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而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中药、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的数量超过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者,脑血管病位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存活(占80%)的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绝大多数患者均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廖慧玲 《山西中医》2005,21(4):58-60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有报道指出,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资料证明,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现有脑卒中患者人数约500万~600万,其中约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报道脑血管病是老年八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脑血栓形成占出血以外脑血管病的9/10“‘。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CT及MRI的应用,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但在中风内科治疗上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被认为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近年…  相似文献   

5.
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兆祥 《河北中医》2009,31(10):1519-1519
缺血性中风属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占脑血管发病率的80%左右,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征。2005—02--2008-05,笔者采用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报道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但在  相似文献   

7.
时良玺  梅海云  刘欣 《河北中医》2012,34(3):468-470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出现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斜及偏身麻木等临床表现,一般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或短暂性意识障碍[1],亦称缺血性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前景广阔,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简版:正文:中风即对应现代西医概念的脑卒中,包含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脑血管病囚其高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正逐渐成为人群主要致死病因,尤其在我国,脑血管病已跃升为死囚首位,其中中风已逐渐成为第二大致死病因。中风后遗症状较多,患者受体位、饮食、心理、药物等影响,便秘等排便障碍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有学者统计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便秘率为60.2%,60岁以上患者便秘发生率为71.4%,而申风后大便失禁发生率为6.45%。排便异常不仅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等原因引起的脑部本身病变和(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导致脑血液供给障碍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它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在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例,约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存活的患者数为600万-700万。在卒中存活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残疾者约占40%。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国家、社会和众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中风、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系脑部血管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支配脑部的动脉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发生缺血,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部功能受到损害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本病是一种常见病,致残率很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在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例,死于脑血管病的每年约有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为600-700万。其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重度残疾者约占40%。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在中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以下体会,现总结如下。1 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中西医结合提高中风的诊断治疗率1.1 中风又名卒中,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脑卒中基本相同,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证之首。据统计,城市中脑血管病死亡居各种成因首位,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缺血性中风约占总数的50%~70%[1],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缺血性中风证型客观化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热衷探讨的课题。现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约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以防治缺血性中风成为针灸科研究领域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对针氧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中风、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系脑部血管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中风优势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包括已痊愈者)约为600万~700万,存活者中约四分之三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缺血性中风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86%,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近十余年来,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取得了大最的成果。1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临床研究1.1中医诊断标准传统中医多以症状来命名疾病。中风乃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类似风善行数变的特点而得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偏身麻木五大  相似文献   

19.
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为15%~25%[1],患者中50岁以上老年人占79.5%~86.4%[2],因而本病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多从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肾虚血瘀等立论,相应施以益气活血、化痰通腑、补肾活血等法,均取得较好效果。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意义近年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其理论来源、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阐述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刺在中风ICU中的早期干预和思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孔江 《中国针灸》2003,23(10):615-617
本文阐述了在脑卒中单元治疗模式中,针刺应当早期介入中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必要性。其根据是针刺治疗能够保护脑细胞,调节脑部供血,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等脑血管病,并能及时处理卒中并发症和合并症。认为这样有利于针灸传统医学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