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药药对是联系方荆和中药的重要环节.虽然传统中医理论对药对中药味的组成方式有多角度的论述,但相比论著丰富的方剂理论还不够系统.本文分别采用标准关联规则发现Apriori算法以及改进多数据库计算方法,对从历代药对文献中收集整理得到的625个药对347味药中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共49个属性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挖掘研究,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更适用于分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集中度更好,更易于发现有价值的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文献及CNKI中有关冠心病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及LDA主题模型分别从药物关联性和方剂潜语义分析两个角度对冠心病方剂进行挖掘,分析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收集冠心病方剂356首,涉及中药318味,药物频次统计结果表明冠心病方剂中的药物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为主。LDA主题模型共得到3个方剂主题,关联规则挖掘得到12个提升度较大的药对组合和药物关联规则。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兼顾理气祛痰,注重标本兼治。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冠心病方剂组成,可以发现其组方规律,为临床冠心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20,(8)
目的分析抗癫痫中药成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的抗癫痫方剂,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决策树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方剂669首,涉及495味中药,核心药物有朱砂、麝香、牛黄、人参、全蝎,常用类型为平肝熄风药、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药对、8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2个药对、11个药组,因子分析提取17个公因子,朱砂为因变量的决策树筛选出麝香、雄黄、琥珀3味中药。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全面探究抗癫痫方剂的成方规律,有助于开发相关药物和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发掘中药美容妙方的用药特点,为推动中医药在美容中的应用和中药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用价值的美容方132首,以方中涉及的345种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统计方剂中药物组成、使用频次及组方特色,从中挖掘中医药美容用药规律。结果 频次统计发现美容方剂中以疗面黑和长葆青春的方剂最多,组药最多为32味,单味药为31首,高频药物15个,排名前5位的是:白芷、川芎、细辛、白附子、杏仁。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对组合38个,其中二项8个,三项23个,四项7个。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中药聚类组合5个。结论 数据挖掘方法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方剂中配伍知识的发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发掘有效知识的方法.高频集挖掘是数据挖掘中最基本的手段,在关联规则挖掘、相关关系挖掘、因果关系挖掘和多维模式挖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尝试利用高频集挖掘的方法,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药新药品种数据库、中药成方制剂标准数据库中各方剂药物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使用中国中药药对数据库中的药对组成与各方剂数据库中所得到的高频用药组合之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张洪义教授运用动物药治疗咳嗽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张洪义教授在2003 年1 月—2006 年7 月期间门诊治疗咳嗽的处方,并以此构建含动物药方剂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方剂的组方规律,尤其是动物药的应用规律。结果:最终纳入370 条方剂进行统计分析,频次统计结果显示使用频次超过50 次以上的中药共58 味,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药对规则147 条,并对地龙、羚羊角、牡蛎、石决明相关药对、药组的关联规则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同质性的16 组中药药组,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公因子18 个。结论:高频使用的动物药体现了取其走肝经、平肝木、入络搜风以止咳平喘之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药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乳腺增生病外治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共筛选纳入175组方药,其中乳香、没药、冰片是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中使用频次最高的3味药;得到核心组合25个,演化18个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组方。结论:所分析数据库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外用组方中,多以活血药为主,兼以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等,挖掘得到的新方可以认为由类方化裁而成。  相似文献   

8.
香附四物汤的组方结构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香附四物汤组成药物配伍关系;应用关联规则方法Apriori算法分析香附四物汤中药对的组成规律。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香附四物汤方剂中单味药进行模糊量化处理后,对其组方原则及配伍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包含香附-延胡索等5个药对治疗痛经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附四物汤方中的当归、香附和延胡索相似度较高,是本方主要组成单元;在154首治疗痛经的方剂中,香附-当归药对使用频次较高,香附-延胡索药对最常与四物汤配合运用。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鹏  张娥  张运克 《河南中医》2023,(4):552-55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通玄复言法在明清方书中治疗中风失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收录的30部明清方书,双人独立在Excel软件中录入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的处方,筛选高频中药并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通玄复言理论治疗中风失语的辨证组方规律。结果:明清方书中通玄复言法治疗中风失语的方剂共105首,纳入中药191味,总频次1 090次,通玄复言法立方中高频(频次≥10次)中药有茯苓、半夏、当归、人参等34味,核心(频次≥20次)中药有19味。核心中药药性分析发现温性甘味、归心肺肾经药物最多,功效分类以化痰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人参与甘草、半夏与胆南星等10组药对组合,并挖掘出解语丹、地黄饮子、涤痰汤核心方剂;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半夏与胆南星关联度较高;使用规则分析发现半夏和胆南星相配伍可提高方剂的临床有效性,具有临床配对关联意义。结论:通玄复言治疗中风失语立方规则为理气活血、开窍补虚、泻火祛痰,得到理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有关五味子方剂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挖掘,探讨其应用配伍规律。方法:选取《中国方剂数据库》,筛选整理出包含五味子的方剂,借助SPSS 19. 0统计软件与SPSS 14. 2统计软件等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药物频数频率、性味归经、主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从而对其基本用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631首有关五味子的方剂,除五味子外共涉及中药217味,共计使用16类中药,使用频数最多的前3类药物有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五味子常与温性药物、甘味及苦味药物进行配伍。五味子最常出现于治疗肺系病证的方剂中,频率高达55. 09%,其次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五味子与一些高频药物的药量配伍比例以常以1∶1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2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得到与五味子配伍有意义的药对及含五味子的药组共39个,其中包括20条二元矩阵、13条三元矩阵、6条四元矩阵的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结论:通过对含五味子方剂以及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探讨得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药类为补虚药,与五味子构成的方剂一般以治疗肺系疾病居多,因子分析显示可将23个公因子概括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关联规则显示五味子→人参、甘草,五味子→茯苓、人参、甘草等为常用药组。