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脉理论是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脉为主体的理论系统,血脉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各种压力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但多因无不适症状或不加以重视,往往忽视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趋势亦逐年增长,而中青年成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逐年增加的“主力军”,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血脉理论为基础,就中青年高血压的致病因素、病位以及治疗原则三者加以研究,以期为现代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血脉理论以脉为主体,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形成的气—血—脉系统有着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在血脉理论视角下,杨传华教授认为脉胀一名更贴切于高血压的中医命名,能更好地解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传变规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杨传华教授提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气亏虚是导致高血压的病机关键所在,并呈现出由气入血,由血及脉的病情传变规律和青年在肝、中年及脾、老年入肾的年龄分布规律。治疗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病变过程提出了调肝降压、健运脾胃及补肾和脉三大法则分期论治高血压的新见解,为高血压的中医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重要靶器官,高血压肾损害成为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运用中医药防治老年性高血压肾病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肾病多从"肝"论治,远方另辟蹊径,运用血脉理论按脉胀病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临床注重扶助正气、驱除邪实,使血脉平和流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中医学脉胀范畴,病位在血脉,系由气-血-脉所构成的血脉系统失调所致。从血脉理论入手,认为血压生理机制是由心-气-血-脉多维度综合作用所致,心气病变始动、血病加重进展、脉病贯穿终始是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机制,采用调心散风结合疏肝降压、化痰散瘀结合健运脾胃、补肾和脉结合调和阴阳的针刺法治疗,以期在高血压的理论和治疗上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组系统梳理高血压中医相关文献后,认为现有中医辨证理论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病的疾病本质,故提出血脉辨证理论,探讨构建高血压中医辨证体系。血脉辨证理论认为高血压位应在血脉,属中医学“脉胀”范畴;其病因广泛,但核心病机均为“脉络紧缩”和/或“脉络胀满”;其发病特点为“标在血脉,五脏相关,多因影响”;其证型析理宜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均可用血脉辨证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及其引发的靶器官损坏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担。为了更好的研究用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现状,通过收集中医临床各家对高血压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观点。并通过研究这些观点,发现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近年来,中医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与西医相比发展速度缓慢,首要的原因就是中医对高血压病没有统一的命名。从中医古籍中的对高血压病相关症状的记载,到现代相关的临川文件对高血压病的命名,再到各个学者对于高血压病命名的研究,高血压曾出现过数个不同命名。这不同的命名会导致中医对于高血压病的研究很难统一。高血压病的病因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研究有些相似,但是中医有一些独特的研究理论,如中医的体质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这些富有特色的学说为探寻的高血压病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为未来中医攻克高血压病提供了希望。目前中医普遍认可的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五,即体质,年老,饮食,情志和过劳,同时,新的高血压病的病因也不断的在补充和完善中医的理论体系。高血压病的病机因高血压病名不同的原因,加上临床上各个医家治疗的经验不同,高血压病的病机在临床中特别繁多,总结了一些较新的且较有特色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医家对于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希望阅读过本研究的人可获得启发,在以后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思维更开阔,疗效更佳。最后简单提出了现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仍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回顾中医药参与高血压防治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存在并亟待解决的5个问题,其首要问题是高血压中医药概念和理论内涵问题,明确指出不应再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眩晕、头痛等模糊的中医概念。并从《黄帝内经》中发掘出脉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血脉辨证的新思想;在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方面提出了降、稳、调的理念,用药上肯定辨证用药的临床价值等,这些创新性理论和思维方法,对于重新认识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脉图参数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及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 1 76例脉图参数变化观察 ,结果显示 :1高血压病患者以脉弦及脉弦的相兼脉为主占 92 .6% ,与正常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1 ) ;2高血压病组脉图参数有 BB′/AA′、DD′/AA′、W3 /t、AT(男 )、E(女 )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1 ) ;3高血压组脉图参数的改变随高血压 期→ 期→ 期病情的加重弦度增高 ,柔和度下降 ;4高血压辨证分型各组脉图参数改变 ,阳虚组 >阴阳两虚组 >肝阳偏盛组 >肝肾阴虚组。说明随证型变化及高血压分期不同 ,脉图参数亦发生相应改变 ,为脉图与高血压分期“同病异证、异脉”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发病与临床损害特征,提出其中医病名为"脑损神敝病",并初步总结出"脑损神敝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病位在脑,肾虚邪结、脑髓受损、元神伤败为其病机关键;同时,脏腑亏虚、血脉受损、脉不通血不流也是其常见病机;虚处留邪,痰浊瘀血留滞,邪滞脑髓,痹阻清窍,则是邪实的主要所在。本病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以肾虚精亏、髓减脑空为本,临床可分为6种证型,总体治则是补肾填精生髓固本,化痰活血、祛瘀通脉治标,兼以生髓充脑怡神。