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小儿肌性斜颈早期干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治疗的先天性肌性斜颈一岁以内患儿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治疗组采取规范的手法治疗(捻揉法、弹拨法和牵拉)和家庭辅助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仅仅采用规范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手法治疗和家庭辅助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小儿肌性斜颈的痊愈和预后有着显著疗效,在早期干预中要重视家庭康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王金贵  李华南 《新中医》2011,(12):84-8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膏摩、局部热敷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8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越早就诊,治疗效果越好。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较好。随访6~12月2组治愈的患儿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推拿配合膏摩、局部热敷综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雁玲 《光明中医》2009,24(11):2147-2148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治疗C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单一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以"肝素钠"软膏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以手法治疗配合"肝素钠"软膏和中药热敷可提高CMT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cKenzie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204例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推拿,观察组则采用强弱平衡手法配合McKenzie力学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9%(P〈0.05)。结论:McKenzie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手术结合术后早期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75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手术后行颈托固定矫正,治疗组术后3d即开始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后早期开始中医手法治疗对巩固斜颈手术治疗效果更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忠儿随机分为专业手法治疗组200例和家庭治疗对照组36例。治疗组使用三步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以揉法为主,调整头部姿势为辅。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为91.O%,97.0%,对照组分别为25.0%,75.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05)。结论:三步推拿法是一种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手法推拿联合家庭康复干预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CMT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手法推拿,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肿块厚度、双侧胸锁乳突肌(SCM)厚度、颈部患侧活动度、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9周两组患儿肿块厚度及SCM厚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干预9周观察组患儿肿块厚度及SCM厚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9周两组患儿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干预9周观察组患儿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MT患儿接受手法推拿联合家庭康复干预可降低其肿块厚度及SCM厚度,提高颈部活动度,增强疗效,利于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对小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12月龄以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牖五部分刺法治疗。治疗后观察颈部旋转受限、颈部侧屈受限、颅面部不对称、胸锁乳突肌(SCM)肿块、胸锁乳突肌肌肉紧张消退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部被动活动度改善、颅面部对称、胸锁乳突肌肿块消退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3%、77.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为临床治疗小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按年龄分为A组(0~3个月)21例、B组(3~6个月)22例和C组(6~9个月)21例,均采用推拿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A组优良率稍高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优良率均高于C组(P〈0.05)。结论:早期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显著,且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解纪惠 《山西中医》2009,25(1):35-3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化瘀汤(伸筋草、桃仁、红花、川芎、木瓜、丹参等)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2倒。结果:痊愈24例,占75%,有效8例,占25%,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结合推拿早期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聂艳艳 《中医康复》2020,11(7):9-12
目的:探寻肩周炎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肩周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接受针刺治疗及针刺+推拿+跌打追风酒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跌打追风酒外敷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科室进行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28天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比较显示,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其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后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施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儿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GMFM量表及Barthel(BI)量表结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MFM、Barthe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GMFM、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延伸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干预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通过洼田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媛 《中医康复》2020,11(7):6-8
目的:探讨经穴推拿技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7年7月~2018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门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经穴推拿,每2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前无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各自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失眠均有疗效;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疗效有差异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穴推拿技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舒乐安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在下肢截肢残端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外伤后下肢截肢病人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功能训练、心理康复干预及穿戴压力衣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蜡疗、中药熏洗、中频脉冲电治疗三种物理因子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通过MMT肌力评定法、VAS疼痛评分,评估残肢肌力和残端疼痛程度,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的肌力分级、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因子在下肢截肢残端康复治疗中,在改善截肢残端肌力与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头针治疗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针刺与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方法将74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靳氏(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康复训练每日1次,共观察3个月。并运用粗大运动-66项(GMFM-66)对治疗前、治疗后(每治疗1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动态改变以评分法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GMFM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积分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GMFM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益脑十六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西医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在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康复组在病情平稳48h后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1月、2月、3月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上下肢运动能力较上月比较均有明显提升(P<0.05),康复组在治疗1月、2月、3月生活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康复组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压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