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逐痰通络汤对脑梗塞大鼠S-100β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塞大鼠神经功能及S-100β蛋白、一氧化氮(NO)的表达,探讨逐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大鼠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假手术组、对照组、药物组,各组分术后1天、3天、7天、14天(n=6只)。参照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在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留取脑组织免疫组化检测S-100β蛋白,留取血清检测一氧化氮含量。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对照组、药物组神经功能评分、S-100β及NO明显增高(P<0.01)。②与对照组比,药物组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低,S-100β蛋白阳性表达在3天、7天明显减少(P<0.05);毒性NO表达较少,其中第3天差异显著(P<0.05),。结论:逐痰通络汤可促进急性脑梗塞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作用可能与抑制S-100β蛋白、毒性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木强  闫俊强  张沛  张红军  郭丹 《新中医》2018,50(9):192-195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 RP)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拟行TU RP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5例。对照组予术前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预处理百会穴,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2组均在术前连续治疗3天。比较2组术后第1天、第3天POCD发病率和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 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4.4 4%,观察组为1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11.11%,观察组为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术前升高(P0.05),但较术后第1天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比较仍降低(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TU RP术后认知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降低术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针刺预处理降低了围手术期麻醉手术等因素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h、36h、72h、5天及7天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G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治疗后24h及36h2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72h、5天、7天,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 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同时使用中药通腑化瘀导痰汤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GOS预后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 h、36 h、72 h、5 d及7 d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C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治疗后24 h及36 h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 h,5 d,7 d,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腑化瘀导痰汤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蚩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COS预后分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杨义杰 《新中医》2020,52(13):59-6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变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3.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呈缩小趋势;于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水肿体积较治疗前呈缩小趋势;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P-9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2组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2组S-100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S-100β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SE水平逐渐下降趋势,于治疗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MMP-9、S-100β、NSE水平,缓解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加氧雾化吸入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中药加氧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普通氧吸入),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BI)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血清NSE、S-100β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ESSS和B I评分则在治疗14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加氧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郭雪刚  李丹丹 《光明中医》2016,(13):1936-193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患者第1天、第10天和第20天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天,针灸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20天,针灸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这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8.
曹改杰  王静敏  丁震环 《新中医》2020,52(5):114-1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流动力指标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Vp、Vm高于对照组(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脉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PI低于对照组(P0.05),CV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S-100β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加氧雾化吸入配合足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3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A(中药加氧雾化吸入配合足针治疗);对照组B(普通氧+足针治疗);对照组C组(单纯足针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检测三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水平变化,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4 d,血清NSE、S-100β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ESSS和B I评分则在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加氧雾化吸入配合足针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SE、S-100β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β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脉血康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MMP-9、S-100β水平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1.05%(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两项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第7d、14d两组患者MMP-9、S-100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d两组患者S-100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MMP-9、S-100β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皂苷(PS)对脑缺血大鼠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QS对大鼠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PQS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降低血液中S-100β的含量。结论:PQS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内源性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用以指导临床麻醉。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40例,排除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POCD)或有公认的影响认知功能因素存在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术中S组予以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予以异丙酚。2组均于术前及术后1 h、6 h、1 d、3 d、5 d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在术前及术后1 h、6 h、72 h 4个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结果术后1 h、6 h 2组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S组术后1 h、6 h S100β蛋白测定值均较P组高(P均<0.05),但P组术后6 h S100β蛋白测定值基本回落到术前基础值水平(P>0.05),而S组虽有下降,但仍较测定的基础值有显著升高(P<0.05)。2组MMSE评分比较仅术后1 h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2 h 2组S100β蛋白测定值回落到接近基础值水平,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h 2组患者全部发生POCD(100%);术后6 h S组有13例(65%)发生POCD,而P组仅有6例(3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 S组仍有5%存在POCD,而P组认知功能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七氟醚可引起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障碍,吸入麻醉6 h后七氟醚与异丙酚组均对认知功能无影响。S100β蛋白可作为预测POCD的敏感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14.
李许涛  宋颍民  彭壮 《新中医》2021,53(6):24-29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35例。3组均给予低氧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脑细胞保护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甘油果糖治疗,对照B组予以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研究组予以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3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71.43%、74.29%(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研究组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均少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m、Vd、PI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RI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L-1β、MMP-9、hs-CRP、MBP、S100B、NSE水平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脑血肿、周围水肿消减,改善脑血流状态,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及活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促醒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缩小(P0.05),且在第7天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OL-BREF评分和BI评分治疗后6个月时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苏醒,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多胺氧化酶(PAO)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1、3、7、14天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AO水平,分析急性脑出血PAO动态变化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预后的关系;并于发病第1、3天进行头颅CT检查,计算脑水肿面积及出血量。结果:①急性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清PA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PAO水平逐渐下降(均P〈0.05);②发病第1d和第3d患者血清PAO水平随着脑出血体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③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第1d、第3d、第7d、第14d神经缺损功能CSS评分和血清PAO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PAO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脑出血量和病情预后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大蒜素5 mg/(kg·d)组、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尼莫地平组2 mg/(kg·d)组,每组4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复制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kg腹腔注射,其余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7 d。采用mNSS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伊文思蓝渗透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通过HE染色法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均<0.05),且大蒜素20 mg/(kg·d)组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大蒜素各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脑组织病理学明显轻于脑出血组,以大蒜素20 mg/(kg·d)组减轻最为显著。脑出血组SOD、CAT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SOD、CAT活性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均<0.05),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均<0.05);且大蒜素20 mg/(kg·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MDA、TNF-α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结论大蒜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下调NF-κB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病毒性脑炎(VE)幼鼠症状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全部BALB/c幼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对照组,其余幼鼠建立病毒性脑炎模型。建模完成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组、槲皮素加激动剂组,各12只。槲皮素组灌胃槲皮素(含药量100 mg/kg),槲皮素加激动剂组灌胃槲皮素(含药量100 mg/kg)后腹腔注射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0.6μg/g,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7 d。检测脑组织炎症指标;检测神经功能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血清干扰素γ(IFN-γ)、钙结合蛋白(S-100B)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脑组织TNF-α、IL-1β,血清IFN-γ、S-100B水平降低(P<0.05);与槲皮素组比较,槲皮素加激动剂组脑组织TNF-α、IL-1β,血清IFN-γ、S-100B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TLR9、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脑组织TLR9、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降低(P<0.05);与槲皮素组比较,槲皮素加激动剂组脑组织TLR9、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缓解病毒性脑炎幼鼠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损伤,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9/MyD8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