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长柄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 平均随访9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大幅度降低,优于传统内固定.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尽快恢复功能的特点,不失为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分为髓内固定治疗组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少于Gamma钉内固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功能恢复快、可早期负重,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3年2月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粗隆部骨折12例,平均随访20.5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6~24 d,平均20 d。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6~30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假体松动,住院期间因可以起床活动未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性感染、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术后12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0例,良2例。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恢复快,避免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型)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结果本组33例获随访,Harris评分优10例,良15例,可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手术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配合中药八珍汤治疗.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4~30天,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4~20天,平均为12.23天.治愈26例(78.79%),好转6例(18.18%),未愈1例(3.03%).3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0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均痊愈出院且伤口为一期愈合;手术出血量(568.9±324.5)mL,手术时间(102.7±32.8)min,住院时间(24.8±7.6)d。且手术中均没有发生并发症与死亡病例;手术后出现轻微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的紊乱、肺部感染和深静脉的血栓等并发症;术后第12个月随访恢复效果优良率为84.21%。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成效良好,具有一定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结合中药治疗。结果:随访8~30个月,无感染,无假肢体脱位、松动、沉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及半髋置换组,分别接受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记录术中和术后与手术或内植物有关的并发症、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每个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DHS组在手术时间及输血人数上明显多于半髋置换组(P〈0.01),2组在失血量、输血数量、负重时间及平均Harri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HS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半髋置换组长。术后并发症半髋置换组明显低于DHS组。结论:2种术式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DHS在输血人数及手术时间上高于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方法:应用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护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结果:76例获6~36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48例,良14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81.6%。结论: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术后应用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护理,通过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9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分别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27例)和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15例),分析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前Harris评分39.7±11.5,术后Harris评分90.5±6.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1.446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2.2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照《 2009 一2010 年患者安全目标》改进手术室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完善细节管理,认真督导执行.结果:手术室不良事件2009 年6起,2010 年1起,极大地降低或消除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照应用"患者安全十项目标",可使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得到持续改进,手术室管理更为完善,真正将患者安全落在了实处.  相似文献   

12.
压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6例压疮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疮面的处理,营养指导,压疮的有效预防和正确的健康宣教,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并为其早日康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7.0%,对照组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规范方式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四季养生三个方面,介绍中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对手术患者在麻醉手术后机体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手术患者由于接送人员、转运工具、接送流程等护理管理失误引发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加强对手术患者运转过程风险的评估,落实查对制度,规范接送人员的行为是避免发生医源性损害,减少投诉和索赔,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红莉  徐敏 《中医药导报》2005,11(11):44-45
先兆流产患者常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烦躁、悲观失望、麻痹大意等不同的情志类型,护理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志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情志疏导,同时从病室环境、饮食环境、护理服务、人际关系各方面做好相关环境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后期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3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36项简式健康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检测,观察两组前后分值变化情况。结果:SF-36在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前后测分值无显著性差异。HAMD显示:实验组在睡眠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全身症状、疑病等项均有改善(P<0.05),在忧郁情绪、入睡困难、精神和躯体性焦虑等项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工作和兴趣、疑病有所改善(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急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行气管切开的148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148例患者中104例患者经气管切开等综合治疗后救治成功,成功率为70.3%。结论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可提高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皮肤病患者中,最常见、最易反复发作的症状之一是皮肤瘙痒。患者皮肤常发生剧烈的瘙痒、泛发皮疹。中医根据其症候特点结合临床救治经验认为该病多与风、湿、寒、热、毒、瘀六种邪气侵袭有关。西医认为艾滋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多种多样,病理生理学尚不明确可能与HIV/AIDS皮肤瘙痒、HAART疗法所致皮肤瘙痒、CD4+计数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正确认识其发病的病因病机,对诊断和治疗艾滋病将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眼术后方应用于白内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确诊的Ⅲ级核白内障患者63例(63眼),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由同一手术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眼术后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餐后温服。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厚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内皮变化、角膜内皮丢失率、角膜厚度变化、角膜水肿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计数和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角膜内皮计数较手术前明显减少,角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内皮计数较手术前有所减少,角膜厚度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化、角膜内皮丢失率、角膜厚度变化、角膜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眼术后方可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对保护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