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一疗程。⒎生南瓜子,晒干研末,60克,每晚临睡前用开水冲红糖送服。⒏蜣螂粉3克,一日1次,温开水送服。气虚加服补中益气丸,实热加服龙胆泻肝丸。⒐硼砂散,每服0.6~1.2克,一日3次。⒑白芍30克,郁金24克。煎汤内服。⒒升麻12克,贯仲6克,煎汤内服,高血压患者忌服。⒓铁脚威灵仙1  相似文献   

2.
很多高脂血症是“吃”出来的,然而,通过以下有针对性的“吃”,高血脂也有希望降下来。 山楂降脂汤 生山楂15~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6星期。山楂为消肉积之品,有明显降血脂效果。但其味酸,胃酸过多者或有嘈杂症忌用。 冬瓜汤 冬瓜肉连皮,每日30~60克,煎汤当茶分数次饮服,连服1~3个月。冬瓜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所  相似文献   

3.
小儿泄泻多发于夏秋之交至深秋季节,婴幼儿时期最易罹患.若治不及时或失治误治,多致“伤阴”“损阳”,以至变证峰起,凶危症见.几年来笔者遵塞流、澄流、复旧三法而立方治疗,每能使患儿顺利康复,现介绍如下.[塞流汤]车前子5~8克,炒薏苡仁10克,滑石、鱼骨、葛根、焦楂各6克,乌梅3~5克,柯子1.5~3克,甘草1克.水煎频服.服药1~2付,泄泻次数即明显减少,继用下方.[澄流止泄粥]生山药粉45克,炒薏苡仁10克,滑石、鱼骨、焦楂各6克,白芍3~6克,甘草1克.兼有发热者,重用葛根;有湿热之象者,重用滑石;脾虚症状明显者,重用炒薏苡仁或加炒白术3~6克.以上药物除山药粉外,均用纱布包煎,每份煎成药液约150ml.每服用山药粉15克和药液50ml调入奶锅内,置火炉上,不停地用筷子搅之,两三沸其粥即成,服时加食糖令适口,日三服.服药2~3付.病情基本巩固,继服下方调理善后.[山楂百合饮]山楂糕36克,净百合8克,太子参15克.将百合泡去浮沫,和太子参兑水煎汤.取适量煎液与山楂糕12克煮成汤,饮服,日三次.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采用验方治疗绦虫症,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雷丸9克,研粉,白水送服,30分钟后,再用槟榔50克,川军、木香各10克煎汤服下。如服后,虫头部未下者,可在半月后再如上法服一次即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运用自拟“黄芪龙牡汤”治疗盗汗症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基本方:黄芪30克,生龙牡各20克,浮小麦18克,五味子9克,地骨皮20克,炒白芍12克,水浓煎日服三次。本方以黄芪、芍药敛阴和营;地骨皮清虚热除烦;五味子收敛心气;龙牡、浮小麦潜阳敛液。全力具有益气敛阴和营止汗之功,无湿邪内停之弊端。加减法:气虚重者加党参30克或北沙参30克。舌红、热象明显者加生地15克、知母12克、黄芩9克。便秘、舌苔黄腻者加大黄6克、茯苓12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  相似文献   

6.
我用浮萍治疗疥疮浮肿(皮肤性肾炎),屡试皆效。凡因疥疮而发浮肿者,用浮萍9克,赤小豆90克,红枣4枚,煎汤,一日二次分服,1~2剂,即可见效。笔者曾遇到一位患严重疥疮的病人,拖延日久,而发全身浮肿,气急,无尿。遂用浮萍30克,赤小豆120克,木贼草9克,鲜茅根90克,煎汤,一日三次分服:两剂后,小便量显著增多,肿即减退,共  相似文献   

7.
(一) 葡萄汁、芹菜汁各一盅,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20日为一疗程. (二) 鲜山楂10斤,捣碎,加冰糖适量,水蒸服. (三) 香蕉梗25克、白菜根一个,水蒸服。亦可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汤服。 (四) 荸荠10个,海带、玉米须各25克,水煎服。 (五) 花生米浸醋中,五日后取出食用,每晨吃10粒. (六) 葵瓜子,早晚各一把,剥壳食仁,同时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2例;30~50岁8例,51~58岁3例。均经X光摄片或B超确诊。属肾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5例(其中肾、输尿管均有结石者2例),膀胱结石2例。初发者5例,有排石史者4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者14年。治疗方药基本方:金钱草、海金砂、生鸡内金各30克,滑石20克,石苇、通草、甘草梢各10克,玄胡15克,沉香6克(后下),生地黄10克,大黄10克(后下),琥珀10~15克(研末冲服)。加减:湿热盛者,加车前子、瞿麦、扁蓄各10克;疼痛较剧者,加柴胡、枳壳各10克,白芍20克;气虚者加黄芪15克,条参10克,大黄后下易为同煎;肾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30克,大青叶、败酱草、紫草、夏枯草各15克,三棱、莪术、红花各10克,甘草6克.一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药渣用作煎汤反复洗患处,洗时用纱布沾药轻轻摩擦皮疹至微红或微  相似文献   

