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中一种可逆性的损伤修复反应,以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沉积为主要病理表现。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化受多种因素影响。肝巨噬细胞作为肝脏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与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单核细胞的招募等都有重要意义。相关细胞疗法和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肝巨噬细胞与肝星状细胞的相关通路及靶点来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益气软肝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1/TIMP-1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以往的研究证实了中药汤剂益气软肝法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1(matrixmetalloproteinase 1,MMP 1)及其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 teinse ,TIMP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ECM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受到众多细胞因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因此阐明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都有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豆汤加减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性。方法:选取广东药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 其中观察组给予肝豆汤加减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 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与尿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BBS 评分与尿酮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 共发生 6 例(13.95 %)低于对照组的 13 例(30.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肝豆汤加减联合二巯 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具有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肝功能、提高驱铜疗效作用,并可有效防止单独西药驱铜治 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栓塞硬化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0.4%~7.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女性多见,而文献报道成人尸检发现率则高达20%,多发者占10%。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对血管瘤的检出率及确诊率均明显提高。肝血管瘤较小时多无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定期随访观察。但血管瘤的进行性发展及易破裂出血,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如何安全、  相似文献   

6.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目前多数认为是致病因子造成肝细胞 (HC)损伤 ,引起肝枯否氏细胞 (KC)激活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CK) ,随同血小板、肝窦内皮细胞 (SEC)和肝细胞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与某些化学递质共同作用于肝星状细胞 (HSC) ,使其激活 ,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MFBLCs) ,通过旁分泌与自分泌作用 ,使 HSC增殖 ,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 ,ECM的分泌增加 ,降解减少 ,以致其在肝内大量沉积 ,肝纤维化逐渐形成 [1]。但肝纤维化与其它组织纤维化不同 ,很少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健脾软肝对模型大鼠肝纤维化TGF-β/Smad通路各位点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受体的表达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健脾软肝方可以下调TGF-β1mRNA和TGF-β1受体的表达,调节Smad3/Smad7的比例。结论:健脾软肝方对TGF-β/Smad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多个位点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荣肝汤治疗肝纤维化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炎病程进展至肝硬化阶段,病情不易逆转,若在肝纤维化时期积极地进行治疗,其预后则明显改善。我们2001年6月~2003年2月运用自拟荣肝汤加味治疗肝纤维化9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Fas/Fas 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组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制作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治疗组给予壮肝逐瘀煎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仅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10周末所有大鼠经股静脉采血后处死并获取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Fas、Fas L水平。结果光镜观察空白组肝小叶完整、结构正常,造模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较轻;ELISA测定显示治疗组大鼠血清Fas和Fas L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壮肝逐瘀煎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Fas、Fas L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柔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观察柔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62例慢性乙肝患者以柔肝冲剂(黄芪、丹参、郁金等组成)治疗6个月.结果症状与体征有较大的改善;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SB下降非常显著(P<0.01),AKP、G也有明显下降(P<0.05);B超显示,肝脏大小、门静脉、脾静脉、脾厚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血清HA、CⅣ、PⅢNP、AGA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关系,而LN、APoAI、TRF与肝纤维化呈负相关关系.病毒学观察显示可能有一定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抗炎、抗肝纤维化作用.表明柔肝冲剂具有较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肝复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致肝损伤的共同病理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有效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已证实其产生机制主要是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的不平衡,合成增加而降解相对减少,ECM成分有改变,其间细胞因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并已证实有抑制与逆转作用。本试验探讨中药肝复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相似文献   

13.
和肝散结方抗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肝脏慢性损伤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累积所形成的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而一旦形成肝硬化则难以逆转。因此,积极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对于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软肝救肝方治疗肝硬化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昱  陈振华 《新中医》2006,38(4):77-77
目的:观察软肝救肝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软肝救肝方(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鳖甲、穿山甲、丹参、桃仁、红花、柴胡、地龙、当归、川芎、赤芍、白芍)治疗,疗程为4月。结果:治疗1疗程显效50例,有效7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软肝救肝方治疗肝硬化疗效明显,能改善肝功能、蛋白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5.
肝为五脏之一,肝病当有虚实。历代医家多认为肝病实多虚少,肝虚证亦是多阴虚、血虚而少气虚、阳虚。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而言,肝虚有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其治疗遵循"虚则补之";从药味的角度而言,补肝大体以酸味药补肝体,以辛味药补肝用,辅以甘味、苦味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越来越被重视,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肝窦内皮细胞是肝脏主要的非实质细胞,其特殊的窗孔结构及生理特性决定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治疗慢性肝炎纤维化的有效措施。方法:应用纯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5例,与对照组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单胺氧化酶等指标变化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5%,对照组6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肝纤维化标志物免疫血清和酶学指标获得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王景泉 《国医论坛》1996,11(5):43-44
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肝主动、主开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为不足,所以肝的病证中亦是阴血不足居多,实证也多为火热为病;而肝之寒证,无论是阳虚还是实寒,均属少见,所以五版《中医诊断学》论述肝寒证时也仅举寒滞肝豚之寒疝腹中痛一端,对于肝寒证之请端均未述及。证之临床,肝之寒清之证,亦显于多端。1肝寒证与肝脉的关系肝之寒证多从肝脉的特定部位有所表现,亦与藏象密切相关,《灵格·经脉》曰:肝经“循股明,人毛中,环明器,抵小腹,扶胃,属肝,络胆,上贵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人顿领,连目系……  相似文献   

19.
论肝病治疗之温肝补肝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江华  陈宝明 《光明中医》2010,25(10):1760-1761
对于肝病的治疗,历代医家多以清肝泻肝论治,纵然言补肝,亦多谓补血补阴,鲜有人论及温肝补肝。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又根据肝的生理病理及阴阳互根理论,提出在肝病辨证论治中,实证热证有之,虚证寒证亦有之。在虚证中,既有血亏而体不充的血虚阴虚证,也有气衰而用不强的气虚阳虚证。但用清肝泻肝,不用温肝补肝,则有失于对肝病治疗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益合剂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肝益合剂,每次1袋,每日2次温服;对照组20例,口服水飞宾胶囊,35mg/粒,每次3粒,每日2次。2组均90日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清PCⅢ、LN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HA、IVC、AL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肝煎荆有良好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合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