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干眼的误诊原因,探讨误诊的防范要点。方法对213例干眼患者的病史资料、干眼相关检查以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干眼总误诊率为36.6%,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发生率由大至小依次为慢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视疲劳、白内障术后不适、丝状角膜炎。结论干眼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自觉症状与多种眼病的重复性,是误诊的客观因素;医生询问病史欠详,缺乏对干眼的重视,或对病因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是误诊的主观因素,也是防范误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其患病率约5.00%~35.00%,以视力下降、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其治疗目标主要为缓解干眼症状。临床上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具有效佳、简便、验廉的优势,适应范围广,患者依从性高。通过回顾近10年干眼的中医外治疗法发现,针灸、熏蒸、雾化、电离子导入及联合治疗等中医外治法干预,能有效促进泪腺代谢,增加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改善角膜状况,从而改善干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干眼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探索更具有治疗前景的疗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之一,是由泪液和眼球表面的多因素疾病而引起的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可能损害眼表,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干眼患者临床可见自觉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不能久视,同时可伴有畏光,眼红及视疲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干眼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因而受到国内外眼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于干眼的研究,不仅已成为眼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更已成为现代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更多的学者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对控制干眼的病情以及改善病人自觉症状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理想的作用,并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中医药在治疗干眼方面具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此文就干眼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干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眼仪对干眼诊断的价值,并与临床上常用的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较,研究上述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和对干眼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正常人和100例干眼患者分别行干眼仪、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河高度测量五项检查。结果干眼患者的干眼仪检测等级与正常人差异显著。干眼患者的干眼仪检测等级越高,BUT和SIt值越小、泪河越窄、角膜荧光素染色越多。结论干眼仪对干眼的诊断及客观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干眼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干眼症是泪液量减少、质的异常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引起眼表损伤,导致的自觉症状[1].当出现干眼症的同时眼部体征也异常,称为干眼病,也称干眼.目前患干眼的患者越来越多,引起干眼的病因也多种多样,以下是我们根据临床观察结果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干眼的主要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干眼是糖尿病(DM)患者较易合并的病症,是一种多因素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泪膜的稳态失衡并伴有眼部不适。本文通过总结DM患者干眼的发病机制发现,由于体内高血糖状态带来的角膜神经的结构功能异常,泪液功能单位失调使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生成不足及过度蒸发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以及眼表的炎症和损伤等因素都在DM患者干眼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在炎症反应过程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为寻求DM患者干眼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以从抑制NLRP3复合物形成和活化的角度出发。本文围绕周围神经异常、泪膜的不稳定性和高渗性、眼表炎症和损伤3个方面对DM患者干眼的发病机制进行介绍,以期能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干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由多因素诱导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周期长,有降低视力及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风险,因此,干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对于干眼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新药研发也在大力推进,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干眼的治疗药物及物理治疗通常以减轻干眼不适症状为主,无法达到消除的效果,其治疗仍面临着很大挑战,更加简、便、廉、效的干眼治疗手段存在很大的研发空间。失眠及焦虑、抑郁之间互为因果,均为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促进干眼发病及加重干眼病情。针灸对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情志疾病具有良好疗效,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干眼的治疗。笔者挖掘各种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的最新临床和基础研究经验,发现新型腹针疗法在治疗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相关的干眼中具有良好前景,故在此进行理论探讨和对目前研究情况进行小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干眼发病机制及针刺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干眼是除屈光不正以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35%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21%~30%,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估计我国干眼患者在1亿以上。在眼科门诊中,干眼患者大约占所有病例的20%以上,轻者引起眼部  相似文献   

9.
95例干眼症状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部干涩、视力疲劳、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与干眼的关系.方法 对初次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视疲劳、异物感及眼干涩等症状为主诉的95例患者,进行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泪膜破裂时间异常者19例(20%),Schirmer Ⅰ test异常者14例(14.7%),角膜荧光素染色异常者11例(11.6%),睑板腺开口阻塞12例(12.6%).确诊干眼患者11例,男性3例(糖尿病患者1例,高血压病患者2例),女性8例(糖尿病、高血压、干燥综合征及更年期者各2例).结论 干眼症状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以干眼症状为主诉的患者中仅有少数可以被确诊为干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候分型的泪膜功能及证型间干眼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干眼发生率比较.所有病例按照糖尿病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并血瘀水停证、血瘀脉络证5组,分别进行干眼症状询问、全身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并统计是否符合干眼诊断.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干眼综合评分,阴虚热盛证分值较高;各组干眼发生率的比较,阴虚热盛证干眼发生率较高;各组BUT检查,阴虚热盛证时间较短;各组基础泪液分泌(SIt)检测,血瘀脉络证SIt较少;各组角膜染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干眼症状比较,阴虚热盛证干眼症状阳性率较高.其中阴虚热盛证与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在千眼综合评分及干眼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虚热盛证与气阴两虚证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虚热盛证及气阴两虚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干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