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辨治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中医“温病”范畴 ,治疗中确立透邪外出、兼顾养阴、活血化瘀等原则 ,临床效果较佳 ,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袁美凤教授在岭南地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外感发热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疗有其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袁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该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 以卫气营血辨证施治为其纲要袁教授认为,根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发展过程及症状多样化,中医诊断为“温病”较为全面、确切,故临床上采用卫气营血辨证。首先,邪侵卫气,温毒在表,治以疏风清热解毒,用自拟方解毒散风汤: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蝉蜕3g,淡竹叶7g,桔梗9g,牛蒡子8g,芦根12g,防风7g,马勃7g,甘草3g。继而出…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临床治疗1例症状和血象均很典型的传染型单核细胞增多症案。根据患者病象纷繁、病位广泛、病机复杂、病势急剧的特点,治疗时先急后缓,分步施治,停用所有西药,完全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恢复期中医中药辨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共87例患儿随机分成抗病毒加中医中药辨治的观察组和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对治疗效果,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恢复情况,CD+4/CD+8比值和异淋细胞的复常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恢复情况和CD+4/CD+8比值优于对照组,异淋细胞的复常情况相当。结论: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恢复期加用中医中药辨治,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20sis,IM)主要是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累及多个脏器或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其症状与体征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给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EB病毒感染继发的血液系统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刘宝文教授认为该病属"温病、温疫"之范畴,热、毒、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辨证遵循卫气营血为纲要,结合三焦辨证,初期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见正虚邪恋,虚中夹实.强调分期论治,以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初期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中期大清...  相似文献   

8.
黄某,男,16岁,因"发热6天,腹痛、黄疸3天"于2006年12月22日在本院初诊.患者起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在急诊以"感冒"治疗后未见好转,发热未退,进而出现上腹痛,身目黄染.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主要由原发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周围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嗜异凝集素及EBV抗体。2008年1月-2009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2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洪娟 《中医杂志》2000,41(2):77-77
先父杨书来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治疗内科杂病有独到之处。现就其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先父认为,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因气候干燥、病程缠绵过久不愈而伤阴、阴虚生内热,以低热为多见,午后为重;阴虚不能敛阳,阳气浮于外,故见夜热早凉;气津两亏,则身倦无力。阴伤胃失所养,则食欲不振。阴液不足,失于濡润,则咽喉干痛,口渴欲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