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群  王竞秋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48-149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6%-0.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发[1]。目前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具有某些遗  相似文献   

2.
分期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性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是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近年来笔者依据其发病特点,将其分为活动期与缓解期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反复进行性的关节滑膜炎症,通常以对称性的手、腕、足等小关节病变多见。可导致关节软骨及骨破坏,继而引起关节强直。畸型而功能丧失。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布于全球,所有的人种和种族均可罹患本病。我国发病率大约0.3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1:4,尤以成年女性好发。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RA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国内中医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正处在一个反思、讨论、重新探索的新阶段,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介绍中药内服治疗本病的最新进展如下:1辨证治疗目前对RA的具体分型尚未完全统一,各地医家、学者多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证治疗,辨治思路也因此有所不同。目前对RA具体分型一般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寒热错杂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所谓痹证系指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 ,导致气血不通 ,经络痹阻 ,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 ,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往今来 ,痹证患者求治于中医者多 ,疗效亦佳。近 2 0年来 ,笔者用自拟痹痛消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 86例 ,疗效颇佳 ,体会颇深。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性 12 4例 ,女性 16 2例 ,年龄在 9~ 76岁之间 ,其中 4 0~ 5 0岁之间者 172例 ,占 6 0 .1%。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指标及免疫复合…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辨证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因而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活动期时是否能得到控制,对于阻止软骨及骨破坏、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改善自然病理、纠正机体免疫异常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辨证治疗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一般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具有:①风寒湿邪侵入人体;②感受热邪或久郁化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外邪侵袭、多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留伤正,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  相似文献   

7.
<正>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吸烟女性和曾吸烟女性都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吸烟量的多少、烟龄长短都会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造成关节发炎,导致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且关节功能也会大受限制。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会影响关节,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伤害。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3.4万名女性的健康资料进行了分析,这些女性的年龄介于54~89岁,其中有219人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缓慢,常反复发作,对骨关节侵袭破坏,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是世界五大医学难题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RA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RA取得显著的成果,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应归于“痹证”范畴,发病外因为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因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常反复迁延,无特殊疗法.众多研究认为,本病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可侵犯多个关节,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成对称性,以肿胀、晨僵、疼痛、关节变形为临床表现.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发病的最初几年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劳动能力完全丧失者约10%[1],此病致残率高,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容易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我们采用自拟黄芪淫羊藿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疾患,目前病因不明,以其侵犯关节的方式为主要特征,关节炎症有时可缓解,但如果持续经久,往往造成进行性的关节破坏和畸形,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各种族与民族均有发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的高峰在40-60岁。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和方法众多,许多患有关节炎的病人因此得到了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分四型治疗: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宜疏肝泻热,降逆和中;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认为脾胃为本,肝胆为标,疏肝和胃,活血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肝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治疗8周。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化及凝血指标改善的差异。结果:1)基线时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病因、病原型别、肝衰竭分型分期、并发症、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均相似,具有可比性;2)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西医组(7.69%VS25.00%,P=0.087);3)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15.38%VS43.75%,P:0.021),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均略低于西医组;4)自治疗后第l周末始至第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总胆红素较西医组明显降低,尤其在第2周结束时、3周结束时(分别为198.63VS235.32,133.28VS220.93,83.58VS154.08,67.38VS92.58,P=0.306、0.014、0.012、0.203);第l周结束时至3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ALT及AsT略低于西医组,ALB及PTA略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人工肝治疗能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短期(4周结束时)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方加味关节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服用加味关节康联合来氟米特;对照组30例,服用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疗程均24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验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的变化.结果:加味关节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总有效率达85.7%,副作用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关节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减少副作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西医治疗肝胆管结石。方法:分析431例规则性肝切除与89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和随访情况以及30例中医药物治疗肝胆管结石等等。结果:规则性肝切除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随访情况等方面全部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结论:规则性肝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纤维腺瘤(FA)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6例F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气滞型76例、痰瘀互结型80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患者术后的FA标本进行ER、PR表达的检测,对其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A中肝郁气滞型与痰凝血瘀型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再发率及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分型在病程、肿瘤单发、多发、伴发乳腺增生病、月经初潮年龄、人流、哺乳情况及ER、PR表达的强度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高表达在F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激活作用,可作为对FA进行内分泌治疗的依据,但不能作为FA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由于痰凝血瘀型FA的发病年龄小、肿瘤大、再发率较高,药物干预性治疗的疗程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病初邪在经脉,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累及筋骨、肌肉、关节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日久则耗伤气血,累及肝肾。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西医对其尚无特效疗法。祖国医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两虚、痰瘀互结、毒热痹以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等方法治疗,毒副作用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进行人工呼吸是抢救各种呼吸功能障碍等危重病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气管切开后的湿化护理是这一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为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绕过了鼻、咽、喉这道天然屏障,直接进入气道,失去了上气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易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分泌物滞留及干结、纤毛黏液转运系统受损、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且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着气管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近年来对气道湿化的方法研究也比较多,该研究主要是比较气管内间断滴药与输液泵持续滴药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气道湿化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输液泵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湿化;对照组用气管内间断性滴药湿化,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且可明显节省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巴德植入式静脉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器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注射座,另一部分为放射显影的硅胶导管。由锁骨下:一窝处植入,静脉港完全位于锁骨下窝处皮下内。临床主要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或成分血,同时也可能用于血样采集。通过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临床上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和难度。同时输液港可将各种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尤其是化疗营养支持类药物等对静脉的损伤。目前静脉港植入已较多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老年患者,及少数的化疗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无创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选取100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双相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情况、血气改善时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气改善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老年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其改善血气指标的作用更加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10年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各病例的治疗方案,临床表现,预后。结果:百草枯中毒毒性大,肝肾功能损害重,多数有肺纤维化,致死率高。结论:百草枯中毒须积极使用综合治疗方案。早期彻底洗胃、24小时内尽快血液灌洗,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保护肝肾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