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足刺法及其临床应用南京市蓝旗医院(210007)朱冠珏关键词鸡足刺法鸡足刺法属于五刺之一,在《灵枢·官针》篇中称为“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因“肉之大会为谷”,故又称合谷刺。《灵枢·卫气失常》指出:“重...  相似文献   

2.
合谷刺是《内经》五刺之一,又名"合刺",但非刺合谷穴也。《灵枢·官针》说:"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以脾之应也。"属于"五刺以应五脏"的刺法。何为合谷刺历代医家对于合谷刺的操作存在争议,主要有一针多向刺和多针刺两个观点。《医学纲目》中明确指出:"鸡足取之,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之爪也。"《类经》曰:"合谷刺者,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颅脑外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所致肢体运动障碍也成为临床常见病症,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合谷刺法为《内经》五节剌法之一,又称鸡足法,《医学纲目》(卷25)楼英解释为:“鸡足取之者,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三爪也。”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处,可用治肢体、筋脉病症。笔者运用合谷刺法加电针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合谷刺"刺法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谷刺是《内经》五节刺中的刺法。《灵枢·官针》曰 :“凡刺有五 ,以应五脏……四曰合谷刺 ,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间 ,以取肌痹 ,此脾之应也”。全国中医药大学五版、六版统编教材《针法灸法学》就合谷刺的刺法释曰 :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 ,当进针后 ,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 ,形如鸡爪的分叉 ,“肉之大会为谷” ,故称合谷刺。反观历代医家的论述 ,不难发现 ,合谷刺针法之谓 ,或曰一针多向刺法 ,或曰多针刺法 ,孰是孰非 ,无一定说。笔者今椐《内经》以来有关合谷刺的文献考证辨析 ,不揣简陋 ,以求正于同道。一针多向刺说…  相似文献   

5.
鸡足刺首见于《灵枢·官针》载:“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骨肉之间……。”可见鸡足刺是针刺手法之一,针向几方斜刺,宛如鸡爪。笔者在选用“臂中”穴治疗臂厥、血痹、脉痹及中风后遗症时,施用鸡足刺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灵枢·官针》“……合谷刺法,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意为五刺法中合谷刺,针刺至一定深度,提针至分肉间,再向左右两侧各刺1针(形如鸡足)。在现代针灸临床中,医者往往忽视古典刺法,本人以往都是以局部阿是穴和远道取穴,但疗效不是十分满意,现运用《灵枢》中的合谷刺治疗本院大学生及教师的陈旧性软组织损伤320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院大学生及教职工320例,其中膝内外侧副韧带拉伤127例,股四头肌拉伤88  相似文献   

7.
“合谷刺”是古代五种刺法之一。《灵枢·官针》篇云:“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指针刺直达分肉,然后提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的刺法,用以治疗肌痹证。古人称肌肉重叠处,会合处为“谷”,故  相似文献   

8.
透刺法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针透两穴(或两穴以上)的一种针刺法,称透刺法,是刺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为针灸医师所习用。笔者浅析之,管窥之见,敬请斧正。1 溯本来源 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如“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大寒气之浅者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刺于分肉之间,以治肌痹”等隐见透刺法之义。宋·马丹阳《杂病歌》中提及担法(即透刺法)。金·窦汉卿著《针经指南》提及透刺法,惜佚于兵燹。元·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歌》更注重透刺法应用,“偏正头风难医……沿皮向后透率谷”。明·杨继洲《针灸  相似文献   

9.
董俊峰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0):466-466
多向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体会043700山西省垣曲县中医医院董俊峰多向刺是从《灵枢·官针》“合谷刺”行化出来的一种针刺手法。“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也就是说在肌肉之大会处(古人称肌束会合处为谷)施针,先垂直刺入,待...  相似文献   

10.
透穴刺法的取穴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刺作为一种刺法,其理论萌芽始于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的“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及“五刺”中“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等的记载即可看作是后世的直针透刺、一针多向透刺等刺法的源头。至金元针灸大家窦默在《针经指南》首次提及一针两穴的刺法。其后,元·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透穴刺法已有多处提及和论述,并与临床紧密相关。至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并在此书注解《玉龙歌》时发挥其透穴之未尽之意,增述透穴十余组。发展至清,《循经考穴编》中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