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阳虚证治研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小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40-440,442,444
肝阳虚是指肝的阳气不足 ,虚寒内生〔1〕。历代医家对肝虚之辨治多独重阴虚血亏而略于阳虚。近年来出版的大、中专教材亦未述及 ,遂成空白〔2〕。也有论者则持“肝虚无补法”〔3〕,认为肝之虚证主要表现为肝血虚和肝阴虚 ,而这主要又由心血亏虚和肾阴亏少引起 ,所以肝无补法 ,补在心肾。近年来 ,对肝阳虚证的研究日趋活跃 ,肝阳虚已成为肝系学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肝阳虚在生理、病理、临床以及实验等一系列环节上相继得到确认———肝阳虚是客观存在 ,不容忽视的〔4〕。1 历代少论肝阳虚证的原因不少论者都对…  相似文献   

2.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266700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张维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王金海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牌”’的理论。自此,这个...  相似文献   

3.
劳淋为常见、难治的肾系病证.张炳厚教授认为,劳淋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伏,病位以肾、膀胱为核心,涉及脾、心、肝、小肠.病性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脾、肝、肾气血阴阳亏虚,为发病基础;标实责之于湿热,为发病因素,病理产物为瘀毒,可以互化.治疗上,张教授主张分期辨证论治,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为主,强调利水通腑、泻火存阴、解毒散瘀;病情转化期,病性虚实夹杂,治以攻补兼施,强调补中有清,血肉充养,通涩并用,兼顾脾肾;慢性迁延期,以正虚为主,治以扶正为主,强调温固脾肾,阴阳互济;活用补肾八法之清补法,通补法、涩补法、温补法、峻补法、间接补法,同时创制专方,菌毒并治,随证加减,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周乐年教授为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的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近40年,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老师认为萎缩性胃炎以虚为主,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应以补法为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病属虚证,必用补法为能治之.  相似文献   

5.
唐容川血证补虚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虚”是唐容川在《血证论.卷二.吐血》中提出的血证四大治法之一。唐容川所指补虚主要指补血,并明确指出此补虚之法并非仅适用于吐血证,而是通治血证之大法,因而是统论补血之法。然“补法不一”,有先补肺胃,辨证补心,补脾为主,补肝为要,补肾宜早等不同,以五脏分治,调合五脏的阴阳气血,辨证施治,选方用药,真正体现“补虚为收功之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肝虚无补法",并非肝无虚证之论,意指肝脏病变,实多虚少。五脏均有气血阴阳虚实之别,肝脏也不例外。从气血阴阳等方面浅论补肝之法,浅究补肝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7.
张锡纯"肝气虚"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有论治肝病的专门篇章“论肝病治法”,其中议有治肝八法,全面论述了肝主气化、体阴用阳之生理,并指出:“肝无补法,原非见道之言。”提出肝气虚寒、肝虚致脱的证治,创温补肝气、酸敛补肝之治法,其立论独特,用药精湛,在论肝及肝病证治上独树一帜,为临证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杏林亭     
带“三”的治法治气三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治血三法:即血虚用补法,血淤用通法,血热用清法。治虚三本:指虚劳须从肺、脾、肾三脏着手治疗。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治吐血三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  相似文献   

9.
补法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其应用之广深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补虚药则是补法实施的必须物质基础。因此,对补虚药的性能分析,亦是探讨和研究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素问》云:“虚者补之”(《五常政大论》)、“损者益之”(《至真要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应象大论》)等,均表明凡虚损不足病证当以补虚为本,即“补可扶弱”。补虚药实为虚损病证而设。“人身不外水火  相似文献   

10.
论薛己对《内经》治则学说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薛己对《内经》治则学说的发挥主要是:1.阐发了“治病必求于本”的意义:①辨证论治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②治本的关键是调补脾肾;2.论述了“虚则补之”的应用:①朝夕补法,②急补法,③纯补法,④温补脾肾法,尤其是发展了温补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