用药以补肾强技为主,兼顾养阴、化痰、潜阳、息风、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常见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80-2010年有关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共3840篇,中医症状描述共216种,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为不寐、面色红、口干渴、口苦等;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医证侯类型依次为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结论: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以肝系为主,而肝阳上亢和肝火炽盛为临床最常见的证侯类型,符合临床实际,也为高血压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文献库,纳入符合要求的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文献,提取原始文献资料并评价研究的质量;以Rev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以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涉及高血压病人4 401例,对照组7 934例,全部为横断面研究。痰湿质(OR = 2.24,95%CI:1.77 - 2.83,P < 0.001)、阴虚质(OR = 1.28,95%CI:1.13 - 1.45,P < 0.001)、气虚质(OR = 1.21,95%CI:1.06 - 1.37,P = 0.005)、血瘀质(OR = 1.24,95%CI:1.06 - 1.46,P = 0.007)是高血压人群更易出现的体质类型;而平和质是对照组更易出现的体质类型(OR = 0.56,95%CI:0.51 - 0.61,P < 0.001);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是否明确纳入既往诊断的高血压和研究质量是异质性主要来源;目测漏斗图未发现明显发表性偏倚。结论 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是高血压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佳,且存在设计缺陷,无法说明中医体质与高血压发生的因果关系,结论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研究高血压中医证候与分级的关系。方法:基于MATLAB7.0环境,采用改进的共轭梯度(trainscg)学习算法,以高血压中医症状及舌脉为输入,高血压分级为输出,建立结构为24-9-3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使用65例样本进行训练,12例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平均识别率为75%。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高血压中医证候与分级研究具有方法学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在个性化治疗需求下,应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特色,着眼前期预防、辅助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靶器官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或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当前高血压病的中医学术团队及其研究领域。方法 检索2009-2018年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应用RegexBuddy软件,提取作者、研究机构等信息,依据普莱斯定律,遴选核心作者候选人,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进行测评,确定核心作者,采用Netdraw软件绘制核心作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识别学术团队。结果 检索到高血压相关文献9 442篇,共涉及6 187位作者,计算综合指数,最终纳入核心作者69人,包含9个学术团队,分别是符德玉团队、韩学杰团队、胡元会团队、杜宇征团队、申春悌团队、唐蜀华团队、何佳团队、杨传华团队、方显明团队,各团队主要从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基本病机、常见证候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各有侧重,其中6个团队开展了证候研究,5个团队形成经验方或经典名方开展疗效观察研究。结论 各学术团队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具有趋同性,血瘀、痰浊、阳亢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各团队辨证组方用药则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收集整理近十年来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和在高血压痛防治领域的研究以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从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高血压多发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学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标准化、个体化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中医证型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体重指数(BM I)、生活方式、膳食习惯等危险因素的异同,探求其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相关性不明显(P>0.05);各型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与年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重指数与高血压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各种类型中家族史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年龄、体重指数(BM I)、家族史阳性与中医证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波依定与洛汀新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的疗效是否具有中草药的某些特征,能否按中医辨证选择抗高血压药.方法:按照WHO的标准明确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4型.2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疗程4周.分析对总体血压和不同证型血压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症状的疗效有无差异.结果:两种药物降低患者总体血压的幅度基本相同;但分层研究,对4种中医证型患者的血压的降低程度明显不同,洛汀新对肝火亢盛型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波依定对痰湿壅盛型比其它三型降压更好;对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各种证型症状的改善作用也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抗高血压药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的疗效不同,表明西药也同样具有中草药的某些特性,可以根据中医辨证选择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9.
陈桂霞  李清波 《光明中医》2016,(10):1462-1464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分阶段治疗高血压,突出中医优势。方法随机对高血压患者运用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方式分型、分阶段诊治,予以总结。结果临床诊治的实践,诊治中分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风动型,气血亏虚型,痰湿中阻型四型,根据每型分为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此理论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降压较为平稳,疗效持续时间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董昌武  高尔鑫 《中医杂志》2006,47(12):883-885
认为基因背景可能是证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因的这种细微差异决定其生物行为出现极大的变化。运用基因组技术寻找不同中医证型中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表达,对研究中医证型的实质及指导临床用药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