这些不仅体现了医家们理、法、方、药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同时也为现代医家组方用药以及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物汤类方组方特点,探讨四物汤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方法:采用"以药类方"的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得到含有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其中任意3味药物的方剂5842首,建立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研究类方中药物间配伍关系。结果:从支持度来看,当归对白芍、地黄、川芎均为强支持;地黄对白芍、川芎,川芎对白芍,白芍对地黄为较强支持。药物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白芍>川芎;药对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地黄-川芎>地黄-白芍>川芎-白芍。结论:作为四物汤类方核心的当归、地黄、川芎、白芍4味药中,当归与其它药物的联系最为紧密,表现为四物汤类方的中心环节;当归-地黄药对则为方中的中心药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药食同源菟丝子的保健食品、中成药和方剂的组方规律,获得具有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能的潜在配方。方法 借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和药智网平台收集并组建含菟丝子的保健食品、中成药和方剂的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分析、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组合赋权算法和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聚类算法从单味药、药对和药组层面研究其组方规律并设计新配方,利用逼近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的模糊联合对配方进行排序和评价。结果 收集到45个保健食品、59个方剂、103个中成药,共142种原料,Apriori关联规则获得39对高频药对,SOM聚类将不同权重原料聚为8类。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共获得28个潜在配方,根据模糊集理论,优化获得最优配方为菟丝子-熟地黄-杜仲-黄芪。结论 以药食同源菟丝子为例,以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能为导向,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理论,得到最优保健食品组,为中药类保健食品的配方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与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小儿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计算机检索CNKI中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文献并将其作为数据源,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性味归经、用药模式和新处方等进行总结研究。对最终筛选出的408首方剂、涉及的218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甘草、杏仁、黄芩、麻黄、桔梗、半夏、桑白皮、陈皮、茯苓、金银花等,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居多,归经主入肺、胃、脾三经,并得到了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治疗小儿肺炎新处方6个。客观呈现了目前中医辨治小儿肺炎以治痰、热为主,治肺为关键,兼顾脾胃;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解表散寒,止咳化痰为主要治法。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共识基本吻合,可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载古今文献1359篇,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频繁模式增长树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药-证关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提取了小儿腹泻常用高频(核心)药物;初步获取了小儿腹泻病常见药—证对应关系。结论:初步揭示了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小儿腹泻病中医证治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医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本文基于真实世界,通过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索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规律,以探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兼容性模式和规则。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数据,收取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整理病历资料中的中药处方。根据所选药用公式和添加的信息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关联规则使用SPSSModeler 14.2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发生的频率计算和关联分析。并分析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结果:被选择的挖掘数据公式中能够说明的主要特征是:①在3 609个处方中,性温和性寒的、味甘和味苦的及归脾经草药使用最频繁;②中药活血化瘀类、补益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和祛风湿类是被频繁的使用;③关联度最高的前三个药对为:红花配伍桃仁(98.90%),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7.88%),茯苓配伍泽泻(92.63%);④中药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独活与陈皮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麦芽与丹参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下降;麦芽与茯苓关联于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下降。结论:结果表明,骨关节炎与脾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处方中药功效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使用补虚药和健脾药也是处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剖析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特点,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WF)检索并筛选近10年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文献,对其有效处方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44篇,包含有效方剂252首,中药177味,其中白芍、甘草、延胡索、黄芪等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性以温、微寒居多,药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脾、肺、肝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理气药最常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获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15对;聚类分析获药物分类4种。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获药物组合8对;聚类分析获药物分类3种。结论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常与药性温、微寒,药味苦、甘,归脾、肺、肝经的药物配伍使用,对中医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将筛选出的方剂的相关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每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按性味、归经分类后药物的累积使用频次;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对所选数据采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常见组方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法演化出核心组方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筛选出127首方剂,其中使用频次居于前3位的中药依次为当归、黄芪、川芎,药性多偏温,药味偏甘、辛,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分析出常用中药组合15个,挖掘出26个核心组合、13个新方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多用性偏温,味偏甘、辛,入肝、脾、心、肾经的中药;多以补阳还五汤为核心进行加减组方;核心组方和新方组合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量化中药功效相似度是方剂功效规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即从现有的药物记载功效中挖掘出功效之间的相似关系。该方法首先通过关联规则算法获得强双向关联功效对,以去除相关程度较小的功效对,然后采用SimRank迭代算法求取功效之间的相似。基于这样的思路,获得了比较合理与客观的功效相似度。与人工方法计算功效相似度相比,既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又减少了主观性。为方剂功效规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