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部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加快(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中医头部穴位按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程度,改善脑血流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任宪雷 《四川中医》2020,38(1):123-126
目的:观察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予以祛痰熄风开窍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刺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于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显著降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脑水肿的产生,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给予止血、解痉、营养神经及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更稳定可靠,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后脑脊液NO、ET-1、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脑搏动指数(PI)、颅内压(IC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以及出院后随访1个月、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2组治疗7 d、14 d后脑脊液NO水平及大脑中动脉Vm、PI和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脑脊液ET-1水平、ICP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3个月GO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脑内血管的血流量,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迟发性脑血管痉挛、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脑血管痉挛、脑梗死、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旭剑 《河南中医》2008,28(12):51-52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运用通窍活血汤加味,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14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中重度头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可明显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比较2组治疗后1,5,10,20 d时的血管痉挛发生率、GCS评分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各时段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10,20 d时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降低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血流速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4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常规予针刺、按摩、止痛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予针刺、按摩、止痛对症治疗外,使用白脉软膏对颅周肌筋膜压痛点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血流速改变。结果:各组VAS评分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测定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3周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紧张型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上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脉软膏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标准的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睛通窍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6%)(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程度及发作天数均有明显改变,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并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治疗组血浆5-HT水平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率及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电图分级、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脑脊液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与乳酸(lactic acid, L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图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脑电图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Vm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V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IL-1β、LA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脑脊液IL-1β、L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可提高苏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意识障碍及脑电活动,提升脑血流速度,降低脑脊液IL-1β、L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