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则治法对34方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方中所用的56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下利首重顾护脾胃正气,灵活运用清泄里热,寒热平调,通因通用,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燥湿运脾治法。  相似文献   

2.
六经下利证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利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在《伤寒论》中论述极为详细,载有其条文有八十余条,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皆有下利证治。作者就《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证治按六经进行分类浅析,通过分辨明析六经下利证候,对合理使用经方,提高临床施治下利病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王富梅 《光明中医》2010,25(2):186-187
《伤寒论》下利一证,在六经中皆可出现,从病因、发病机制及证候类型的不同,又有不同治疗法则。根据原文所列举的方剂,本文将下利的治法归纳为十三法。由于三阴经的下利多正虚邪甚,病情危重变化多端,所以根据《伤寒论》原文从四个方面总结有关下利重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所述下利,概括了后世泄泻和痢疾等疾病,载有其条文六十余条,六经皆有,就治法而言,因病因病机不同,兼证各异而大相径庭.此治法法中有法,法随证变,为后世医家治利所常用和遵从,疗效卓著.本文拟对其下利治法予以归纳和探讨,以期领悟医圣仲景认病之细、辨证之精、治法之灵.  相似文献   

5.
正《伤寒论》中"下利"一证,原文论述有100多条,方剂30多首,下利泛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及排便异常而言,其病性、方证各不相同,在《伤寒论》中有下利清谷、自利、自利清水、泻利下重等之称,治法有清热止利、解表止利、温中止利、固涩止利、和里止利等方法。仲景治疗下利之证,方法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黄帝内经》之"和"谈起,对中医和法进行简要探析,认为应分层次(思想、治法)认识、应用和法。介绍各医家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和法思想提出内生邪气杂合,气血津液不和为糖尿病患者病理状态之总括,枢机不和为病机关键。认为临证治疗糖尿病可从患者病理状态入手施治,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枢转气机,诸邪同治,以和气血津液,再据症、证不同灵活加减或合方以施治,使患者复归于和的理想状态。文末介绍小柴胡汤和枢机治疗糖尿病案例一则。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为历代称方书之祖,因其配伍严谨,且用方有一定法度,故疗效卓著,经久不衰。《伤寒论》有397法、113方。实际上其所指的397法,就是解释和说明113方适应症、禁忌症和作用的条文。《伤寒论》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相应八纲而产生出来的。 《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原文,约有40余条。“下利”系指泄泻,为下利脓血之肠癖或完谷不化的下利。其内容较广泛,在病机、证候和治疗方面辨析明确,法度谨严,具有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分析下利的发病因素为:一是表邪未解,兼挟里热的表里同病;二是热邪内迫肠道的暴注下迫;三是寒热并存、脾胃同病;四是脾肾阳虚、寒湿内盛;五是下焦虚寒、滑脱不禁;六是决渎失职、清浊不分。现究其治法概括于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伤寒论》下利一证的治疗归纳为表里同治、和解、攻下、清热、温阳、固涩、滋阴、刺灸八大法,而每一大法内又包含若干具体治法,所谓“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同时对引起下利一证的病因病机亦作了浅析。从中可以窥出仲景立法制方无不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32.表里同病下利有啊些主要的证候类型?怎样辨证施治? 答:《伤寒论》中表里同病下利主要有葛根汤证、葛根芩连汤证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的下利,系一种证名,有的是指泄泻,有的则是指痢疾。其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六经。论中有关下利原文,约四十余条,究其治利之法,可概括为如下七法。 (一)解表止利法。太阴之邪不得外解,内通阳明,下走大肠,大肠传导失职,水谷不别而下利者,当用本法。亦称“逆流挽舟”法。如太阳篇中葛根汤即是。该方主治之证既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之表证,又有下利之里证。但以表证为主,下利次之,因此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清止利,使表解里自和。此外,桂枝人参汤证所见的下利为太阴虚寒兼  相似文献   

