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运用代谢组学的技术手段寻找与姜黄素干预抑郁模型大鼠相关的潜在标志物,从而探究姜黄素用于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刺激造模,造模2周后灌胃姜黄素(200mg·kg~(-1))、文拉法辛(40 m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时灌等体积的1%CMCNa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采集大鼠血清并采用LC/MS-IT-TOF方法对各组血清代谢差异进行表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可能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可能的代谢通路。在分别给予姜黄素和文拉法辛后,CUMS模型组大鼠的抑郁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姜黄素和文拉法辛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通过PCA和PLS-DA分析,经姜黄素或文拉法辛干预后,CUMS模型组大鼠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水平体现出恢复正常的趋势,而且姜黄素组尤为明显;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手段,从中筛选得到11个与姜黄素抗抑郁功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涉及到7条代谢通路。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有体现,可与阳性药物文拉法辛相比;姜黄素在体内可能是通过影响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互变及醚脂类代谢等发挥抗抑郁功效,今后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样本,寻找与抑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部位(IEFV)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4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5 mg·kg-1),IEFV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3,11.47,22.94 mg·kg-1)。采用CUMS对小鼠造模,以IEFV及阳性药(氟西汀)为干预药物,用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IEFV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物质的影响,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确认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造模后,小鼠的不动时间大幅度提高、蔗糖偏好率明显下降,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显著下降,表明造模成功。给予IEFV和氟西汀后,小鼠不动时间、蔗糖偏好率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向正常水平回调,提示给药后抑郁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模型组可与正常组明显分开,同时IEFV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均显示有偏离模型组向正常组靠拢的趋势,与行为学结果一致。模型组与正常组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了16个变化显著的差异代谢物,包括12个水溶性差异代谢物和4个脂溶性差异代谢物。通过MetPA数据库分析得到7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TCA),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的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IEFV高剂量组可显著回调11种差异代谢物。结论:IEFV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为IEFV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俊生  左亚妹  孙海峰  秦雪梅 《中草药》2015,46(13):1931-1936
目的采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逍遥散干预抑郁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逍遥散及盐酸氟西汀(氟西汀)为干预药物,采用GC-MS方法分析大鼠盲肠组织代谢物组及其变化规律。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IST 05数据库检索及对照品指认确定,将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氟西汀及逍遥散干预后大鼠盲肠组织中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减少,氟西汀组棕榈酸、硬脂酸升高,且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逍遥散干预后CUMS大鼠盲肠组织的代谢物组发生明显变化,该研究可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复方柴归方干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复方柴归方及阳性药(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小分子代谢物角度对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药效进行验证,并寻找出潜在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疗效标志物。结果 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经阳性药和复方柴归方干预后血清中异亮氨酸、氧化三甲胺和肌酸水平升高,N-乙酰糖蛋白、胆碱和葡萄糖水平降低,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复方柴归方干预后CUMS模型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物水平明显回调,该研究可为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抑郁模型血清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与柴胡-白芍药对干预抑郁症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CUMS方法造模,通过糖水偏爱率和摄食量实验评价。建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柴胡-白芍药对组、氟西汀阳性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收集血清样品。样品通过UPLC-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v4.1进行PCA分析。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色氨酸、尿酸、胆酸、溶血磷脂酞胆碱发生明显变化,给予氟西汀或者药对后,代谢物组发生变化并具有回调作用,推测潜在的标志物可能是上述内源性代谢物。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CUMS)大鼠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表达的影响,探讨TRH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21天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TRH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均可改善此变化;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内TRH表达均明显降低,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可逆转此病理变化,但氟西汀组治疗效果较两组电针治疗效果略胜一筹;两组电针治疗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大鼠的TRH含量低于正常;电针治疗抑郁症可能是通过升高TRH的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音乐电针与脉冲电针治疗抑郁症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额叶、海马、下丘脑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NPY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 21天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NPY在大鼠额叶、海马、下丘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均可改善此变化;模型组大鼠额叶、海马、下丘脑内NPY表达均明显降低,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可逆转此病理变化,但氟西汀组治疗效果略优于两组电针治疗效果;脉冲电针效果优于音乐电针。结论:抑郁大鼠的NPY含量低于正常;电针治疗抑郁症可能是通过升高NPY的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脉冲电针效果优于音乐电针。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鼠悬尾试验(TST)、强迫游泳试验(FST)以及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评价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FFCGF)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FFCGF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CUMS程序造模,药物干预28 d,与CUMS造模同时进行,造模过程中观察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的变化,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尿液,应用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FFCGF能明显减少小鼠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说明FFCGF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和模型组能明显区分,CUMS模型大鼠尿液中甘氨酸和丙酮酸含量显著升高,醋酸、琥珀酸、2-氧化戊二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P < 0.05,0.01),FFCGF能够明显调节CUMS程序引起的6种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使其恢复正常。