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灸疗法是中风病中医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现就近4年的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现状综述如下。1 头针疗法 王氏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均为瘫痪对侧)治疗中风93例,总有效率为96.55%。孙氏交替针刺顶中线、顶颞前斜线和顶旁1线、顶旁2线,并结合导引治疗中风后偏瘫660例,总有效率为97.58%。江氏以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并与传统头针治疗(即针刺言语一、二、三区)27例比较,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86.67%.提示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  相似文献   

2.
方爱娟 《光明中医》2012,27(3):515-516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共服用30天.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入院时与第15天、第30天比较,补阳还五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第3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5天后疗效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0天疗效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言语训练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CFCP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卒中易感型(SHRsp)模型、头针“顶颞后斜线”,以评估其疗效。方法:32只10周龄SHRsp饲以1%盐水。中风后治疗组行头针。结果:首轮中风后,治疗组5天内恢复.生存时间15.1=9.1天(n=15);对照组则大部分死亡.生存时间4.3±2.7天(n=14)。发病前6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等级分.自第3天即出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头针顶颞后斜线对SHPsp中风瘫痪有肯定的疗效。这一标准化实验体系将为今后头针抗中风的机理研究提供可信而可控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5.
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简称CT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并与传统头针治疗(即针刺言语一、二、三区)27例比较.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86.67%,后者总有效率为62.96%,提示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疗法(x2=4.31,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寻找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列入统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和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v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内科常规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剌配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列入统计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针剌配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肝止痉针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用益肝止痉针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15天、30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3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止痉法较传统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MDA,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SOD,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CR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祛痰熄风汤可能通过升高SOD、降低MDA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三针组采用"颞三针";言语训练组采用言语训练。观察比较3组治疗后言语功能、Frenchay构音评定、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言语功能均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763,P=0.002);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程度明显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35,P=0.002);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为47.5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2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χ~2=5.49,P0.05);联合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χ~2=12.62,P0.01);治疗后,3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等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四个领域评分升高的幅度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构音障碍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颅针合药物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IL-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义造  俞昌德 《中国针灸》2008,28(8):569-572
目的:探讨颅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颅针合药物组(21例)、单纯药物组(22例).颅针合药物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第4天针刺颅骨缝,每日1次,连续针刺10次;单纯药物组只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颅针合药物组治疗前后血清IL-6浓度分别为(11.29±8.63)pg/mL和(1.91±1.02)pg/mL,单纯药物组分别为(12.15±7.23)pg/mL和(3.61±2.71)pg/mL,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颅针可促进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IL-6浓度迅速降低及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121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T-aided surrounding needling group (CTASN, 61 cases) and scalp Acupuncture group (SA, 60 cases). After 30 sessions of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TAS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A group. The plasma contents of TXB2 and 6-keto-PGF1a of the two groups change considerably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change in CTASN group is more obvious.  相似文献   

13.
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两组均取肩髃、肩髎、天宗等穴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经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组和电针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镇痛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肩关节运动功能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镇痛、肩关节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针刺激痛点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差异,为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激痛点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在患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激痛点组采用0.35 mm×50 mm毫针,斜45°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提插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传统针刺组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应用0.35 mm×50 mm毫针直刺,提插捻转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3周。两组在治疗15天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作为观察指标,以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的疼痛症状、损伤程度、运动功能指数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激痛点针刺组愈显率30%(9/30),优于传统针刺组愈显率13.3%(4/30)(P<0.01),治疗后两组McGill、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激痛点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杨继文  袁曙光  多慧玲 《河北中医》2004,26(11):841-842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情况。方法  60例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 0例运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 3 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加减煎剂 ,2组疗程均为 1 5日。观察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后血肿吸收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确切 ,血肿吸收迅速。  相似文献   

16.
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针刺太溪穴和头针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太溪穴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头部的顶颞前、后斜线透刺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观察两组针刺3次、5次、10次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次治疗结束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第5次治疗结束,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疗效显著,起效较快,头针治疗累积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甘露醇、心痛定、罗氏芬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9天加用针刺,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治疗10天(1次/日),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0%,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19.
环颈七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颈七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颈颈部治疗。以吞咽功能、言语功能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及语言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有效率针刺组85%,对照组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颈七针能够明显改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和言语功能,减少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针刺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范春兰  李淳  梁军 《中医杂志》2012,53(2):133-135,138
目的 比较骨盆矫正压揉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骨盆矫正压揉法,每周3次;对照组采用温针灸,隔日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功能是否丧失及总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WOMAC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WOMAC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骨盆矫正压揉法与温针灸治疗KOA都有效,骨盆矫正压揉法的疗效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