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周福生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周教授认为临床治疗脾胃病应抓住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重视肝、心与脾胃的联系,脾胃病补泻治疗应补以甘酸、泻以苦辛,临床用药注意不要太过苦寒、太过甘温、太过辛散,还应详辨药物功用性能,用药应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2.
靳锋  张竹君 《西部中医药》2006,19(11):20-20
王自立主任医师在调理脾胃时,非常注意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喜用苦寒药、甘药及辛散药.  相似文献   

3.
盛倩  庄曾渊 《中医杂志》2014,(18):1540-1543
李东垣创立了脾胃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东垣擅长眼病的治疗,立足于脾胃论治眼病,认为脾胃虚、九窍不通是目病的基本病机。论治目病分外障、内障,具体辨证时又有抓主症、兼症之别,以八纲辨寒热虚实。在治疗上提出以调理脾胃和养血安神为治疗眼病的基本原则。李东垣方基本为其自制,用药集中,善用辛散,重用甘温,慎用苦寒,所制眼科方剂具有特有的配伍规律,开辟了中医眼科治疗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田芸台 《陕西中医》1990,11(12):546-547
东垣治疗脾胃内伤疾病,注重以升阳益气为主调理脾胃升降,并重视胆气对气机升降所产生的影响。益气补中,以甘温为主,参用苦寒泻火以护元气,柔润之品以顾胃阴。其处方用药,法度精严,善以药多量轻取效。  相似文献   

5.
王丁超  周素贞 《河南中医》2020,40(6):855-858
李建生教授认为,正气虚损是肺癌的发病基础,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痰瘀癌毒是致病因素,痰浊、血瘀、癌毒为患,脏气受损,痰瘀毒互阻是关键,其总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而虚实兼见。李教授认为,肺癌常见基础证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以肺为始,渐及脾肾而出现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气虚损阴可致肺肾气阴两虚证。故益气固本为根本大法,祛痰化瘀解毒治其标。肺气虚证治宜补益肺气,选用补肺汤加减;肺脾气虚证治宜培土生金,健脾补肺,选用六君子汤加减;肺肾气虚证治宜补肺益肾,选用人参蛤蚧散加减;肺肾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补肺滋肾,选用生脉饮合保元汤加减。李教授运用益气固本法并非单纯运用补益药呆补,而是常用平调和缓之品,酌配理气之药调畅气机,缓缓图之;其用药轻灵,强调药量不宜过大,忌过量使用甘温、滋腻、苦寒、峻猛之品,攻伐太过则正气益虚;慎用辛散、酸敛、重浊之剂,以防肺气不降、邪气恋肺引发其他变证;遇宿疾外感新邪,则及时宣散外邪,不过早应用收敛固涩药物以防闭门留寇,且不单纯扶弱补虚以致外邪留恋,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
对李东垣治疗便秘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探讨,其认为便秘的病机在于阴火灼津,而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辨证不离脾胃内伤,提出"润""泄""散""温"四大治则。临证用药以养血润燥,辛润活血为主,多用辛散之风药,升降结合,且善用苦寒之药,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方剂计量学用药范围指标(包括用药性味、归经、功能指标)分析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情况,探索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总结为甘温并用、苦寒同举,佐以辛酸;温热寒凉,各有发挥;补泻合宜,清利兼施;重视脾胃,不离肺心,不忘肾经。  相似文献   

8.
关怿 《河南中医》2013,33(6):981-982
目的:研究中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建立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按中药学分类统计,居于前列的为清热药、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从药物性味归经来看,以甘寒、苦寒之品,归肾、肺、脾胃经为多见.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以清热益气养阴及活血化瘀为法,应用甘寒、苦寒之药从肾、肺、脾胃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探讨金元著名医家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总结出"脾胃元气论""脾胃内伤,百病弗生论""脾胃为升降枢纽论"的理论,概括李氏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思想。同时对李东垣用药规律予以了分析、归纳,总结其"善用甘温,注重升阳""屡用风药""祛湿化浊散阴火"的用药特点,对指导后世医家临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论述了把握治疗泄泻法则的重要性。提出清热不可过于苦寒,苦寒太过则伤脾败胃;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困脾;固涩不宜过早,太早则留滞余邪;淡渗利水应有度,过利则津伤阳陷。并分别举例加以论证。指出治疗泄泻要顺应法则,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