,此周转合力规范着万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变化,决定其生死、为万物所归所宗。故《伤寒论》用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生死[1]。为此,古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2],归纳阴阳推演五行构建中医学,以控制和调整人体的生化变化,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医学理论必须基于科学世界观、完整的认识论作为前提。纵观人体所有相关因素,医学研究必须全面顾及天地人,并判断其比重占多少分量,否则,单纯研究人体的病原、细胞、DNA等非常可能抓错重点,走错方向,落入困境。中医认为最重大的力量在于天地的物理,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于日月交替所揭示的周而复始的阴阳,其实质即地球运动,即现代物理学中地球和万物高速的自转和公转,此周转合力规范着万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变化,决定其生死、为万物所归所宗。故《伤寒论》用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生死[1]。为此,古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2],归纳阴阳推演五行构建中医学,以控制和调整人体的生化变化,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反映了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和审机辨治观念,通过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细致地阐释了其理论原理与运用法则,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当代以来,在国内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约500篇,相关专业论著也时有面世,研究涉及五运六气理论的理论阐释、临床应用及其科学性界定。通过对《素问》运气七篇的概念梳理,提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概念、衍生概念及关联概念的五运六气理论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4.
袁冰 《世界中医药》2013,8(7):811-814
体质是人体整体表现出的特征,因而只能采用整体的方法进行研究。近年来兴起的体质医学基本上都源自整体论观念下的传统医学。与世界其他传统医学相比,中医学具有可用于体质辨识和调控的最完备理论体系。因此,现代医学的体质医学应当奠定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发展现代医学的体质医学,主要应着眼于以下方向:1)对基本的体质类型的进一步区分;2)体质辨识过程中客观指标的引入;3)由基本型体质组合成的复合型体质及调控方法的研究;4)结合定性规则判定及定量选择的体质辨识模型的建立;5)可用于人体功能描述、人体模型验证和人类体质辨识的计算机仿真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历史反思、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阐述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通过历史反思,可以看出中医学近代的发展是缓慢的,其原因主要是不加批判地接受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忽视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而人体时间系统和人体结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中医传统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中医的发展趋向是加速基于人体时间系统的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医诊断量化研究的进程与症结,通过对中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与人体功能态模型涵义的深入分析与阐述,认为中医诊断量化研究的途径应以中医学本身的方法论与认识论作为基础,所有的中医科学研究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结合起来,并把量化了的每一种信息放进人体功能态模型内进行定性归位,放在整体内去考量,才能和中医的临床相结合,才能符合中医的理法方药,才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医的思维方式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建西 《河南中医》2003,23(10):8-9
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是两种最基本的思雏形式。中医属于综合性思维文化,而西医属于分析性思维文化。模式化思维是中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阴阳学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将矛盾双方的基本属性模式化,相互关系格式化。五行学既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搭建起来的是一个主、客观协同控制的模型。模式化思维以前未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当我们站到现代科学一些新的理论的角度,再来审视这些被忽视的内容时,发现它们是那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Metabolomics, an omic science in systems biology, is the 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metabolic changes occurring in living system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CM is a complex medical science, which reflects rich philosophical dialectical thought, puts the human body into a large system for observation and keeps human in a healthy status. For TCM 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whole world, herbs and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CMF) as treatment methods have also been widely attention. Metabolomics represents a powerful way that provides a dynamic drawing of the phenotype of biological systems via the research of endogenous metabolites, and its method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CM.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metabolomics, highlight the key role of biomarkers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CM.  相似文献   

19.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经考察发现,前者混淆了西医解剖学脏器组织与中医脏腑的关系;后者以生物学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为依据,使归经研究建立在有待证实的认识之上,故归经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认为深入进行文献理论研究,正本清源,明确归经理论的多元建构模式及相互关系,是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研究中医藏象学说。本文以"五行藏象"模型为例,认为五行藏象体系是一个基于人类经验体验构建的概念隐喻系统;是基于"可能世界"的类比;是一种"隐喻重描";是一个"信念系统"。本文提出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的重点不是寻找其客观物质基础,而是要对其特有的语言进行分析,要注重揭示中医脏腑概念在那些层面是可核实的,以及隐喻认知在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