11.
蜂针疗法易学难精,必须掌握蜂针的刺法.探讨了蜂针的各种治疗方法,有活蜂直刺法、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针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蜂针丛集式刺法(散点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自动蜂针法等.多种刺法在临床上要灵活使用.从多方面探讨了蜂针刺法的选取,强调要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因时而异、因部位而异、因病情而异.深刻体会蜂针刺法与过敏反应、临床效应的联系,使病人在接受蜂刺同时,减轻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脾温阳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扭体法、伊文思蓝比色法、炭末法和对新斯的明促进胃排空运动的影响等方法,观察运脾温阳法对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运脾温阳法能减缓由番泻叶引起的小鼠小肠蠕动亢进,缓解由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排空亢进,还可减轻长期腹泻所伴有的腹痛及胃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运脾温阳法有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施梅芳  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2017,34(12):854-855
健脾法和利湿法虽然为治疗泄泻常用的治法,但是有些证型更适合用其他的治法。以下通过研究清代医家何梦瑶辨治泄泻的用药规律,浅析积泻、寒泻、肾泻、脾泻、食泻等证型对健脾法或利湿法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4.
耿媛媛  胡昌江  潘新  赵玲  熊瑞  张乐  胡麟 《中草药》2014,45(18):2658-2663
目的阐明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后(盐炙补骨脂+麸煨肉豆蔻)其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温脾止泻药效贡献的大小,表征二神丸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以不同提取部位对番泻叶所致急性腹泻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研究其止泻作用,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二神丸温脾止泻的药效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止泻药效贡献的大小顺序(按特征峰编号)为6号>18号>7号>20号>14号>21号>1号>25号>24号>23号>4号>3号>8号>11号。结论所构建的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为二神丸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不同部位指纹图谱与其止泻药效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二神丸的炮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大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54例大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泻缓解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观察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症状缓解情况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法对大肠癌术后腹泻、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提高均有显著疗效,且高于蒙脱石散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贴敷治疗是传统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较为独特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者从中医机制和临床实践中阐释了该治疗途径的合理性,但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并不明确。该研究即在中医临床医师参与下,以不同泄泻证患儿粪便样本为研究材料,在对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辅以丁桂儿脐贴敷脐治疗,采用自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spacer analysis,ARISA),研究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敷脐辅助治疗显著影响着肠道菌群的迁移行为,具体表现在与正常对照间菌群相似性差异程度减少和核心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及与正常对照共享OTUs数量的增加。此外,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还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缓慢增加菌群OTUs数量等特点。提示丁桂儿脐贴具有促进失衡肠道微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肠道菌群可能是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主要靶点之一,而单纯对证口服中药的主要作用靶点可能不完全是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4种常见脾虚小鼠造模方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评价各造模法脾虚损伤程度及其适用性。[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每只每天0.5 mL)、苦寒泻下组(100%番泻叶水浸液每只每日0.5 mL)、饮食失节组(喂饲甘蓝并每2日加喂猪脂1次)、劳倦过度组(每日捆尾力竭游泳1次)、利血平组(1%利血平,每日2 mL/kg,皮下注射),每组20只。持续造模10 d后,每组随机抽取10只取材,做相关指标检测,10只自然恢复10 d,通过对宏观体征、进食量、体质量及游泳时长的测定,观察各组宏观指标的稳定性。计算各组胸腺、脾脏指数,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学指标,比色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碘-淀粉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对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 mRNA的表达,对各组小鼠进行线粒体功能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利血平组宏观指标表现差异明显(P<0.05),以利血平组最为显著,指标稳定性以苦寒泻下组显著(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苦寒泻下组、劳倦过度组、利血平组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劳倦过度组变化显著;苦寒泻下组与利血平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变化显著。3)利血平组和苦寒泻下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水平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利血平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最为显著。6)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劳倦过度组mtDNA拷贝数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饮食失节组最为显著;苦寒泻下组和饮食失节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 mRNA转录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Parkin mRNA转录水平有所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血平组宏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变化明显,但宏观指标稳定性差,其造模法为短期造模的首选。苦寒泻下组宏观指标、理化指标及线粒体功能变化明显,宏观指标稳定性好,其造模法,适合多种脾虚指标的广泛研究使用。饮食不节组理化指标和线粒体功能变化较明显,但宏观指标表现不明显,其造模法可以作为长期造模研究的脾家损伤,更贴近临床实际的一种方法。劳倦过度造模法,可用于多因素造模法复制脾虚损伤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灸大成》认为,泄泻外因为外感风寒及热病,内因为脾胃失调,肝气乘脾,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阳,饮食不节等.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原因所致泄泻,选穴和治法亦有区别.其对某些类型的泄泻选取某一特定穴位治疗,认为该穴即为该病的效穴.书中共记载了治疗泄泻的穴位52个,治疗时一般选2~5个穴位.其配穴方法有:原络配穴法,上下配...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以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最为常见。介绍了IBS分型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腹泻型采用抑肝扶脾化湿止泻法;便秘型采用疏肝解郁通腑导滞法,混合型采用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法。而疏肝健脾补肾法有助于抗IBS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速效止泻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细菌计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验证;控制菌按常规法验证.结果:细菌计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70%以上;控制菌按常规法检查.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速效止泻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