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胃电图为指标,观察了针刺胃俞、梁丘、胃俞配梁丘及非穴位对1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的影响,并与38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刺这三组穴位时,患者原来低下的胃电波幅上升(P<0.05-0.01),频率无变化(P>0.05);而针刺非穴位和正常人的相同穴位时,对胃电图无明显影响(P>0.05)。这一结果初步表明体表穴位与内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6名健康人辰酉时进餐前后体表胃电图的观察表明:餐前胃电参数展时低于酉时,振幅有显著差异(P<0.001);辰时餐后胃电振幅变化小于酉时,差异显著(P<0.05),频率变化大干酉时,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提示利用胃电诊断疾病,须考虑时间节律的影响,也为子午流注这一古典的时间医学理论提供了客观佐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73例胃脘痛患者胃电图的观察分析,发现虚证(虚寒型、阴虚型)的胃电振幅和频率都低于正常(P>0.05);实证(气滞型、郁热型)的胃电振幅和频率都高于正常(P<0.05)。说明胃电图不仅是胃脘痛病证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同时也是胃腕痛中医辩证分型由定性到定量转化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治疗妊娠恶阻60例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联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胃窦部的胃电频率及波幅接近正常人(P<0.05)。结论: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具有明显的降逆止呕作用,疗效确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针刺效应与体表胃电图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常用穴位之一,但缺乏衡量针刺对胃机能活动影响的客观指标。本实验观察了52例人体空腹胃电图与进餐对胃电图影响的比较,并对其中14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足三里穴进行了针刺前后胃电图的比较,实验结果,针刺使胃电图的波幅幅值呈升高和降低的双相反应,二者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谭涛  王世成  张贵娟 《中国针灸》2006,26(10):725-728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和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F波波幅、时限及阈值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病人治疗前肌电F波均表现为波幅高、时限长、阈值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波幅下降(P<0.01)、时限缩短(P<0.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治疗组F波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阈值均有提高(P<0.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升高明显(P<0.05)。结论经筋刺法及理筋手法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肌电F波波幅及时限,提高阈值,减弱牵张反射,以缓解痉挛。  相似文献   

7.
1922年,Alvarez等人在人体上记录到胃的电活动,并称之为胃电图(EGG)。它是用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记录胃电变化,而对某些胃疾患作出辅助诊断。本文重点介绍它在脾胃病辨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脾胃病辨证分型与胃电参数的关系旨在探讨脾胃各证型间胃电参数有何变化规律。胃电参数有:频率(次/分)、波幅(微伏)、高幅时积(微伏分钟)。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旨在采用胃电图(EGG)为在针灸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中探究调治胃机能活动,阐述传统理论,术语,评价疗效提供数字--图谱的客观依据,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科研工作水平.结果1.EGG在针灸调治胃时进行全程跟踪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出现得气和气至病所时EGG呈现同步性变化.针刺治疗最终效应是双向反应,针刺前后比较P<0.05~0.001.差异非常显著.针刺作用途径与穴位传入神经和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密切相关.2.烧山火特殊针法是当针刺后患者出现热感时,EGG才出现双向反应.3.治疗胃病取胃经足三里穴,针刺前后比较为P<0.05.差异显著,而取其相表里的脾经阴陵泉穴时,EGG的效应也出现双向反应,但针刺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4.针灸可以防、治胃溃疡,但治疗的效果优于预防效果,治疗中又以灸治优于针刺疗法,EGG波幅值与溃疡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而穴位导电量与溃疡指数呈正相关关系.5.穴位注射用药剂量是全剂量的1/2~1/3,但疗效相同,EGG表现出有胃动力紊乱的EGG,提前恢复到正常,究其作用机制,除与穴位下药液产生压力刺激有关外,与药物的性能密切相关,提示穴位具有生物放大功能.6.针刺治疗急性胃痛,即刻疗效明显,而与施治取穴次序无关.  相似文献   

