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古代针灸临床文献信息库》与《中国现代针灸文献信息数据库》中治疗癫、狂两证的内容进行检索和统计,试图找到此两证的针灸治疗异同,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对于两证的取穴,古今均有遵循"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原则者,治狂可取巨阙、身柱、心俞、膏肓俞、神门、少商、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治癫可取百会、水沟、上星、风池、神庭、申脉、解溪、然谷等。古代治疗狂证多用针刺,癫证多用灸法与刺血;现代治疗狂证多用针刺强刺激(含刺血),癫证多用针刺中等或较轻刺激,体虚者用针刺轻刺激。  相似文献   

2.
“阴病治阳”滥觞于《黄帝内经》,意指针刺阳经穴位可以治疗症状表现在阴经的疾病。冠心病的症状表现在阴经,背俞穴位于阳经,前期研究发现针刺背俞穴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故“阴病治阳”可能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点。以“阴病治阳”为切入点,从营卫理论、气街理论、经筋理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联系临床,深入阐释针刺位于“阳经”的背俞穴在治疗“阴病”之冠心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阴病治阳”理论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阳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印堂、气海、关元、肝俞、肾俞、八Liao等)穴位,结合口服中药散剂亢瘘灵;对照组不作针刺治疗,亢灵服用要求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44例经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1例经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0.73%,提示:针药结合治疗阳瘘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P<0.01)。  相似文献   

4.
中医男科学是一门占老而又焕发青春的临床学科。最早的男科专著有明代武之望的《济阳纲目》,岳甫嘉的《男科证治全编》、《种子篇》以及清代《傅青主男科》。建国后成书最早者当推李家振、庞国荣合编的《中医男科证治》。中医男科临床,近年来发展比较快,治疗方法亦非常丰富。阳瘘从肝论治之说,古已有之,80年代以来学术界较早倡扬其说者有李博鉴、石明山等。  相似文献   

5.
运用保元汤临证治疗三则:冠心病,证属胸阳不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治宜益气温阳,化瘀通痹。慢性腹泻,证属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末梢神经炎,证属气血阳气俱亏,瘀阻脉络,治宜温阳通脉。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针灸疗法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针灸疗法的内容,散见于各篇条目之中,给后学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惑,考<伤寒论>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仲景先师提出了用针灸治疗伤寒杂病的具体方法,并确立了"病在三阳宜针,病在三阴宜灸"的治疗原则;同时倡导"阳证宜针,阴证宜灸",阳实证不宜用火治(包括艾灸、熏熨、温针、烧针等),若用灸法易出现变证、坏证,即阳盛阴虚忌用火灸法;阴虚热证,灸治亦应忌用,故针刺法多用于泻实热,灸法多用以温虚寒,方可避免一些失治、误治的变证.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指导针刺治疗,善于运用补土升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导气同精和刺血泻邪等针法治疗各种病证,这些突出特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8.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各抒己见,看法各异,归其要者有三:其一,从病性解。始于张景岳,《类经》注曰:“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其二,从针灸取经选穴解。指病在阳经,可针刺阴经治疗;病在阴经,可针刺阳经治疗。此论源于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云:“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茵凤消黄饮"治疗黄疸证之阳黄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热毒炽盛是阳黄重证,治之当以清热解毒,滋阴养血为主,同时按照症状辨证治疗。湿热兼表证治以清热利湿,宣散外邪;热重于湿证治以清热荡涤,渗湿利尿;湿重于热证治以利湿化浊,舒肝泻热;胆经郁热证治以清泻胆热,开郁通络。结果:对131例阳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总有效率为96%,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茵凤消毒饮"治疗黄疸证阳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故善用碱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至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于用针治病的医生,阳病从治阴入手引导阳气,阴病从治阳入手引导阴气,用针刺右侧穴位的方法治疗左侧的病,用针刺左侧穴位的方法治疗右侧的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去了解病人的情况。凭借外表的症状探知内在的病变,以便观察疾病的严重和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