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大鼠以线栓法阻塞其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1、3、7d.用干湿重法、Long等评分标准,评价脑水肿、神经缺损体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体征明显改善,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缺损体征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气虚血瘀证大鼠神经细胞凋亡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FADD、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大鼠以线栓法阻塞其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1、3、7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或海马CA1区FAD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缺血皮质和海马CA1区FAD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抑制缺血皮质或海马CA1区FAD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抗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和脑络欣通组,予相应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GFAP、bFGF和GDNF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GFAP、bFGF和GDNF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在脑缺血再灌注48h和72h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在脑缺血再灌注24h,部分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间在脑缺血再灌注48h或72h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络欣通可通过抑制GFAP的表达,促进bFGF和GDNF蛋白的表达,调节不同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善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作出气虚血瘀证模型,然后用线栓法在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2h复灌24h诱导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oly I:C(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脑组织切片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匀浆炎性因子TNF-ɑ、IL-6、IFN-β、IL-10的含量。Western-blot方法检测缺血侧半脑脑组织TRIF蛋白表达。结果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控制多因素复合制作出气虚血瘀证模型,不同组别动物造模后出现不同程度气虚血瘀证症状,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气虚血瘀症状。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2h复灌24h能稳定地制作小鼠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出现明显的脑组织梗死,缺血复灌24h缺血侧脑组织TNF-ɑ、IL-6表达升高。予0.3mg/kg Poly I:C及补阳还五汤均能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缺陷,提高小鼠缺血侧脑组织TRIF蛋白的表达,降低缺血再灌24h缺血侧脑组织TNF-ɑ和IL-6的含量并升高IFN-β及IL-10水平。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小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激动TLR3下游TRIF-IFNβ信号通路,进而增加抗炎因子分泌及减少致炎因子产生及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有气虚血瘀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大脑中动脉阻断2h,再灌注ld、3d,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bax基因的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业农  王键  唐巍  胡建鹏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15-14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治法与其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及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比较其在不同时问位点的作用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三种治法及其代表方药在缺血2h、再灌注1、3、7d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Nestin、BDNF、EGF蛋白表达。结果(1)Nestin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7d时,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仅在缺血再灌注7d时有显著差异。(2)BDNF表达情况:益气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d、7d),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d或7d);组间比较,缺血再灌注7d时益气活血法组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有显著差异。(3)EGF表达情况:益气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d);组间比较,7d时益气活血法组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经过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干预后,可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相关调节因子BDNF、EGF的表达也发生不同的变化;脑络欣通在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7d)、促进BDNF(3d、7d)、EGF(7d)表达的效应上优于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治法代表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3种治法及其代表方药在缺血2h后,分别再灌注1、3、7d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巢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巢蛋白表达增加,但仅在缺血再灌注7d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法组表达明显增加,在缺血再灌注7d时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脑络欣通(益气活血法)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干预后,可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脑络欣通在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7d)表达的效应上要优于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比较益气活血法、化痰通腑法、潜阳熄风法三种中医治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的疗效。探讨脑缺血急性期的证候属性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动态观察缺血2h再灌注24h、48h和72h,3种中医治法组方灌胃给药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脑缺血2h再灌注24h、48h、72h,模型组指标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病理性改变:(2)缺血2h再灌注24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增强SOD活性潜阳熄风组最优。(3)缺血2h再灌注48h,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降低脑匀浆NOS益气活血组最优。(4)缺血2h再灌注72h,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SOD/MDA和神经细胞凋亡的病理改变。组间比较,降低脑匀浆MDA化痰通腑组最优;降低脑匀浆NO含量和NOS活性,益气活血组最优。结论:潜阳熄风法,在缺血2h再灌注24h,提高SOD活性;益气活血法,在缺血2h再灌注48h及72h,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化痰通腑法,在缺血2h再灌注72h,清除过量MD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红花组、黄芪加红花组,各给药组术前12h与30min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术后每隔12h注射等量药物直到最后一批大鼠被处死为止,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再灌注6、12、24、48h对其神经系统体征进行客观评分后断头处死。行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改变;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6、12、24、48hNT-3蛋白的表达,在光镜下分别计数其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神经损伤症状的作用;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病理损伤;能够促进NT-3阳性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各给药组间比较,以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NT-3的上调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优于红花治疗组与黄芪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姜丹  胡建鹏  吴玲 《吉林中医药》2005,25(7):53-54,62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cAMP、cGMP的影响。