10.
组成:熟地9~12克炙黄芪、炒山药各15~30克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代赭石、炒地龙、炙麻黄、丝瓜络、露蜂房、葶苈子各6~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服1剂,煎两次,早晚分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功效与应用:补肾益肺,降气定喘,化痰通络。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自拟“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治疗慢性咽炎二十二例,其中五例咽喉部症状全部消失,十一例明显好转,六例症状减轻。兹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山豆根9~12克,板兰根、玄参各15~30克,乌梅、桔梗、生甘草各10克,白薇、白蔹各9~12克。一日一剂。加味法:声音嘶哑者加金钗石斛10~15克,木蝴蝶6~9克;咯痰不利者加牛蒡子、马兜铃各10克;热毒较盛者加重楼6~9克,连翘10~20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浙贝母5~10克,夏枯草、生山楂、川牛膝15~30克。  相似文献   

12.
(一)冬花冰糖汤白冰糖款冬花各10克。水煎30分钟,煎成药液150毫升,每剂煎2次。1~5岁每日服50毫升,6~10岁服100毫升,11~15岁服150毫升,分2次服。适应于哮喘、咳嗽寒邪束肺者。 (二)沙糖散北沙参黑糖各250克。沙参研细过筛,炒黄,与黑糖拌匀。1~5岁每次服5克,6~10岁服10克,11~15岁服15克。早晚2次。温开水冲服。适应于哮喘、咳嗽热邪犯肺者。  相似文献   

13.
古方选载     
<正> 消渴处方及用法:生淮山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鸡内金(捣细)6克,葛根4.5克,五味子、天花粉各9克。水煎,日分3次服。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寒气腹痛处方及用法:胡椒49粒,乳香3克。共为细末,男用姜汤送服,女用当归(5克)汤送服。来源:《摄生众妙方》。  相似文献   

14.
痛经效方     
处方:甘草20克,炒乳没药(各)20克,赤芍30克,川芎30克,白竭30克,当归50克,五灵脂50克,砂炒马钱子100克,醋制生川乌250克。制法:以上10味,计重600克,共研细末,用凉开水(或醋、水各半)调拌为丸。另以益元散90克,加糖精2克研匀细挂衣。每20丸约重3克。本痛经效方主治经行腹痛或因气血虚寒致经期后错、经量减少、色淡等症。服法:每次2~3丸,体壮而痛甚者可增至4~6丸,每日1~2次,饭前白水送下。如痛甚病重者,也可日服3次,但每次须相隔6小时以上。有痛经史者,于痛前即服可止。禁忌:忌食生冷之物。  相似文献   

15.
柳江县怀洪卫生所覃守仁医师自拟“乳痈汤”用于临床已十二载,疗效颇佳。笔者重复验证治疗4例,均在2~4天内获效。现简介如下; 处方及用法:蒲公英、紫地丁各15克,忍冬藤30克,鹿角霜20~30克,香附10~15克,王不留行24克,生甘草5~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至三次分服。服药期间忌食炙炒腥辣之食物。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混浊     
<正> 处方:夜明砂、龙胆草各30克,望月砂、石决明、熟地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菊花、蒺藜煎汤送服,每晚睡前服6克。病例:伍××,男,21岁,住院号18454。1959年3月28日因左眼视物不清已12天入院。检  相似文献   

17.
痛经食疗方     
雪吻 《家庭中医药》2005,12(11):51-51
葵花籽山楂方葵花籽15克,干山楂30克,烤焦后研末,加红糖60克冲服或煎服,每剂分2次服,当日服完,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服,连用1~2个月经周期。验例:共治疗患者15例,病期最短者半年,最长者7年。治疗后观察3个月,痊愈者6例,效显者5例,无效4例。其中以血瘀和虚寒二型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8.
白带方组成:芡实、山药、茯苓各15克,生龙骨、煅牡蛎各30克,椿根皮、乌贼骨各12克,茜草根、白术各10克。功效:健脾除湿,消炎止带。服法:一日1剂,服三次。加减:脾虚湿陷者加党参、苍术、川朴、砂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药:蛇床子、百部各30克,苦参50克,明矾15克,生大蒜2—3头(去皮打破),装入纱布袋中,以水煎汤,取出药袋,将药汤倾入浴盆、先熏患部,侯温坐浴5~10分钟,一日二次。7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便可获愈(以阴部瘙痒消失,白带减少至正常,白带涂片镜检连续三次阴性为治愈)。  相似文献   

20.
方药组成:生怀山10克,生苡米10克,酥龟板10克,酥鳖甲10克,鸡内金10克,乌梅肉5克,北五味子4克,白莲肉10克。汤剂即取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分2~4次口服,连服5~7天为1个疗程;糊剂即取上药分别用文火炒熟后,共研细粉,每次用茶匙(约10克)1匙,加冰糖(或白糖)少许,用淡盐汤调成糊状食用,每日服3~3次;丸剂即取上药研成极细粉末,炼蜜为丸,每日3次,每次约4克,淡盐开水送服。兼风寒者加香薷草、厚朴各6克,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青蒿草各6克,兼咳嗽者加桑白皮、杏仁各6克,兼腹泻者加炒山楂、麦芽、神曲茶各6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