FFCGF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并分别给予文拉法辛或氟西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文拉法辛组治疗第1周起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显著(P<0.01),氟西汀组治疗第3周起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显著(P<0.01);文拉法辛组有效率为83.9%,氟西汀组有效率为80.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比氟西汀起效快,但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推广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Ⅱ号(GXⅡ)对抑郁联合高脂大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联合孤养造模方法诱导抑郁模型,CUMS联合孤养和高脂饮食诱导抑郁高脂模型。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抑郁氟西汀组、抑郁GXⅡ组、抑郁模型组、抑郁高脂氟西汀组、抑郁高脂GXⅡ组、抑郁高脂模型组和空白对照7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5 d。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病理变化,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结果:抑郁高脂GXⅡ组能改善胸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抑郁氟西汀组、抑郁GXⅡ组、抑郁高脂氟西汀组、抑郁高脂GXⅡ组旷场实验活动总距离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海马BDNF含量提高。结论:GXⅡ对心脑动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BDNF表达相关。本研究体现了中医学"脑心同治",可能为治疗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1.
A rapid,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method was applied in a non‐invasive way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Xiaoyaosan (XYS)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PLC‐MS) and chemometrics. Many significantly altered metabolites were us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Venlafaxine HCl and fluoxetine HCl were used as chemical positive control drugs with a relatively clear mechanism of action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to predic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XYS. Urine obtained from rats subjected to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 was analyzed by UPLC‐MS. Distinct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metabolites in the rat urine after CUMS production and drug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behavioral test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UMS was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and a moderate‐dose XYS produced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rodent model, equivalent to those of the positive control drugs, venlafaxine HCl and fluoxetine HCl. Metabolites with significant changes induced by CUMS were identified, and 17 biomarker candidates for stress and drug interven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XYS on depression may involve regulation of the dysfunctions of energy metabolism,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gut microflora changes. Metabonomic methods are valuable tools for measuring efficacy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i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0N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和79%。在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文拉法新较阿米替林起效快。阿米替林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等。结论:文拉法新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抗抑郁药。适于门诊和住院的抑郁症病人。  相似文献   

13.
抗抑郁药物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抑郁症的防治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就药物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动物模型)的进展情况作了总结,将实验研究方法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其一致性、不足之处、临床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比较并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复方丹参滴丸三种药物抗心绞痛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曲美他嗪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组,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浆进行分析.并利用SIMCAP软件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变化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初步揭示心绞痛生物标志物,为心绞痛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方法.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琥珀酸、延胡索酸、葡萄糖、柠檬酸、乳酸、尿素、甘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及肌苷等内源性代谢物有差异性变化(P <0.05),可视为心绞痛生物标志物.PCA和PLS-DA统计结果显示曲美他嗪组距离正常对照组最近,且所能回调的标志物较其他两组多,其抗心绞痛效果较优.结论 三种药物都有明显的抗心绞痛效果,曲美他嗪效果较优;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三种药物抗心绞痛有关标志物的调节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为药物药效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符合DSM-IV目前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3例脑卒中患者简单随机分入实验组(针刺+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安慰针刺+氟西汀);依次于治疗前、第1、2、4、6周末双盲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和自编针刺不良反应清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第6周末,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3.9%(17/23)和80.0%(16/2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22,P=0.63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的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5.19,P=0.01);两组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3/23)和15.0%(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4,P=0.853)。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没有明显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关键词】 针刺;氟西汀;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舒郁宁心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理.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中药(舒郁宁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复制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进行药物干预.21 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DNF和TrkB阳性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区BDNF和TrkB阳性表达提高(P<0.05).结论 舒郁宁心汤可能通过提高海马组织BDNF和TrkB的表达起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