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温针灸督脉与阳经穴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临床治愈率51.3%,总有效率为94.9%,说明通过温调上注于头部的诸阳经和督脉穴位,可使脉道通利,清阳上升,则椎动脉型颈椎病伴随的头痛、眩晕症状自止。  相似文献   

2.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新 《山西中医》2003,19(5):40-40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84例,随机分为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各42例,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95%CI=80.9%~99.9%);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95%CI=63.3%~8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H=2.1431,P=0.0323);治疗组发生无效患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0R=0.16,95%CI=0.03~0.78);治疗组每治疗5人,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无效患者(NNT=5,95%CI=2.94~24.5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同取百会、夹脊穴C3-C5、风池、天柱、足三里、内关,普通针刺对照组不加温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中医组患者接受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西医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联合治疗方法具有更满意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造成对颈神经根及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刺激。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体位改变时加重。自2006年以来,笔者运用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痊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率为45.OO%,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肩颈痛症状,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温针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的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占64例。治疗组采取温针灸配合着直流电离子进行导入治疗,对照组采取基础的常规治疗,不行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成功率是96.9%,对照组的患者有效率是87.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温针灸对神经根型的颈椎病进行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小、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造成对颈神经根及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刺激。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体位改变时加重。自2006年以来,笔者运用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行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4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组主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统一进行,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2组均以10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NSE、ET水平、疼痛程度、生存治疗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 67%)高于对照组(70. 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血清NSE、E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2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而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行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对患者神经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颈椎疼痛,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督健脑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玉龙 《中医正骨》2003,15(11):4-6
为了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椎 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病理机制与督脉经气阻滞、脑髓失养的关系 ,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 ,提高疗效 ,将 110例患者按 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通督健脑法应用指针推拿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 ,观察两组不同方法对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促进脑供血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综合疗效为 92 .7% ,对照组综合疗效为 5 8.2 %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反映 ,指针组明显偏低 (P <0 .0 1)。TCD检测BA、LVA、RVA的Vs、Vd、Vm指标提示 ,指针组能全面、有效提高VA、BA的Vs、Vd、Vm ,解除该病所致的Vs、Vd、Vm偏低的病理状况 ,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作用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可见 ,指针推拿选督脉经穴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能明显解除督脉经气阻滞、脑髓所失养的病机。该方法的有效、实用、易操作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温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与结果 应用温针治疗33例,并与毫针的32例作对比,前者总有效率为93.94%,后者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且两组主症积分值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通过48例TCD检测发现,两组LVA、RVA与BA的Vp和Vm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示两种方法均能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增加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对照组只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法,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自觉症状多而痛苦,中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临床疗效并不能尽如人意.笔者继承老师贺普仁教授的经验,使用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50例,并与单纯毫针治疗50例相对照,发现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效果更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多普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经颅多普勒的影响。方法:以温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LVA、R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的改变,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LVA、RVA及BA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温针灸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每周治疗6次,12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针灸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其中治愈27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达91.67%。说明针灸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针灸三通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 ,患者自觉症状多而痛苦 ,中西医治疗方法虽多 ,但临床疗效并不能尽如人意。笔者继承老师贺普仁教授的经验 ,使用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 5 0例 ,并与单纯毫针治疗5 0例相对照 ,发现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效果更为理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0 0例中 ,男 4 4例 ,女 5 6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65岁 ,平均 4 4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2 0年。随机分针灸三通法组 5 0例 ,针灸组 5 0例 ,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等条件相似 ,具有可比性 (P>0 .0 5 )。1.2 诊断标准根据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相似文献   

18.
益脑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盈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5):289-29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 ,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骨质增生 ,韧带及关节囊退化、肥厚等病理改变 ,刺激或压迫颈神经、脊髓、血管、交感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椎动脉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笔者近年来采用益脑通督法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观察 3 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3 4岁 ,最大 70岁 ,平均 5 2岁 ,40~ 6 0岁发病者 3 0例 ,占 83 .3 % ;病程最短 3 d,最长2年 ,平均 3个月。1 .2 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与体征 :有慢性或突然发作性头晕、耳鸣、听…  相似文献   

19.
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TCD检查并予针灸和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27例,减慢3例,其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针灸、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推拿为主 ,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86例 ,其中男性 48例 ,女性 3 8例 ;年龄 3 5~ 6 8岁 ;病程 1 0天~ 1 0年。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为主 ,并伴有恶心、呕吐、上肢不适 ,部分患者尚有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查体可见患者颈肌紧张 ,头部转到某一方位时症状加重 ;颈椎 X光片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改变 ,如生理曲度变直 ,钩椎关节侧方有骨质增生 ,斜位片见椎间孔变小等 ;部分患者经 CT检查显示有颈椎间盘不同程度的膨出和突出。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