9.
王强  朱广旗  胡蓉 《中国针灸》2009,29(11):861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效应差异及针刺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针刺组(31例)、药物组(29例).针刺组针刺风池和"供血"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_s)、舒张末血流速度(V_d)、平均血流速度(V_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_s、V_d、V_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及药物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_s/V_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风池及"供血"穴对VBI患者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对椎一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尚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盛刚  杨改琴 《陕西中医》2012,(11):1532-153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43例,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不仅症状缓解较明显,而且不易复发,是治疗胃脘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记录51例胃脘痛患者的体表胃电活动及36只家兔由静脉注射红霉素引发的胃电紊乱,观察针刺与频谱仪幅射内关穴对人体表胃电活动及兔胃电紊乱的调整效应。结果:针刺人与兔内关穴可产生与足三里穴相同的效应即双向调整效应,针刺内关频谱幅射腹部胃区对兔的胃电紊乱的效应表现在:(1)对胃电的频率无影响,频率仍然加快,但对波幅可抑制其继续升高的趋势;(2)推迟由红霉素引发胃电紊乱的潜伏期,缩短红霉素作用的持续时间,频谱对局部的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电针治疗的脑电图变化,以期为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微观的评价标准。方法 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一般针刺组、无针刺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在仰卧位及安静闭眼情况下对脑卒中侧脑电检测10 min,并计算脑电图频率和波幅。结果电针组患者脑电频率与无针刺组、一般针刺组比较均较快(P0.05)。一般针刺组与电针组间脑电频率比较差别不大(P0.05)。无针刺组、一般针刺组、电针组间脑电波幅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3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电针组、一般针刺组与无针刺组比较,NIHSS评分均较低(均P0.05)。电针组与一般针刺组比较,NIHSS评分降低(P0.05)。与无针刺组比较,电针组、一般针刺组患者NIHSS评分较低(P0.05);与一般针刺组比较,电针组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电针治疗后脑电图频率变快及波幅变大,表明电针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可采用脑电图评价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宏  赖新生  连至诚 《新中医》2001,33(8):39-40
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电图的影响。结果:①FD患者餐后胃电幅值和频谱慢成分累加值增加幅度不大,与健康组比明显低下;②FD组针刺后优势频率减慢,幅值增加明显,频谱慢成分累加值亦明显增加;③地刺足三里对不同中医证型FD患者胃电影响不同,脾虚型针刺后胃电幅值及频谱慢成分累加增加,肝胃不和型胃电优势频率较前显著降低,肝郁脾虚针后频谱峰数增加,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可增强FD患者胃电活动,这可能与针刺提高迷走神经兴夯性有关,其过程也可能有胃肠道激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针感“得气”与胃电图相关的实验观察(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针刺对胃电图的影响已见报导,但囿于电针或手针刺激引起胃电波幅升高或降低的双相反应,未见有针感得气对胃电图影响的资料记载。我们广西中医学院针麻经络研究室于1981年胃电实验中,根据祖国医学“气至而有效”的传统观点,观察了1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足三里穴针刺后,针感得气对胃电图的影响,从而为祖国医学“气至病所”建立了客观指标。实验结果:(1)17例患者针刺前静卧胃电图为每分钟3次左右,波幅平均为60.92±9.08μv的慢电位,波形不太规则;(2)足三里穴针刺后大部分患者均有一种局部酸、胀、麻、沉重的感觉,施针者针下  相似文献   

15.
电针承山、长强穴治疗痔疮疼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承山与长强穴配伍治疗痔疮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疮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各60例。电针组取长强、承山穴,用频率为2/100Hz疏密波治疗;药物组使用止痛药曲马多口服和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剂纳肛对症治疗。两组共治疗5天,评价每日排便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在治疗前VAS评分为6.64±3.66,从第2天针刺治疗后疼痛就明显减轻(P<0.05),第2天VAS评分为5.65±2.21,第5天VAS评分为1.85±1.24。药物组在治疗前VAS评分为6.58±3.18,从第3天起,疼痛较前明显减轻(P<0.05),VAS评分为4.86±2.04,第5天VAS评分2.24±1.46。两组在治疗第5天结束后,VAS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承山与长强穴远近配伍对改善痔疮排便疼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脘痛证型与胃电图,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6例慢性胃脘痛患者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脾胃虚寒证组的胃电幅值在餐前,餐后均低于正常人组和其它三个实证组(P〈0.05),而三个实证组与正常人组间两两比较,胃电幅值和频率餐前,餐后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37例作了幽门螺杆菌检查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餐前波幅下降,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和正常人(P〈0.05)。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和正常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84-1786
目的:观察捏脊法于不同施术部位(督脉、膀胱经)对正常家兔胃运动的影响。方法:家兔行自制胃运动应力传感器植入术后,记录家兔胃运动情况,观察量化的捏脊于不同经脉施术对家兔正常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膀胱经捏脊对家兔胃运动波幅有促进作用(P<0.05),督脉捏脊对家兔胃运动波幅可能有促进趋势(P>0.05),捏脊对家兔胃运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量化捏脊操作于不同施术经脉对正常家兔胃运动均有影响,膀胱经施术对家兔胃运动波幅促进效应较督脉施术更明显。这可能是捏脊治了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32名受试者分别进行自身对照,观察辰、酉两时辰艾灸足三里穴对胃电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的辰时灸本经合穴足三里,胃电图振幅、频率的变化程度均大于非胃经气血流注的酉时灸同一穴位,其中振幅变化差异显著(P<0.05);灸后胃电图变化的性质,两时辰间无显著差异(P>0.5)。提示不同时辰施灸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刺运针与否对胃电图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莉 《中国针灸》2004,24(3):189-190
目的:观察针刺留针时运针与否的针刺效应.方法:将67例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成运针组37例和不运针组30例,并进行针刺前和针刺后30 min的胃电图测试,运针组加测5 min、15 min的胃电图.结果:不运针组的胃电图主频(FP)虽有上升(P<0.05),但明显不及运针组(P<0.01).运针组在5 min、15 min、30 min的胃电图主频与针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效果随着对穴位的不断刺激而增强,到15 min可达峰值,至30 min均能维持疗效;如不运针则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搓飞针刺手法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急性炎性因子变化,探讨搓飞针刺手法治疗疗效和相关机制。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给予搓飞针刺手法为研究组60例,治疗期前后统计各项评分,腿痛视觉模拟(VAS-LP)评分为主要的指标,另外还包括腰痛视觉模拟(VAS-LP)评分较基线期的变化值、临床中VAS评分含腿痛和腰痛评分变化,腰背部疼痛的Likert患者自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和JOA评分等进行评判。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搓飞针刺的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在性别例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具有较好的改善患者疼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腿痛和腰痛VAS评分较基线变化值、ODI临床问卷评分、腰痛的Likert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JOA评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记录趋化因子(MCP-CCL2)的浓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搓飞针刺手法治疗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急性疼痛相关的趋化因子MCP-CCL2的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