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活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VAS、JOA、ODI评分改善优秀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较单纯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及Macnab评分,而后将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2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05);2组术前Macnab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3.33%(治疗组)和60.00%(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能使患者后期疗效更加显著。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12月于我院骨伤一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40例则联合针灸。观察2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下肢疼痛(VAS评分)的改善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JOA评分均较前增高,VAS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总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瘀补肾利水方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祛瘀补肾利水方联合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14 d后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补肾利水方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VAS、JOA、OD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TESSYS技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ODI评分的时间效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6.7%,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86.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烫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药烫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P0.05),电针配合烫熨疗法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配合烫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JOA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结合身痛逐瘀汤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手术组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手术联合针灸组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手术联合针灸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率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联合针灸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缓解时间、出院时间短于手术组(P0.05),手术联合针灸组下肢疼痛、腰椎功能障碍、生命质量、JOA评分优于手术组(P0.05),手术联合针灸组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单一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观察组(44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本院诊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椎间孔镜、开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试验组远期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良好的远近期临床疗效,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牵引、电针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中药、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治疗术后的中医护理疗效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志护理、生活指导及功能恢复。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各自护理措施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在采用了中医护理干预后,其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治疗术后患者辅以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且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P=0.0365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佳,患者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肌电图、疼痛评分和血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纳入研究,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基于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肌电图、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血清SP、PGE2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坐位、直立位、后伸位以及前屈位A、B电极RMS与M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血清SP、PG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JOA各项内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候,快速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患者疼痛的减轻可能与SP、PGE2水平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治疗、推拿治疗、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方法:搜集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0 d、90 d的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开窗手术比较,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为突出,术后康复效果佳,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