方法:采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2h,再灌注1d、3d、7d,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额顶叶皮质及海马回cAMP、cGMP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血浆及脑组织cAMP的含量显著降低,cGMP的含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cAMP和cGMP代谢障碍,可能是其临床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硝苯地平等。治疗组35例益气活血方(黄芪40g,丹参20g,西洋参、焦山楂、川芎、炙远志各10g,酸枣仁20g,当归15g,郁金、熟地各10g,地龙15g,枳壳、甘草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探讨回药扎里奴思方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宏观表征、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细胞凋亡等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各组根据时间点分为3,7 d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及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制备气虚血瘀型大鼠模型,于4周证候模型完成,给予大鼠ig给药4 d(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精神状况、体重、进食、舌质变化及排便情况;心脏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脑组织皮质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通过宏观表征的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出现明显的气虚血瘀证候,说明证候模型复制成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出现明显的偏瘫样症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全血黏度明显升高(P0.05,P0.01),红细胞变形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及红细胞聚集性指数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较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扎里奴思方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宏观表征,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并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尤以扎里奴思方高剂量7 d组作用显著(P0.05,P0.01)。结论:扎里奴思方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用于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价值。方法:将164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尤瑞克林组、联合组,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尤瑞克林组使用尤瑞克林注射液,联合组在尤瑞克林组基础上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能力等级、局部脑血流丧失指数、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生活依赖程度显著低于尤瑞克林组(P<0.01);联合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的局部脑血流丧失指数均显著低于尤瑞克林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 d、7 d、14 d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灯盏细辛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局部脑血流丧失指数,改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生活依赖程度,患者早期康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慢性心力衰竭(CHF)(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相关蛋白质组学特征,探讨证候发生发展机制的可能生物学通路。方法:研究设计分为CHF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健康对照组,利用i TRAQ标记定量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分析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相关表达差异蛋白质,为蛋白质组学层面的疾病与证候生物学基础提供实验依据,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揭示证的内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CHF气虚血瘀证组表达差异蛋白质有16个,其中载脂蛋白E、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等11个蛋白质表达上调,维生素D结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等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CHF气阴两虚证组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有15个,其中补体9、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家族重链相关蛋白等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前血清淀粉样蛋白P、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结论:蛋白质组检测结果能够反映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生物学基础,从而能客观的评价证候特征,为病证结合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咪达普利,5mg/次,1次/d;比索洛尔,2.5mg/次,1次/d;螺内酯,20mg/次,1次/d;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3次/d。治疗组82例益气养阴活血汤(玄参15g,麦冬20g,生地、黄芪各15g,当归10g,川芎20g,赤芍、红花、丹参、党参各15g),1剂/d,水煎150mL,早中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I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4.15%。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2列,总有效率74.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益气养阴活血汤;咪达普利;比索洛尔;螺内酯;硝酸异山梨酯;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由"气虚血瘀证"向"气虚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态宏观体征与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动物证候属性判定,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心肌肥厚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模型动物在术后7-60d表现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证"的证候演变过程,TNF-α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持续高表达。在气虚血瘀证时,TNF-α的升高伴随着炎症因子IL-1、IL-6的升高;在气虚证时,除TNF-α外,炎症反应基本消退,而以心肌肥厚为主的心功能下降为该阶段的主要表现。结论: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内在主导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过程中,TNF-α前期介导了炎症反应的发生,后期可能介导了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的病理变化,由此推测,TNF-α效能的转移可能介导了气虚血瘀证向气虚证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至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填写《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106例(88.3%)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9.2%、19.2%、15.0%、15.8%、19.2%例;各类型青光眼具体证型,无明显分布规律。不能确定证候类型者以APACG较多。(2)术后6个月,114例(95.0%)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5.8%、15.0%、12.5%、27.5%、24.2%;3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证候分布均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较多见。(3)术后1个月及6个月证候类型较术前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肝经实证类证候消失。(4)证候兼夹情况:术后6个月,64.1%患者伴有血瘀证。(5)证候演变情况:术后1~6个月,69.3%患者证候未发生变化;证候变化以气滞血瘀证转化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转化为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1)术后证候类型较术前发生显著变化。(2)术后6个月证候相对更趋稳定,其结果基本能反映青光眼术后患者的证候特点。(3)三种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类型相同,且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相对较多。说明各类青光眼在抗青光眼术后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点。(4)血瘀证贯穿本病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