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茱萸汤方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病案调查的方法,从方证学角度对吴茱萸汤进行研究探讨,通过150例病案分析,探寻吴茱萸汤证的一般发病规律,主症、副症、舌脉分布规律,以及临证药物配伍、用法用量等规律,通过这些规律的探索,为临床正确使用该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汤用于眼科临床,从原则上说,凡目疾兼有《伤寒论》所述吴茱萸汤主证的,都在可用之列。临床可见如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病,以及由肝经虚冷所致的迎风泪出不止之证和白睛赤丝缭乱之证,经辨证属于肝胃虚寒者,皆可用吴茱萸汤主治。而那些认为眼病皆以治火为准则的说法,其实非也。 一、青光眼 本病一般分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三种。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或开角型两大类,根据发病情况又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数个类型。眼压升高为本病主症,并  相似文献   

3.
吴茱萸本为行气之药,具有通行经络、温经散寒的作用,仲景将吴茱萸作为君药经过配伍组成吴茱萸汤方,确立了温通经脉、降逆止呕、温经散寒的功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发现,近代吴茱萸汤的临床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限于《伤寒论》书中所述病证,指出可从吴茱萸汤所主经络循行部位的角度来理解,将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以温通经络作为吴茱萸汤的首要方义,探究其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出现的253例完整病例,涉及中药处方292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病案数据库,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主证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辨证特点、发病规律、用药规律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呕吐、泄泻、痛经、恶阻等病证;症状以"虚、寒、逆"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神疲乏力、手足厥冷、纳差、面色晦暗、眩晕、恶风寒、腹痛、大便溏泄、腹胀、寐差及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发病主要集中在女性及中年人群;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吴茱萸6~15 g,生姜10~15 g,党参10~15 g或人参9~12 g,大枣4~6枚为常见,加味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等。  相似文献   

5.
江菊仙  陈美珍 《中成药》2000,22(10):728-729
目的:对古代名方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等加以分析。方法:对吴茱萸汤方解以及现代研究进行归纳。结果:吴茱萸汤是治呕,治头痛的良好。现代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最近在其新剂型和药效方面研究开发较多。结论:吴茱萸汤适应于肝胃虚寒头痛的人。  相似文献   

6.
朱永芝  姚自凤 《光明中医》2014,29(12):2674-2675
目的 扩大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方法 临床运用吴荣萸汤治疗头痛、眩晕、烦躁、汗症等.结果 愈而不复.结论 临床辨证论治使用吴茱萸汤,达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小龙 《光明中医》2006,21(10):4-6
针对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历代伤寒注家不同的认识,及近代伤寒研究者不同的看法和学术观点,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古今有关伤寒文献,对吴茱萸汤进行深刻的探讨,从而为经方吴茱萸汤灵活运用于临床开拓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8.
郑攀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28-1929
根据《伤寒论》吴茱萸汤证从以方测证的角度对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吴茱萸汤证肝阳不足,寒水上犯的病机,对肝阳虚和脾胃阳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的机理进一步阐述。分析其组成配伍,并验之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共三次提到吴茱萸汤。分别是第243条治疗"食谷欲呕",第309条治疗"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第378条治疗"干呕吐涎沫,头痛"。目前,吴茱萸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在使用吴茱萸汤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专为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逆三证而设。何庆勇临床运用吴茱萸汤取得了较好疗效,其经验主要包括:一是注重方证辨证,认为吴茱萸汤的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舌淡暗,脉沉迟;二是遵循经方相对剂量,认为吴茱萸汤中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的比例最好为2∶1~2∶2∶1~2;三是经方叠用,可根据临床情况酌情叠用茯苓戎盐汤、大青龙汤等。此外,因吴茱萸汤属辛燥之剂,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病情的寒热用寒凉以清热、用温热以散寒。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但因病情复杂,单用寒热往往难附合病情而需寒热并用,以达"欲寒先热、欲热先寒"之功。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欲补先泻",对于外感六淫及内伤饮食等造成的脏腑实证,应祛邪扶正,但不可滥用攻伐耗气之品,应泻中有补,"欲泻先补"。"欲散先收、欲收先散",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药物配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阴阳矛盾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治疗热病,用寒凉的方药,在药汤尚温热时服用;治疗寒性病证,应用热性方药,必待药汤凉后再服用。中医学之"欲阳先阴、欲阴先阳"即组方配伍能正确把握药势,在具体应用中能达到气机升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散收相使之功,在服药中可以防止药证格拒。  相似文献   

12.
掌握现有针灸推拿学专业结构规模和招生比例、专业层次等方面内容,能够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课题组设计了6套问卷,从专业设置和结构规模、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和论证,说明本校针灸推拿学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基本涵盖了所有与针灸推拿相关的专业方向,并重点发展了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已初步形成了“高层次、国际化、强能力”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3.
针刺补泻论--针以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补泻,手法该如何操作,也许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由于操作的轻重、频率和快慢的不同,刺激量肯定有异,但这是否就是补泻的本质所在呢?从<内经>发展到<针灸大成>针刺手法洋洋大观,如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午捣臼、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凤凰展翅、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等颇使我们后学有望洋兴叹之感;这些形式各异的手法都能起到或补或泻的作用,它们背后是否隐藏着相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浅析心肾相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机理加以探析,提出心肾相交的内涵包括:心血肾精同源互化、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元气与心血相助5个方面。对于探讨心肾相交的意义及指导临床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病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气血失和角度入手,结合脏腑病机及对脉道的影响,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气血升降失和,影响机体气血运行。血随气升,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血升失和;气随血降,肺主气,胃主降浊,肾主纳气收藏功能异常易引起气血降失和。气血虚实失和,血虚则气之生化不足,气虚则无力行血以荣周身,导致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血失和,导致脉道通利不畅及脉管弹性减弱,血液在脉中受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为患,故祛湿是其主要治则。根据湿邪相兼邪气的不同,总结祛湿四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临证运用清热化湿法、温阳祛湿法、苦辛燥湿法、健脾运湿法时,应明确其适应症,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灵活运用上述四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寒热真假的正确判断在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均是重点难点所在,本研究在对寒象与热象、真象与假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的病机、临床表现和证候本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归纳了寒热真假的重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18.
张永臣教授认为脾胃与耳窍关系密切,主张从脾胃辨证施治。将《脾胃论》学术思想与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相结合,将耳鸣的病因病机归结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气机失常,清阳闭阻;木胜乘土,气机失畅三个方面。治疗上采用针刺、中药、拔罐、耳穴压豆、刺络放血等方法协同治疗,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临床疗效,重视预后调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疸证治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张仲景提出具体治法,唐宋以前,对黄疸分类过细,名目繁多,致使医家难以适从。元代罗天益依据黄疸性质概括为“阳黄”、“阴黄”,使病因证治简单明确,至今仍为医界所采用。黄疸之成因无外乎湿邪为患或脏腑内伤。治疗上,阳黄证宜清火邪,利小便;阴黄证则宜调补脾肾;近代医家关幼波先生之宝贵经验亦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认识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的核心理论,药食气味及其功能归属,对维持调整人的生命状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方剂的组成始于气味配伍,气味配伍是中医方剂调整机体阴阳、脏腑气化失常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